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集宁旧事》(下部)连载——第十一章


长篇小说《集宁旧事》(下部)连载——第十一章

   作者 林艾

贺赢馨第二次怀孕以后,采取了与第一次同工异曲的堕胎方法。有所区别只是上次是在大同的御河桥下边,这次却是离父母家不远的南河渠下边。贺赢馨喝过堕胎药连蹦带跳的折腾了几十分钟,觉得下身有些不对劲便回到了家中。母亲下班回来以后,看见躺在炕上的女儿脸色煞白,便关切地问道:“病了吗?”

“肚疼。”贺赢馨心虚地回答。

“可能着凉了,妈给你扎扎霍乱子。”母亲治病不管头疼还是肚疼,总是用缝衣针扎手指。扎的时候还有套路,先扎中指,再扎大拇指和末指,最后扎二拇指和第四个指头。女儿有个头疼脑热经过母亲的调理,病情便有所减轻。今天女儿迟迟不肯伸出手指,这让母亲特别纳闷。

“没事儿,躺会儿就好了。”贺赢馨平静的安慰母亲。

既然女儿不肯扎霍乱子,母亲便开始做饭,擀了女儿爱吃的面条,面汤里边还加了葱花、香菜等佐料。饭还没有端上饭桌,香味已经溢满了九龙街口。

父亲回来只问了女儿一声“病了”,便坐在凳子上一边抽烟一边等候吃饭。这个女儿真叫他头疼,文革开始便满大街疯跑,前些日子待在家里屁股还没坐稳,又不见了踪影。新社会的妇女解放过了头,大姑娘四处游荡还不惹是非?

父亲的预言十分准确。当天下午,贺赢馨的会阴部开始出血。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开始她感到有些害怕,打起精神想去医院。但又考虑到自己一个姑娘做人流,大夫护士们传出去还怎么做人。她便打消了去医院的念头,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如果扛不过去就听天由命吧。人总有一死,二十岁不死,八十岁也得死。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还是倍感伤心,泪如雨下。她一边抽泣一边想着刘宴雄,她已经这样了,他也不来看看她,如果能死到他的怀抱里,也不枉白来这个世上一趟。

女儿有病在家,母亲放心不下,便向单位请了假,下午三点多钟急急忙忙回到家中。母亲一眼看见了女儿苍白的面容和哭肿了的眼睛,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她上前摸了摸女儿的额头,“你哪儿难受跟妈说?”

女儿咬紧牙关不开口,只是一个劲儿地流眼泪。

“不能总是哭呀,咱们去医院让大夫瞧瞧?”

女儿说了声:“不去!”随后又像哑巴似的只流泪不言声。

母亲看见了被褥下边渗出来了血水,惊诧地捂住了嘴。“都成这样了,还在家里等死呀!”这回母亲可不听女儿的,慌忙走到九龙街口喊来了一辆毛驴车,与赶车人一块儿抬起被褥把贺赢馨放到了驴车上,急急忙忙赶往医院。好在九龙街离盟医院也就是几百米的路程,大夫及时给贺赢馨输血、输液,才保住了性命。几十年以后,贺赢馨的母亲都为自己提前回家的决定感到欣慰,如果按部就班下午六点钟回家,女儿的鲜血早已流尽,后果不可想象。老俩口就这么一个女儿,拉扯个赖的也比没有强。左邻右舍笑话我们,随他们嚼牙叉骨去。今天他们议论我们,明天他们家还不知道出什么事儿呢?拉扯女孩子可别提前说大话,还是给自己留些余地好。

一个星期以后,贺赢馨出了医院。在此期间,父亲一直没去医院看望过她。女儿回到家中,父亲也没瞧过她一眼。那个年代有个不守规矩的女儿,当爹妈的不知道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可不像现在男朋友越多越显得自己有魅力,人家就是红火死与别人又有什么相干?

贺赢馨经过这样的折腾,大伤元气,从前红润的脸庞变得灰白,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母亲干脆请了长假,就在家里陪伴女儿。母亲每天都要跟女儿谈些开心的话题,看见女儿心情好就小声地问道:“你跟谁有的这事儿?”

贺赢馨回答:“同学。”

“他叫什么名字?”

“有必要打问这么清楚吗?要是觉得给你们丢了脸,我现在就死给你们看!”

