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的旦夕悲凉


甄士隐的旦夕悲凉


1

我少年时曾经接触过《红楼梦》,看过电影,看过小说——只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看不懂,觉得唧唧歪歪,远不如几本武侠或者漫天胡说的杂志来得痛快。


我初三时换了个语文老师秦红河,国学功底深厚,单就课本上选的红楼梦那一章节就讲了三节课——我竟忘记了初中课本选的是哪一节。他讲红楼时两眼放光,面颊红润,越讲越兴奋,里面的典故一个个展开,完全忘记了下面是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几乎没有人读过红楼梦。


那时我的感觉是这个老师讲课真啰嗦,完全不能同频在线啊,好无聊,于是乎窗外的吱了声就格外的烦躁,窗外的绿色就格外诱人,资质太差,听不进去嘛。


现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却突然喜欢上《红楼梦》,也许是年纪长了,心静了,再看红楼梦,一梦即一生,浮生皆若梦,越咂摸越有味道


2

红楼最先出场的除了三个仙界人物渺渺真人、茫茫大士、空空道人,真正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甄士隐——真事隐,真的事情隐掉了,故事就任你去理解吧。


甄士隐和同一回出场的贾雨村(假语村言)是贯穿全书的两个人,也是在同一时间段内两个普通的人的际遇的相互颠覆,曹公用一个寓言就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了众人福祸无常的道理,也为后面贾府的兴衰埋下了伏笔,人生没有永远的事物或关系,最后都随着时间崩坏。


言归正传,甄士隐是唯一知道宝玉最终归宿的人。因为他在午睡的时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进了太虚幻境,听说了宝黛的前生。也正是在那个梦之后,甄士隐的人生彻底地颠覆了,从一个幸福的中年男人转眼间坠入了人生的地狱。


甄士隐原本是一个拥有着幸福生活的中年人。有些小钱——祖上有田庄;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里有矿妻子又不虚荣贪慕荣华富贵,就不用为生计谋,就可以任性的以自己的性子活,所以甄士隐一点也不热衷于追求功名,姑苏城内繁华的地方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他不住,而是选择阊门外十里街内的仁清巷(人清静)的巷子住着。


巷内还有古庙葫芦庙,住着一个小沙弥和一个穷困潦倒做梦都想飞起来的落魄书生贾雨村。


甄士隐既不追求功名也不能没点爱好,书中说他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


这里酌酒吟诗点出一个重点----甄士隐是个饱读诗书且性情洒脱的人。因为有文化才家中虽不甚富贵,却仍被本地推为望族。没有文化的暴发户只会被社会仇富和敌视,是不会被推为望族身份的,况且甄家人口并不兴旺。


所以,甄士隐整日饮酒的对象不是自己,而是以严老爷为代表的等等老爷,是被隔壁的贾雨村看在眼里眼红不已却又无可奈何的,同为读书人,自己家道落魄,只剩自己栖居异乡破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甄士隐饱读诗书满足于自己散淡的小日子,却仗义乐施,早就发现了贾雨村的窘迫,有心帮助却又怕伤了他的自尊,文中有说愚久有此心意,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人家没开口,自己怎么好硬赶着望上贴呢?但他还时刻关注惦记这他。


机会终于来了,中秋很快到来,甄士隐与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又备了一桌放在书房里,请了雨村前来喝酒。团圆之日,雨村孤身一人,我作为东道主请你一顿,这个是不会伤情面的。


恰好雨村正难酬壮志,对月抒怀,及至到雨村家里,几杯酒下去勾起伤心,便将心事吐露了出来。


甄士隐立马说: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立命家童赠送白银五十两,冬衣两件,又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甄士隐连日子都给他看好了,多么义气,多么仗义。


甄士隐在京城里还有人,他睡了一觉醒来还想着再给贾雨村写封信推荐给神都的朋友,让他到了那里有个安身之处,到了庙里小沙弥告诉他雨村早五更就走了,并说读书人不论黑道黄道,只要能走就是吉道-----他内心的自卑和渴望让他一刻也不想在那里停留。


3

甄士隐还想着去贾雨村回来喝酒,然而雨村一去不回头。


一年后的元宵节,甄士隐却开始屋漏偏造连阴雨。先是唯一的女儿英莲(应怜),被家人霍启(祸起)抱着观灯丢了,霍启也跑了,士隐夫妇,寻女不着,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伤疤还没好,另一个不幸又接踵而至,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仁清巷嘛,多为穷人居住,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甄府连同葫芦庙都成了瓦砾。士隐一家及小沙弥各奔出路。


前边说了,甄家祖上有田庄,甄家是靠收租过日子的的。如今这般光景,甄士隐只得与妻子商议,到田庄上去安身。


没想到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


曹家被抄家使得曹雪芹的一生都处在末世感中,他笔下的社会,也充满末世风气,鼠窃狗偷,民不安生。


4

甄士隐无法,只好带着妻子及两个丫鬟投奔岳父。


他的岳丈叫封肃,封肃者,风俗也,历来人都愿意锦上添花,少有人愿意雪中送炭。封肃就是社会的代表人物。


话说封肃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很不痛快,历来男人就不能吃丈人家的饭,否则就是个没出的。好在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


谁知那封肃便半哄半赚,将多数钱揣进自己兜里,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


这封肃存心捻他走,便不时讥讽他,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做。男人常年受老婆的唠叨还能忍受,若长期受岳父的数落那就真不是人了,士隐一个读书人,脸面比什么都重要,失女失房失田失财又失了尊严,不久就露出下世的光景来。


红楼梦中只出现个两个农民,一个是封肃,一个是刘姥姥,刘姥姥人性光辉,光芒万丈,封肃确是趋势小人,落井下石,连自己的女婿也不放过,这也符合整本书的调子,男人都是泥做的,浑浊不堪。


世隐正难堪之间,那跛足道人就来了,对着他唱了一首好了歌。


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对好了歌做了一番解注,了便是好,好便是了,竟撇下自己尚为人夫的责任,跟着疯道人走了,他从此以后破衣烂衫,隐遁了。


他为什么不是直接死了呢,因为他在小说中还兼着任务,他是宝玉命运的前身,他还惦记着他的英莲,也还要和雨村见面,所以他只是隐遁了。


隐遁是道家避世的行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读书且有些理想的男人,大都会经历几个阶段,年轻的时候追求儒家的入世,在社会上翻了几个跟头受了些挫折,就开始相信道,有所醒悟,到了最后,再磨炼一些,就开始相信佛。


用现在的话说,其实这是一种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帮助自己解脱,改变认知就会改变苦恼,一切烦恼皆在自心,苏东坡如果不和佛印深交,如果没有佛的思想的支撑,他的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功课是完不成的,单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就早要了他的命了。


甄士隐命运凄苦出世了,而贫穷的贾雨村却飞黄腾达入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田庄   刘姥姥   安生   鼠窃狗偷   宝玉   富贵   红楼梦   沙弥   旦夕   望族   黄道   道人   读书人   悲凉   葫芦   红楼   男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