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红叶不止是秋天,还是千年的浪漫。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何处寄书得?现代人当然不用愁了,大家都有个朋友圈,实在有心事无人可诉,在朋友圈发个模糊的照片,模糊的语言,惆怅就去了一半。


再不舒服就去爬个山,看看芦苇,看看红叶,又去了一半。


可是对大唐深宫里的宫女们来说,我们这样的世界就是个神话,就像我们小时候听故事“小瓢一歪,酒饭齐来”一样,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然而鼠标时代,小瓢一歪就成了真的了。


只要敢想,也许奇迹很快就会发生了。


大唐这个浪漫的时代,即便是到了晚唐走向混乱的时代,也还有没有掐灭浪漫的花朵,一个敢想的宫女,顺水递出了一片红叶,一个惊艳千年的浪漫的故事就发生了,梦想就成了真的了。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都进行的,录取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多种人才。


唐僖宗的时候,有个勤学努力却天分不足的青年于祐,每年都苦哈哈的赶到长安城考试,却总是考不中,虽屡败屡考,却屡考屡败,终于考到他心力交瘁,心灰意冷,考出了轻度抑郁症。


有一天,落榜生于祐彷徨在皇城黄昏的街道上。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没人认识于祐,自然也没人注意他。他心里的抑郁泛滥,心思路人都在嘲笑他的失败,干脆走出繁华的城区,在皇城排水的御沟边,流浪狗一般,漫无目的的漫步。


回家?还是留下,成了一个命题。


正西风送落叶,斜阳照残影,望着枯黄的叶子飘然而下,他的心充满了迷茫和惆怅,觉着从未有过的无地自容。


活着不幸福,自杀没勇气,于祐的眼神游离在御沟上。


御沟里,皇城排出的水漫浮着一些落叶缓缓地流淌,突然,他看到了一片顺水而来的红叶,隐隐约约-——似乎有墨迹。


不到红叶飘落的时刻,怎么会有那么鲜红的红叶,莫非,会有个故事发生?他顿时精神一振,趋前一步,迅速蹲下身子,捞出了红叶。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那果然不是自然掉落的红叶。


叶子上有一首诗,诗曰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呆了。


叶子上的字工整秀丽,是一个女子的手笔,‘深宫尽日闲,一个女子孤寂无聊的心情,在叶子上流荡,能写出这么哀绝凄婉的字句来,一定是一位绝妙佳人。


她在思春,梦想着能出深宫,有男神驾着七彩祥云来娶自己,过平凡正常的烟火日子。


如果不是个男神仙,谁能翻过皇城的墙根去。自己不是个男神仙,唯有一声叹息“唉,可惜了一个如此多情的宫娥姐姐!”


中国古代的文人很没意思,当男人处于困顿不自由的人生境地中时,总会给他们安排一个神仙姐姐来解救人生,什么娥皇、女英、织女、白素贞、女驸马,当女子处在困境中时,不但不救,还要上去踩上一脚,才会安心,宫女姐姐自然也没有男神来解救她。


 于祐心思这个宫女姐姐和我同病相怜来,都是命运黯淡,生活不在自己的手里。晾干了红叶,把它揣在怀中,于祐回到了客店。以后的许多天,总会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红叶,痴痴的发呆。


我们常说睹物思人啊,于祐虽然根本没见过那个红叶题诗的宫女,但他天天老看那个红叶,心中就不由自主想的全是那个素未谋面,却又神交已久的红颜知己。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这样浑浑噩噩过了许多日,竟然因为思虑过度,病倒在客店里。


个性再差,也会有几个朋友的。他的好友听说后,赶到了客栈来看他。


在听完于祐说完自己得病的根由后,哭笑不得:哥们你脑子没毛病吧,这个女子写这首诗,又不是有意于你,而你也是在偶然间得到的,何必如此痴情呢?而且,皇宫守备森严,你怎么可能找到这个女子呢?你的这种痴情真是好笑啊!”


   于祐回答说:唉!兄台,你也不必讥笑我,我现在真是有病啊,诺,你也看到了,相思病啊,我是认真的,姻缘前生已经注定,能得此佳人为妻,什么功名利禄,我再也不想追求了。


我也知道我进不了皇宫,成不了好事,可是我却怎么也放不下啊,我就觉着宫女姐姐在等着我啊,我现在茶饭不思,更不想读书,每天不看上十几遍红叶,连觉也睡不着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啊。”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强迫症、强迫症,友人嘟囔着,但不能见死不救啊,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也许让他彻底认清现实魂就回来了,有了。


你既然如此相思,不惧皇威,为什么不再写片红叶递进去呢,说不定那宫女姐姐就一直在那等呢!


万一她收到你的红叶,求了娘娘或妃子求到万岁那里,说不定万岁会下旨寻找你,将她许配你呢,当年玄宗爷爷不就亲自为柳摇金、柳姑娘出头,成了她的好事吗?


对啊!于祐兴奋地爬起来,又来到御沟边,沿着水流找到了源头。原来御沟的水流只是经过皇宫,它的源头在皇宫外面。


这时,他看着御沟中顺水漂流的落叶,心中一阵阵地激动,仿佛梦想因此就会成真。


他找到一片大大的红叶,也在上面题了一首诗: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流水无情何太急,红叶有意两心知”。



  写完后,他把这片红叶放入御沟的上游,看着它飘飘荡荡,流进了皇宫里。


朋友在他的身后,看他虔诚地邮递红叶,摇摇头,叹息一声:真是个朝巴!