“别价,妈随便问问,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怀上你啦,女人们多大也要生儿育女。”当妈的倒是想得开,随那些长舌头婆姨们议论去,她们说够也就不说了。今天是新闻,明天就成了旧事。只是女儿目前的处境让她发愁,弄不好街道居委会又要拿这说事儿。如果女儿承受不住,还会出人命。

贺家女儿未婚先孕的事情,成了附近市民们议论的话题。九龙街道的居委会主任与赢馨妈谈话,说她教子无方,给全九龙街的人民丢尽了脸。赢馨妈绷着脸没说话,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等居委会主任滥滥够了,便抬腿走人。别看赢馨妈表面上沉得住气,其实内心很着急。自己不承认不等于没有这件事情,居委会领导没来家核对,是因为女儿还没有痊愈。如果她们到盟医院一查病例,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到时候把女儿传唤到居委会说清楚就晚了。

这天上午,还没等到了下班时间,赢馨妈便在九龙街口等候赢馨爹。她看见他走了过来,便挡在了他的面前,“走吧,今天我不想做饭,咱们到东方红饭馆吃馅饼吧。”

赢馨爹绷着脸说:“还去饭馆吃馅饼,大众广庭之下,让人家指着咱们的脊梁骨说三道四,你不怕丢人,我还怕呢?”

“嘴在人家下巴上边长着,想说什么随他们的便。每天太阳照常东升西落,日子还得一天天过。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赢馨妈永远都是乐观主义者。

“你都扯哪儿去啦,这事儿跟青山能挨上边吗?”

“咱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再逼孩子出点事儿,就连这个赖的也没了。再说人还没个犯错的时候,你我还等着她养老送终呢?你说跟青山有没有关系?”

赢馨父亲觉得老婆讲的有道理,便跟随她走进了一马路的东方红饭店。东方红饭店的前身叫魏记饭庄,是民国初年河北蔚县魏师傅出口外开的饭铺。可能那个年代城里大部分都是贫穷老百姓,消费水平比较低。飞禽走兽,生猛海鲜无人问津,所以就滋生出不少荞面饸饹、面食馆、馅饼店这样物美价廉的饭店。可别小看魏记饭庄的门面不大,这里的馅饼享誉周边城镇,凡是进城办事的都要慕名前来尝尝东方红饭店的馅饼。馅饼有羊肉馅、牛肉馅、还有驼肉馅。冒着热气响着哧溜麻油声的馅饼要乘热吃,越烫嘴越好吃,吃得满头大汗才过瘾。

贺赢馨的爹妈走进了东方红饭店,正墙上贴着两行标语:消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杜绝铺张浪费行为。通往厨房门口的文字是:要为革命下厨房。魏记饭庄解放初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变成了公私合营饭店,六十年代初随着魏师傅的去世,饭店成了市商业局的下属部门,到了“文革”时期,饭店的人员和财产又归属了市服务公司。由于下饭馆要粮票,吃饭的顾客寥寥无几。赢馨妈上前对卖饭票的女服务员说:“给我买十张羊肉馅饼。”

女服务员抬起头看了赢馨妈一眼,没有搭腔。

赢馨妈又把刚才讲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女服务员还是不开口。赢馨妈有些恼怒,真想说你是聋子还是哑巴。话到了嘴边突然觉得是自己的不对,便开口说道:“要破四旧立四新。”

窗口里的女服务员马上接过了话头:“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她俩把流行的言语表达了以后,女服务员才接过赢馨妈递过的钱和粮票,然后又把标有十张馅饼的饭牌放在了赢馨妈的面前。赢馨妈又把饭牌交到厨房窗口师傅的手中,里边的工作人员才开始烙馅饼。

赢馨爹从饭店墙壁的水龙头打了两碗开水摆在了木桌上,饭后当汤喝。羊肉馅饼上齐以后,赢馨爹妈眨眼之间吃完了八个。也不全是馅饼可口的缘故,如今馅饼的质量大不如从前,面皮里边薄薄一层馅,没等细嚼慢咽便进了肚子。赢馨爹让老婆再买五个给女儿带回去。

赢馨妈便又走到了售饭窗口,这回她没忘记规矩,开口说道:“要斗私批修。”

女服务员回答:“为人民服务。”

赢馨妈这才书归正传,“再给我买五张牛肉馅饼。”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你两个还能吃进五张馅饼?”女服务员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赢馨妈笑着回答:“是给家人带回去。”

女服务员没有继续追问,又卖给他们五张馅饼。

饭后,赢馨爹妈在返回家的路上,商量着女儿下一步该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赢馨爹的原籍在河北省定县,如今赢馨的两个姑姑还在老家,把她送到姑姑那里,躲上个一年半载,风声平静再回来。就是不回来也行,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上一户好人家,生儿育女,谁知道我女儿有过这事儿?

