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作者 林艾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遵照中组部关于“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观和调研脱贫攻坚新成就”登有关文件精神,2020年9月9日乌兰察布市作家协会和诗词协会的部分人员在市老干局局长孔庆英等领导同志的带领下,前往卓资县的部分养殖、种植、加工厂以及移民区进行调研考察。我们所到之处无不为近几年各级政府所做的扶贫工作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感动。下面就此之行做一简单回顾,并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当日上午十点左右,我们来到了位于110国道印堂子收费站附近的金鸡扶贫产业园区。县常委领导赵利森早已等候在园区大门口,他开门见山地向大家介绍该园区的情况。金鸡扶贫产业园区总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540亩,具有240万只蛋鸡养殖区以及配套的饲料加工厂。项目全部完工可安排1000名异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年退役的1000多万只蛋鸡,可为“卓资熏鸡”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推动“卓资熏鸡”与蛋鸡养殖产业融合发展。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项目建设以来,青年鸡养殖一、二区,蛋鸡养殖一、二区和饲料厂已经投产。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由县国有兴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建成的鸡舍、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由该公司所有。北京德青源公司采取租赁方式从事蛋鸡养殖生产。固定资产租期15年,每年交付租金2800万元,全部用于卓资县脱贫攻坚事业。大家望着自动化收集鸡蛋作业,无不感受到这项工程规模之宏大,这也改变了农民以往头朝黄土背朝天,遇上大旱几乎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随后我们一行又来到了益堂村附近的冷凉蔬菜产业加工基地。为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振兴乡村战略。卓资县委政府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立足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区位优势,挖掘符合卓资县的冷凉蔬菜产业。这个项目由县属国有兴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牵头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仓储、批发、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总面积40196平方米,年度冷凉蔬菜交易量达10万吨。公司把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项目主栽马铃薯、西兰花、甘兰、大白菜、洋葱等薯类和蔬菜。每年5月初开始分批定植,7月初陆续采收。户均种植面积3亩,年增收1万多元。同时进行商业保险补贴,保证了农户利益的最大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质量,还建成了日产量180吨的制冰厂和冷冻蔬菜加工线,配套了日产1、2万只泡沫箱厂。对冷凉蔬菜进行降温、分捡、净菜、加冰、装箱等程序。同时还给西兰花的根茎去皮,进行再加工,变废为宝,成为了北京“六必居”酱菜的好原料。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为了有效保持夏秋季节冷凉蔬菜的储存,兼做冬春季节产品交易、保鲜冷藏等业务,丰富周边省市群众的菜篮子。还建成了一万平方米冷凉蔬菜恒温库和双温库,可以满足1.5万亩冷凉蔬菜的储存。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冷凉蔬菜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新疆、哈尔滨、山东、广东等地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这个扶贫项目直接解决了2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2000多人从事冷凉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同时实现了土地的高效率利用,也为防止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吸引更多的年青返乡创业,为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在中午用餐期间,我们见到了县委书记王小军。当他听说我们上午参观乐养殖、种植、加工基地的感受后。他说下午你们去移民区看看,我们避免过去扶贫撒胡椒面的做法,把不适宜居住和生存地区的农民整体迁移出来。除了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真正脱了贫,过上好日子。

如今农民进城会习惯吗?曾记得部分省市将边远山区的农民搬迁到相对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没过多久他们又偷偷跑了回去。农民们对原来的“家”和原有的“土地”有着不舍的情结。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卓资高铁站附近的移民区,远远望去几十栋紫红色的楼房在秋日温暖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老远听见二胡、扬琴等乐器悠扬的曲调,走进活动室4位老者正在演奏。他们享受着“二人台”地方音乐的美妙,我们的到来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另一间活动室正在放映《地雷战》老电影,望着熟悉的场景和故事,我们不由自主坐下欣赏。期间我问声旁的一位大婶,她说每天下午都演电影,大家喜欢什么片子就放什么片子。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我们走进了汽车座垫、马奶酒包装产品车间,工人们(在这里称呼农民们更合适)正在忙乎。缝纫机“嘀嘀哒哒”的响声与不远处的“二人台”琴声组成了一幅和谐曲。如今的农民正在改变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这样"耍手艺"既挣钱,又不用受风吹日晒之苦。卓资县委的大手笔之举让农民从本质上脱了贫,这比发放扶贫款乱花掉强得多。

卓资县地处大青山边缘地带的丘陵山区,境内多山少耕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地之说。全县324个自然村高寒缺水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就地解决脱贫成本高,打通脱贫枢纽,必须痛下决心把那些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脆弱地区的农民整体搬迁。推进城乡人口的重构,产业发展的重组,自然生态的重塑,才是彻底解决地域发展潜力不足而导致贫困的主要措施。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施策,对全县5794户11125人实施异地搬迁。具体往哪搬?县委领导干部经过深思熟虑统一思想“哪有产业就往哪搬,哪能就业就往哪移。”全县统一规划建设了福安、福康、福祥、福源、福佳五个小区。切实做到规划先行,科学论证。他们要求施工队伍把农民的安置点当作自己的家园,作为精品工程打造。住户只需要交纳一万元人民币,产权就归自己。周边通行便利,生活设施齐全。就近还为搬迁户准备了0.2亩菜地,在解决菜篮子的同时,还抒解了农民对土地那份不舍的情结。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异地搬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县委政府提前启动搬迁计划。全面做到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等工作。提前谋划好原有土地的流转、退耕还林等工作。提前做好群众的牛羊鸡和带不走物资变卖处理等事宜,确保搬迁一次性到位,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我们走进了几家搬迁户,50平方米的电梯房,客厅虽然不大,但沙发电视要有尽有,卧室的立柜还是北京朝阳区捐送。房主人说如今住楼房除了不用再受掏灰生火的麻烦和劳累,洗涮脏水顺着下水道流走,就跟住旅馆一样的舒坦。房主人还说我们都有最低生活保障费,再在车间干一些缝纫、编织活儿,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社区还有图书馆和小型医院,住院免压金,实行先治疗后付款的结算模式。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兜底的目标。彻底阻断了因学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链条。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孩子们享受助学金、生活补贴、交通补贴、住宿补贴等扶贫政策。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许多人都在金鸡养殖场、冷凉蔬菜、六必居酱菜、马铃薯、豆制品等加工厂干活。部分老年人、女性就在社区车间编织汽车坐垫、皮囊酒具缝制、民族工艺品、服装加工、中国结编织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作。2019年8月“巧手手扶贫车间”被国家妇联授予“全国脱贫示范基地”的称号。当地政府还联系卓资电厂 、中西矿业、锂电池、伊东化工以及建筑、家政、餐饮、运输、维修等行业,按照客户的要求培训后再上岗,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参观了移民区以后,大家来到了位于卓资县城东南的生态山,从山下至山顶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植被所覆盖,一片塞北江南的面貌。一座相似博物馆的建筑矗立在山顶,里边的实物文字详细记录了四五十年前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木板车、手扶犁、破碗罐等物品使人联想到那些缺吃少穿的日子。

卓资县扶贫整体搬迁启示录

通过一整天的参观学习和新旧对比,无不感受到国家的富裕强大。如今人们享受着楼房、私家车、电视、手机等现代化物品和传媒工具,不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往和奋斗的共产主义吗?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卓资县   金鸡   搬迁户   卓资   蛋鸡   县委   启示录   全县   异地   北京   车间   移民   蔬菜   农民   产业   项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