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插队生活回忆:下雨的日子

下雨,对台东村的乡亲们来说真是件好事情!大雨也罢、小雨也罢,耕地里存水、水窖(旱井)里存水,有雨就能多收粮,有雨就不用到村外几里地担水吃了 —— 皆因台东村地势高,是个“旱圪梁”,水真是金贵啊!

只要是阴天打雷,老乡们就开始扫院子、扫街道,疏通往水窖里流水的径道。当雨水光临的时候,娃娃们高兴地从家里跑出来,光着屁股在泥水里打闹,喊着盼雨的儿歌。

下雨就不用出工了。农民们没有星期天,这是他们唯一可以休闲的日子。男人们或是凑到村里的供销社里聊天,咂着烟扯闲篇;或是躺在被窝里睡大觉,再不然就聚到一起下象棋、打扑克。村里的牲口棚此时也是烟雾弥漫,十几杆旱烟呛得小驴直打响鼻。村粮食加工厂也比平时忙多了,因为农民们会充分利用闲时来这里碾米、磨面。

家庭主妇们却没有那么清闲,她们会利用下雨天干些家务活。令人不解的是,男人们平时干农活那么苦重,家庭主妇们每天非常吝啬地只给他们做“水煮玉茭面疙瘩”和小米稠饭;而现在是闲雨天,主妇们却要给那些男人和娃娃们擀杂面面条、压饸饹吃。

这时候,我最喜欢到牲口棚听老乡们聊天、讲故事。一个讲完另一个接着讲。讲鬼怪讲神灵,讲人情世故,讲趣闻笑话。给我印象最深、至今不忘的还是饲养员刘银卯讲的一件事。

刘银卯讲他有一年去县里开会(他以前当过村干部),住在招待所。晚上见一个人把烟袋锅对着电灯泡子点烟。点不着就有点气恼,说这灯罩子咋做成这怪模样,于是就上去拧。灯泡子拧坏了,还咬了这人一口,从站着的凳子下面栽下来,赔了人家招待所一块钱。

村里的后生们听罢就嚷嚷:“银卯叔,这人怕是你吧?!”

刘银卯摆摆手,说:“砍屌!我弄不来那事,那时我见过电灯。”

大家便笑。笑得牲口棚里很热闹。

讲到晌午,大家便跑回家吃饭。吃罢饭也不午睡了,又回到牲口棚,接着讲。

有时候老乡们也让我讲。讲什么呢?讲北京的“文化大革命”,讲红卫兵全国各地“大串联”(注)时坐火车不用买车票。

“坐火车不要钱?”老乡们瞪大眼睛问我。

“要甚钱,没钱还能吃上饭!”我非常得意的说。这话让庄稼人听了,是死活不敢相信的。可不信也没办法。老乡们听得出神,吧嗒着早熄了火的烟袋锅。

大家听我讲到“红卫兵”一夜之间把“大字报”贴满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没有浆糊了,就把一袋袋纯白面面粉扛来打浆糊……。我只想炫耀北京城“革命”的气势如何气势磅礴,“造反”的场面如何波澜壮阔。可在座的老乡们听完脸色都变了!他们长长的出了口气,说:“把那白面浆糊拿来,咱庄稼人当调和饭喝,当好饭吃哩!”说完,他们的面色就十分难看,耷拉着脑袋抽闷烟。当时我也不知道,我讲的这些啥地方又招惹了他们!

后来我才明白,当时我讲的那些事,真真刺伤了庄稼人的心!让他们难过!正是那个动乱的年月,我们的庄稼人用枯瘦的脊梁背负着这个国家,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当时我也真傻,听了老乡们的话,还喋喋不休地说:“真的,那贴大字报的浆糊可比村里人吃的调和饭强多了!”

老乡们听罢,都不声不响。他们都呆呆着互相望着,也不知他们心里想些什么……。

注:“大串联”,1966年夏秋“文革”初起之际,北京等大城市的“红卫兵”小将或乘坐火车、长途汽车、轮船,或步行,到全国各地“大串联”,宣讲“文革”的伟大意义,煽动各地“红卫兵”“造反”。其时,乘坐火车等交通工具、食宿等均是免费。

北京知青插队生活回忆:下雨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红卫兵   金贵   旱井   玉茭   北京城   牲口棚   烟袋锅   水窖   庄稼人   大字报   白面   浆糊   知青   招待所   文革   村里   北京   日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