赢馨爹妈商量好以后,回到家中便向女儿摊牌。贺赢馨听了以后,表示赞同。她还正在发愁怎么对付那些长嘴婆呢?要是能够躲到河北农村,消失在了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她们这辈子休想找到自己。

说走就走。吃过晚饭以后,赢馨妈陪同女儿走出了家门。为了防止节外生枝,贺赢馨穿着父亲的棉大衣,戴着父亲的狗皮帽走出了九龙街口。一马路大街墙壁上张贴的大字报随着寒风发出哗啦啦的响声,用不了多久便会脱落。新的内容将会替代旧的,无中生有的还会继续造谣惑众。此刻,贺赢馨非常厌烦这场运动,刘少奇被打倒了,中央一大批领导人靠边站了,就连小小的集宁市委也是旧楼换新人。但这场运动还看不到结束的时候,如今挖“内人党”运动搞得乌烟瘴气,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蒙冤受害,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贺赢馨胡思乱想着来到了车站。站房灯光昏暗,污迹斑斑。长条木椅上挤着五六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从他们的穿戴判断应该是城里人,从他们几寸长的头发,黑不溜球的脸上分析,他们流浪有些日子了。十几岁正是家长和学校管教的年龄,他们却在四处流浪。大千世界,良莠不齐,一旦失足千古恨,命运要比自己都悲惨。

进站口开始检票了,火车马上就要到站了。车站的播音员用温和的口气广播乘车注意事项,贺赢馨突然发现目前的中国,只有车站播音员的口气比较和蔼,其余都是硬邦邦的话语,包括自己的播音腔调就像面对敌人般的义愤填膺。在贺赢馨上车的瞬间,母亲安咐女儿:“去了你姑家,就给我们来封信,省的我们惦记你。”

贺赢馨的鼻子有些发酸,默默地点了点头。别看父母的话语有些刻薄,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才是女儿的坚强后盾。就在自己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甚至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的时候,是母亲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如今她们又给女儿找好了退路,父母的恩情真是比天高啊!

列车缓缓驶离了站台,母亲随着火车向前奔走,并扬起右手与她告别。母亲又像一片羽毛随风飘荡,逐渐加速的火车卷起的风浪几乎将她吞噬。贺赢馨把头伸出窗外大声地喊叫:“妈,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母亲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别看父母整天唠唠叨叨的教训女儿,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们宁愿把麻烦留给自己,也不让女儿受一点儿委屈。贺赢馨再也忍受不住,趴在火车座椅前的小桌上抽泣起来。

列车行驶在广漠无垠的大地上,外边漆黑一片,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不见灯光。由于国家电力紧张,大部分城镇限时供电,夜间十二点以后难见亮光。农村的部分村落还点着油灯,人们为了节省早早灭灯睡下。车窗外寂静无声,只有明亮的星星闪着眼睛似乎发问:你们整天不干活儿,男女老少叽叽喳喳嚷嚷个没完没了,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贺赢馨望着车窗外无边无际的黑暗,思绪犹如滔滔江水一般。她十分怀念“文革”以前的中国,那时集宁的人民电影院、人民剧场、铁路俱乐部轮番上演《怒潮》、《党的女儿》、《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五朵金花》等影片。片中的英雄人物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如今许多影片被打入了冷宫,编创人员被关押,部分演员含冤自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林海雪原》、《艳阳天》、《金光大道》书籍供人消遣,什么时候才能上演一部新影片,出版一部有分量的巨著呀?

贺赢馨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了一块儿,如果没有这场运动,像她这样努力学习的学生,应该考入了高等学府。在学校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将来报效国家和家庭。可这三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加入了红卫兵造反派组织,崇拜上了红卫兵的司令,整天在播音室编造谎言,无中生有进行人身攻击。要不是闹得凶,那天夜里闯进校园的反面派们指名道姓要打断她的腿、割了她的舌头。自己被人当枪使,到头来就连无限崇拜的红卫兵司令都不知道上哪儿去了。自己在家里躺了七天,人家都没来看过她一眼。在情感方面女人都是傻瓜,她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这个红卫兵司令员。

第二天上午贺赢馨到达了北京火车站,她在北京站又换乘京广线的旅客列车来到了河北定县。又在定县乘坐汽车黄昏时分到达了冀中大平原的下河村。贺赢馨好不容易找到了姑姑的家门。姑姑、姑父、表姐、表弟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地盯着她。姑姑开口问道:“姑娘,你找谁?”

