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了天安门城楼,重建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和乾清宫三殿两宫;又建景陵、裕陵等,蒯祥的名字与皇家建筑连在了一起。

四百年后,有位异姓同名的清人名匠叫魏祥,建修五台行宫、曲阜“三孔”、邹县孟庙等;而在泰山上下,也有很多魏祥的修建遗迹:重修南天门、回马岭盘道、后石坞庙等,为泰山留下了“种种善事业”。

魏祥,字致和,出生于1747年前后。先人由章丘迁至历城,因小时家贫,无钱居住上学。为了奉养年迈母亲,寄居在别人家,为人盖房卖苦力,来养活母亲。魏祥虽没上过学,但善于思考,十多岁就苦学建筑技术,很年轻便学得一手高超技艺。在当时,建筑设计和施工技能远近闻名,“其城廓、漕闸、河桥、学校,木石工作多寡迟速,近自估办,远或绘图量材,恒百不失一,岂生而有异能矣”。

今天我们聊一下魏祥留在泰山的药王殿、梦仙龛、“龙门”拓片,还有一块遗失的“靠天吃饭”碑拓片,建筑虽未气势磅礴,但是充满古朴之气。而拓片或应景恰到好处,或发人思考。

魏祥所建的回马岭药王殿

药王殿位于回马岭附近,魏祥改建,1981年再次重修。药王殿虽然只有小殿一间,因临近盘道拐角处,受众多游人朝拜。殿门朝西,整殿无梁,仅由四角的石柱支撑屋顶。殿额刻有“ 药王殿” ,药王殿中供奉“药王”唐代名医孙思邈。门口两对联为:“造物犹资五色石,回生独普四时春。”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药王殿正对路口,临近回马岭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药王殿门联:“造物犹资五色石,回生独普四时春”



魏祥所建的对松山梦仙龛

泰山南天门下左有飞龙岩,右有翔凤岭,称为对松山,魏祥在对松山上创建了梦仙龛。

梦仙龛依山就势而建,坐北朝南,建筑风格类似药王殿。歇山顶无梁檩结构,上覆筒瓦,四角为石柱,周围砌土墙,人迹罕至,更显典雅古拙。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对松山上的梦仙龛



魏祥所寻的“龙门”拓片

泰山南天门下的盘道两侧,两山对峙如龙,中开一窍若门,建有龙门坊。石坊西侧山崖上有“龙门”石刻,双字连体,似龙飞舞,落款为历下魏祥识。因魏祥未曾上学,所以两字非其所写,“魏祥识”应该是说魏祥结识的拓片,来自别处移刻泰山。 图:前有龙门石坊,左有“龙门”石刻,魏祥所寻拓片。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前有龙门石坊,左有“龙门”石刻,魏祥所寻拓片


魏祥所寻的“靠天吃饭”拓片

文献记载,嘉庆十四年(1809),魏祥去山西做工,发现《靠天吃饭图碑》拓片,感到“语虽近俚,实有理趣”,便带回山东,并于嘉庆十八年(1813)六月,“重刊一石,作《靠天论》,以与天下吃饭者共质之”。魏祥所刻的《靠天吃饭图碑》,上书一个大“天”字。在天的最后一划上,坐着一位一手持饭碗的老者;图下为魏祥所写的《靠天论》全文,文中写道:“非天难靠,人自难靠故也。”,表达靠天更要靠人的看法。该碑旧时曾立于济南大明湖畔铁公祠内,现已佚失,其拓片尚在。该图曾被鲁迅先生所得并成《“靠天吃饭”》一文。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龙门 历下魏祥识”。“龙门”两字高 110厘米,宽51厘米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魏祥所寻拓片,鲁迅也由此图有感而发成《“靠天吃饭”》文


明人名匠蒯祥设计建造天安门城楼,清人名匠魏祥在泰山上留下作品

图:鲁迅文:“一个大“天”字,末一笔的尖端有一位老头子靠着,捧了碗在吃饭”





魏祥曾于五台山发现并带回“靠天吃饭”碑拓片,又加上自撰的《靠天论》刻成《靠天吃饭图》碑,立于泰山(《历城县志》),又立于济南大明湖。现此碑已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天安门城楼   泰山   南天门   嘉庆   松山   盘道   大明   靠天吃饭   鲁迅   拓片   药王   济南   石刻   门下   人名   龙门   作品   旅游   蒯祥   魏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