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文 / 林艾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我的二姑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当父亲从呼市回来总要讲二姑家人的故事,在我眼里集宁便是最大的地方,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肯定要比集宁繁华许多。一九六八年红卫兵大串联虽然已是强弓之末,但铁路秩序还没正常,我去集宁经常逃票,即便有个闪失,列车员也不会把我怎么样。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那年暑假期间,我突然决定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我的二姑。我便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知道我的性格,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实施。与她商量也是尊重"老人家",要不早就先斩后奏了。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值叛逆时期,早已不服母亲的管制。有一回母亲打我,她手里的扫帚把被我一把夺过扔在院里。我姐比我大八岁,经常充当长辈角色管教我们。我姐气愤不过拿起量衣服的木尺,没等落下失手打在了母亲的眼角。我高兴地连喊带叫,让她俩按倒在地,拉掉裤子好一顿抽打。

到了中午时分,我玩耍饿了回到家中,问母亲怎么还没做饭呀。母亲黑青着眼圈说:滚开,谁是你妈?我恬不知耻地说: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要文斗不要武斗,我们之间不是敌我矛盾。

我姐和我母亲拿完没办法,便用告诉我父亲的办法相要挟。我根本不惧怕这些,闭住眼睛挨几下就是了。我要向江姐、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们那样,就是打死也不说那些“告草”的话,正因为如此,身上经常黑青烂五(方言)。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母亲从家里地上摆放的大红柜里取出了一封二姑的来信,嘱咐我如果找不到二姑家就连夜返回。因为我经常在外边“撒野”,从来没想过丢失等后果。那个年代家家五六个孩子,饭熟了放在笼屉里,谁回来谁吃,开得是流水席。晚上睡觉前点点炕上的人数,偶尔少了一个,也不像现在就像天塌下来般的呼天喊地。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就这样我的衣兜里装着二姑地址的信封,踏上了前往呼和浩特的征途。说实在的长距离乘坐不买车票,心里多少有些底虚。还好,一路上列车员也没查票。当列车过了白塔车站,我看到了绿荫丛中的古塔,心中满是好奇,省会城市还有众多的古迹,一定要转遍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下车出了站台,一眼望到车站广场毛主席挥手的巨幅雕塑,我立刻感到了这个城市的大气磅礴。我顺着锡林路向南走去,马路两侧三四层的楼房,在我的眼里非常高大气派。虽然城市的公交车川流不息,但我不敢随便乘坐,因为母亲讲过二姑家离人民公园不远,如果坐错了车,那可就找不到北了。

我顺着路找到了人民公园,掏出信封沿街打问二姑家的住址,终于找到了三里营被服厂家属院,邻居们说后排第三户就是陈栋家。我推开了平房的家门,炕上两个女人正在缝被子,她们抬头看了我一眼,好像有些疑惑不解。我开口问道:这是陈栋家吗(我的二姑夫叫陈栋)?

她们说是,又问我你是谁?我开口说道,我是丑小。二姑一下子跳下了地,拉住我手左看右端详,她还是在我两三岁的时候见过面,怎么能够认识呢?我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向大姑和二姑叙说了以后,她俩说赶快给家里去封信,要不大哥和大婶多着急?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就这样我在二姑家住了下来。二姑共有三男两女五个孩子,表兄表妹每天陪我逛大街,上公园,去被服厂前边的小河摸鱼。在此期间我还去大姑和小姑家住过几天,不过还是在二姑家的时间比较长。二姑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只要家里来了客人,翻箱倒柜地招待。如果断了粮油便向左邻右舍借贷,我全然不顾计划经济年月每人供应那点儿粮食,整整住了二十多天。临走时,二姑还给还我做了一条草绿色的裤子,买了一个新背心。

当我返回家乡正赶上“内人党“运动,父亲被关押,母亲整天参加学习班,姐姐在外地读书不常回来。我作为家中的长子,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每到月底去父亲的单位领取工资,计划着家里的吃喝花销。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时副食门市部一个月饼一毛六分钱,我都没有买过一个,全家人都是玉米面窝头,自己一个人岂能咽下。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后来参加工作开车以后,只要去呼和浩特出差,总要探望我的二姑。二姑看到我满大街的嚷嚷:我侄儿又来了,真是比看到她的亲儿子都开心。后来我在察右前旗政府部门开小车,领导开会办事,我闲暇无事便用带来的胡麻油和淀粉给二姑炸麻花、压粉条。表兄表妹们夸我什么都会干,我用勤快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每当夜间睡下,二姑跟我唠不完的嗑,尤其讲到在察右后旗忽颜胡洞二爷爷家中的故事,与我母亲融洽相处,姑嫂两人每天做二十多人的饭菜。我爷爷下世早,留下孤儿寡母便投靠二爷爷生活。我父亲北平和平起义回到家乡全家人的兴高采烈,我母亲和我二姑蒸莜面一个多小时都没熟。像《我的父亲家族》等文章全是从二姑的口中得知,才下笔写成得。

二姑不但对我热情,就是其它侄男外女都是同样对待。许多亲戚说有了毛病去二姑家住上几天就好了。人的心情很重要,如此热情好客的氛围,哪有不健康之理。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我父亲突发疾病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当我的二姑获知此噩耗,连夜从呼市乘坐火车赶往我们家中,二姑望着我们七大八小痛哭流涕,大哥你怎么走得这般早,留下侄男外女如何是好。

我那热心肠的二姑

如今我的二姑、二姑父去世多年,表哥、二表弟和大表妹夫也先后离世,但我总会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表妹表弟们传承着二姑热情好客的家风,每当我要离开时总是丑小哥再住上几天。这个拉胳膊那个抱腿,迟迟不肯松手。他们的热情好客成了我心中永恒的记忆,做人做事就应该像我二姑那样,心里总想着他人,即便离开了人世,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部分照片网上下载,如有不当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集宁   呼和浩特   被服厂   表兄   热心肠   列车员   大姑   呼市   好客   表妹   爷爷   家中   家里   热情   父亲   母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