于祐权当没听见,他满怀激情地每天去御沟的下游等一片红叶。


一个秋天过去了,一个冬天来临了,那年长安的第一场雪将皇城漂成了白色,御沟封冻了!


于祐的一颗火红的心,终于拔凉拔凉的了。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于祐再也不想呆在皇城了。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也会因为一个人,恨上一座城,现在的于祐又恨皇帝又恨宫女姐姐,既然给了我希望,却又为什么给了我这么悲催的人生。


功名天注定,姻缘天注定,老天这么不喜欢我,我还是走吧。


于祐先是永远告别了科举的考场,以后他再也没参加科举,要是他还一如既往地考,说不定哪天考中了,就再也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然后呢,他总得找个生活的门路,经历了一番寒彻骨,于祐发现好死不如赖活着,他收敛心性,到了河中府贵人韩泳家里做了个家教和文字秘书。


韩泳待他不错,张罗着给他成家,他说没立业不娶媳妇。


他身上还揣着那片红叶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


 做家教又能做出什么事来呢?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被于祐所怀恨的僖宗皇帝,其实人生境遇也没好到哪里去。历经磨难,27岁就去世了。


僖宗李儇是唐朝李姓的第十八位皇帝,自小被宦官带大,继承了大宝之后,也不知人间疾苦。黄巢起义的大军打到了长安城下,他还正在在皇宫里斗鸡赌鹅呢。


很快,皇室不得不出逃西川,成为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


看热闹不闲事大的几个网红诗人居然还写诗讽刺:


唐末诗人罗隐有《帝幸蜀》诗咏其事:

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 杨妃。”(“阿蛮”是唐玄宗的小名。)


号称“ 秦妇吟秀才”的唐末进士韦庄立春日作》与此意境相同:“

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大胆骚客,朕真想宰了他。


僖宗虽中间被迫成为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但最终还是以皇上的身份回到了长安。


经历一番生死磨难,回忆他的前半生,甚觉荒唐,决心励精图治,后宫里还有那么些宫女,不能再让那些要死的诗人再放肆地嚼舌根子,让他们说我大唐的宫女闲坐说了玄宗再闲坐说僖宗。


朕不好色,人生苦短不易,江山更不易,为了建设财政,节约开支,先从精简皇宫开始,宫中宫女,都解散了,回乡嫁人去吧。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可怜宫女韩翠萍,离家多年,家中竟已无亲人,只好投奔远房叔叔韩泳。


韩泳一下子愁坏了。


我的个姑奶奶呀,翠萍来到的时候,已经是个老龄大姑娘(按唐代年龄计算),30岁了,无论如何,是从宫中来的姑娘,身份总是有些的,不能当作一般女孩子待,既不能给人做妾,这个年龄,到哪里去寻个合适的人家呢?


他的算盘打到了面瘫冷男于祐身上,那一年,于祐31岁了,典型的老龄屌丝男青年。


于祐竟然答应了。


许是这么多年想开了,许是韩翠萍的宫女身份圆了他的幻想,反正,他就答应了。


韩泳高兴得一下子出门撞上了门,代于祐按当地标准准备了下聘的六礼,基本是等于倒贴了。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成亲夜,于祐抱着书箱,看着新娘发呆,新娘子是非常好看的。


翠萍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问他为何发呆,为何如此眼神看自己啊。


于祐很老实,老老实实交代了红叶的故事。


新娘子韩翠萍差点惊叫了下巴:相公,那是我写的红叶,可否取出一看。


正是韩翠萍自己写下的那片。


相公既然如此诚实,我也不宜隐瞒,相公,当年,我也收到一片红叶,如此说来,可是相公所写?她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了那片红叶。


于祐一看,正是自己的那片红叶,登时热泪盈眶,心中狂喊“my god!我滴个神啊!这真是一切自有天定,不可不信缘啊。”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于是不愿走的你 遇见不愿走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唐朝一个宫女漂流了一片红叶,成就了一段传奇爱情


婚后,韩泳设宴招待于祐和韩翠萍。韩泳说:“你们二人怎么答谢我这个媒人呢”!


韩翠萍笑道,说:“我和夫君天作之合,媒人却不只是你呢!”


韩泳说:“这从何说起呢?”


韩翠萍要来纸和笔,作了一首诗: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成却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读者说了,真能啁,然鹅,还真不是编的呢。


故事出自北宋文人张实的《流红记》,其中还记载了唐昭宗时,宰相张濬曾作诗记述了这段传奇故事:

长安百万户,御水向东流。

水中有红叶,惟君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寄寓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佳聘六礼具,百年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可见此事不虚。


江南才俊、我国首位案牍学博士后、诗词大会的评委郦波先生还从典籍中挖掘了几个以叶传情的故事,并运用传统文化在唐代的发展程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了于祐捡到红叶时会产生的种种心理来论证了故事的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宫女   红叶   皇城   大唐   长安   相公   科举   宫中   皇宫   唐朝   皇帝   叶子   成就   姐姐   女子   传奇   人生   故事   爱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