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最难忘是煎饼

煎饼已经伴随了我大半生,大概从我自己会吃食起,就开始吃煎饼了,只是那时年纪小,不记得罢了。


我真正记得吃煎饼,大概是六七岁,那时的煎饼,还是以地瓜面为主,从鏊子上揭下来,叠成厚厚的一个长方形,我人小一个吃不上,会拿刀从长方形的中间切开,抱着那一半啃。地瓜面煎饼凉了之后很硬,一块煎饼有时能啃一个下午。


分田单干的第一年,家里麦子多了,我看见母亲往缸里装麦子,趴在缸沿上问:“娘,”是不是今年就有麦子煎饼吃了?”


真的就有麦子煎饼吃了,最初那个香啊,什么也不用卷,就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多了,胃和味蕾都有些叼了,就想着该有些什么东西就着啊。吃饭的时候,母亲是会弄个菜的,只是那时更多时候,我们是把煎饼当零食,没人做菜,因此家里的猪油、花生油都被打过主意,在煎饼的中心抹上功一层油,再撒上一点盐,煎饼香香甜甜,美味无比。


当然还有刚好的,煎饼卷上新鲜的虾皮,新鲜的黄尖子魚,会更加的香。

哎呀,最难忘是煎饼

黄尖子魚不同于任何一种魚,它自己身体里带油,煎炸的时候,香气会飘满整个巷子,因此,那时虽然家里经常没有油,当黄尖子魚上市时候,家家也会经常飘出黄尖子魚的香味。“黄尖子魚,肉棍棍,有钱没钱买二斤,洗洗,煎煎,大人孩子欢欢。”日照县志还将黄尖子魚卷煎饼列为日照名吃之一,与日照西施舌同席。


煎饼这种食物,是怎么来的呢,地瓜粉、面粉各地都有多种吃法,为什么唯独日照、临沂、泰安一带最流行将面粉做成煎饼呢,早年间上学有泰安的同学还还带甜煎饼,还有酸煎饼,就是将小米磨成糊糊,经过不同的发酵时间来决定煎饼的口感。从机器煎饼流行以来,煎饼就一日一日找不到三十年前的口感了。便是现在号称的手工煎饼,也因为原料、手艺等问题,比记忆里母亲们烙的煎饼差远了。


度娘了一下,网上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说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谷子面为浆,将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锣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烙。从此煎饼在沂蒙乃至山东大地上流传。


但日照人不这么认为,日照人认为日照才是煎饼的发源地,煎饼是日照先民崇拜太阳神灵的产物。日照是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地丰收,人们感恩太阳,就将谷子、麦子磨成面粉,在圆圆的石锅上摊成饼,久而久之,就演化成日照主食的一种特色吃法,厚的叫炕饼,薄的叫煎饼。相传孟姜女哭长城,带的是就是煎饼。当然,这个孟姜女是莒县的传说,据说哭的也是齐长城。


贫穷的年代,锅、碗、瓢盆、鏊子也是被当做家产的,我父母和爷爷奶奶分家的时候,分了两大一小三个碗,我母亲就经常说分家分了两个半碗。1967年泰安市省庄镇东羊楼村发现了明代万历年间“分家契约”,其中载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


煎饼还为抗日救国出过大力的。

哎呀,最难忘是煎饼

据百度提供的故事,“九·一八”事变之后,日伪军又侵占我国热河省,并向察哈尔省进犯。冯玉祥将军联络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于当年五月在张家口组织成立察绥抗日同盟军万余人,迎头痛击日伪军,收复宝昌、沽源、多伦等地,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至此,蒋介石仍采取不抵抗政策,派兵围困张家口,解散同盟军。冯玉祥在蒋介石威胁下于当年八月间到泰山隐居。


冯玉祥虽然隐居在泰山过着布衣素食生活,但是心中念念不忘抗日救国。山东煎饼是泰山百姓日常主食,冯玉祥的餐桌上也常备煎饼,为了方便,他的伙房也有炉鏊,自摊煎饼。


有一天,他去伙房慰问炊事员,看见摊焦的煎饼上的焦痕像个文字,他触景生情,立即派人去铁匠铺定做一个摊煎饼的鏊子,并让铁匠在鏊子中间凿上他写的四个隶书字——抗日救国。做好后,伙房用它摊出的煎饼,果然中间显出“抗日救国”四个大字。


从此冯玉祥招待客人都摆上这种煎饼,借以宣传抗日救国。


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出任军政要职,转战各地,招待客人也都少不了这种煎饼,如老舍、郭沫若、翦伯赞等人,不仅品尝而且带回去做纪念,称之为“冯玉祥煎饼”。


冯玉祥在泰安时处处体察民情,经常从普照寺到山上的三阳观去吃煎饼,对煎饼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写了一本《煎饼--抗日与军食》,详细介绍了制作煎饼的方法和营养价值。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将这本书送给蒋介石,希望能解决抗日战争中军队的粮食补给问题。


实际上,因煎饼易存易带的特性,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山东煎饼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有一年我们一行人去黄山,带了些煎饼,到了黄山顶的时候,因黄山的饭食是挑山工一点一点挑上去的,且整座山只允许山顶一家餐厅营业,价格高昂,我们一群人没舍得花钱,坐了一排,便在那一人一片煎饼干嚼。


山顶的保洁员一直好奇地望着我们,不晓得我们到底吃得是什么,终于,她还是忍不住了,走上前问我们,你们吃得是什么呀?


我们吃的是——纸,居然有好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了她。


纸怎么吃?


好吃呀,给你一张尝尝。


不用的,不用的,她看了看我们,快速地离开了。


昨晚和前房东大姐聊天,大姐六十的人了,说现在人真浮躁,想想过去就是穷点,但是过的踏实。


现在的浮躁也表现在馒头煎饼上,超市里的馒头没有个馒头味,有时感觉好像不是面做的,至于煎饼,同样如此,不知道是面粉的问题还是道具手艺的问题,总之,很难吃到麦子的香味,还时常有用牙撕纸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煎饼   鏊子   张家口   抗日战争   伙房   泰安   日照   泰山   尖子   地瓜   山东   麦子   吃得   面粉   母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