贺赢馨微笑地叫了一声:“姑姑。”

姑姑还是在贺赢馨十岁那年见过她,“你是……”姑姑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地辨认着,“你是赢馨吧,都长成大姑娘了,姑能认出来?”

姑父、表姐、表弟都放下了饭碗,瞧着这个只听说过,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表姐。

“也不写封信就来了,又是火车又是汽车,怎么找来的?”姑姑拉住她的手,从上到下把她看了个够。

贺赢馨不慌不忙地说:“我们那里武斗的厉害。我是学校的播音员,今天攻击这个,明天批判这个,没少得罪人,对立派要打断我的腿。父母让我来姑家躲避些日子,我就拿着信封找上门啦!”这些话都是贺赢馨和母亲商量好的,她背的滚瓜烂熟。

姑父马上接过了话头,“可不是,保定府两派开战枪弹都用上了,我们村可不像城里那样折腾。大部分村民沾亲带故,批判会装装样子就行了,有什么冤仇整天打斗?”

“别回去啦,就在姑家长期住下去。我们这里安全多了。瞧我就顾说话了,也不问问侄女吃饭了没有。”姑姑一边说一边拿出竹篮里的鸡蛋,一只只敲碎在小盆里。

表弟把稀粥碗放到了桌上,“不吃了,等着吃炒鸡蛋啰!”

表妹说:“给你吃个屁,那是给客人吃的。”

表弟抬起手打了表妹一把,冲她伴了个鬼脸,然后又伸出舌头“哎”了一声。

贺赢馨虽然初来乍到,倒是挺羡慕姑姑一家人,表妹、表弟满脸童趣,姑父心直口快,姑姑热情好客。看来自己在姑家住上一两个月都没问题。

说话间姑姑已经把大葱炒鸡蛋、猪肉炒白菜端在了贺赢馨的面前。表弟高兴地夹了一大块儿炒鸡蛋塞进口中,“昨晚我就梦见有客人,以后天天来客,我们家天天吃炒鸡蛋啰。”

“美得你,小猪。”姐姐开口又骂了一句。

贺赢馨又给表弟夹了一大块儿炒鸡蛋,“表姐不爱吃炒鸡蛋,全是你的。”贺赢馨从瓷盆里拿出一个焖红薯,“表姐对这个倒是挺喜欢,我们那里只有山药蛋,可没有这个又绵又甜的大红薯。”

姑姑用勺子给贺赢馨舀了一碗猪肉炒白菜,“坐了一天火车、汽车多累呀,多吃点儿啊!”

姑父接过话头说:“吃饱了不想家。”

贺赢馨笑了,姑姑笑了,全家人都笑了。

吃过晚饭以后,贺赢馨想去外边散散步。姑姑便让表妹陪着,“我们这里的村庄比较大,院门的样式差不多,别走远了,转悠的日子长着呢。”

表弟忙着下地,“我也去。”

表妹又骂道:“什么时候都少不了你个跟屁虫。”

贺赢馨与表妹、表弟一块儿走出家门。她一眼望见鸡都像鸟一样落在了树上,“我们那里的鸡都进鸡窝睡觉,你们这里怎么都在树上呀?”

表妹说:“河北农村的鸡都这样,傍晚就飞在了树上。可能它们的祖辈就怕被黄鼠狼叼走。”

贺赢馨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任何具有生命的物种,都在想法设法保护自身的安全。我注重过自己的人身不受侵害吗?她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夜幕降临,月亮像一个大灯笼挂在了天边,冬夜虽然比较寒冷,但比集宁寒风刺骨还是暖和了不少。不知谁家响起了鞭炮声,已经进入了腊月,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看来二十岁的生日就要在异乡过了,贺赢馨长长地叹了口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段名言:回首往事,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自己的大好年华都干了些什么?失去的永不回返。

表妹看见贺赢馨愁眉苦脸的,便安慰道:“表姐,别怕,你们家乡那些人找不到这里,你就放心过大年吧。”

表弟也给她壮胆,“抓你的人来了,我就用机关枪‘叭叭叭’把他们全部消灭掉。”

贺赢馨苦笑着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她很想说没人抓我,如果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姑姑一家人怎么看待自己呢?善意的谎言就得如此。此刻,她多么希望再回到表妹、表弟这样的童年无暇的时代,没有忧愁,没有责任,永远都是快快乐乐的样子。但失去的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心灵上的疤痕,将会伴随的一生,让你永世不得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集宁   红卫兵   块儿   姑父   炒鸡蛋   爹妈   表弟   旧事   馅饼   长篇小说   表姐   姑姑   表妹   饭店   母亲   女儿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