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感谢家人们的关注和支持,这位大姐也是咱们抖音的家人哈。大姐好手气,带走12根甘蔗,抽到今天第一个一等大奖。大姐你觉得这个电饭煲值多少钱?”河南省宜阳县董王庄村一处山沟里,河南信阳小伙子陈振,正在现场直播销售甘蔗。

来自宜阳县段村的刘丽(化名)仔细打量了一下手里的电饭煲,刚开始有些不相信:“这真是白给我的?我看着怎么也得2、300百块钱吧?”

“好,大姐说它值2、300,那咱就当它值2、300,那你说今天来咱家买甘蔗,划算不划算?”

“划算!路费也赚回来了!”围观的几名年轻人鼓掌起哄道……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今天是董王庄甘蔗园开园的第三天。陈振告诉作者,因为之前一直通过网络直播甘蔗的生长情况,这几天来的粉丝比较多,很多人不相信豫西山区也能种出南方的水果甘蔗,到现场一品尝,都会带走一些。开园到现在,三天时间已经销售一万三千多元,今年种植的3亩甘蔗,预计在一个星期内能够全部卖完。

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直播效果,开园前,他们专门到关林市场批发了5000元左右的各种生活物品,用抽奖轮盘来调动网友的积极性,也有人就是专门冲着奖品来购买甘蔗的。陈振告诉作者:“今年咱是第一次尝试,销售不是目的,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种甘蔗,明年会更高。”

有人抽中了三等奖,就是陈振手里的毛绒玩具,陈振私下告诉作者:“最贵的电饭煲,采购价400多,这个毛绒玩具,采购价也70多块,只要有人来,地里热热闹闹的,咱就不会亏。”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三天前,开园的时候,董王庄乡领导还专门过来开现场会,对董王庄的女婿陈振提出表扬,希望他能带动更多农民通过网络致富。

陈振接触甘蔗其实时间也不长,在老家的时候,就听说当地有人种植,在豫西山区种植,却是前年的一次偶然尝试。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2018年底,在郑州做水果批发生意的陈振到广西批发甘蔗,和当地农民交流,才了解到北方也有人种植甘蔗,于是之后托人带回来几十株甘蔗苗,送给岳父一些,栽种在家门口的菜园子里。到了秋季,甘蔗长势和本地玉米差不多,能食用的部分只有一米来长,因为浇灌不及时,口感比南方甘蔗有所欠缺。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看到北方山区也能够种活甘蔗,陈振就打算试一试,工作之余,到开封、孟津等地甘蔗园交流,同时向广西的客户学习种植经验,并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每天发布甘蔗长势。

“虽然第一年长得不好,能活,就说明咱这儿也能种植。我也考虑到会有气候等因素影响,南方甘蔗长两米,咱只要长一米五就行了,不管怎么算,种甘蔗肯定比种玉米划算。”陈振说。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在岳父的帮助下,流转了3亩水浇地,种上了4个品种。之前从没干过农活的陈振,也跟着岳父学起了农业种植。

“我家是市区的,高中毕业后,就当兵了,地里活真没干过。要不是俺爸帮着,我也种不成。不管咋说,我们种出来了,能食用的甘蔗,长的长到一米二,短的也有一米左右,咱们这边气候温差大,我测了一下,甜度比南方的还要稍高一些。乡里也很支持,让明年扩大种植,带几家贫困户也种……”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对于豫西山区来说,制约甘蔗种植的最大困难是水源问题。陈振告诉作者:“一直有宜阳、洛宁、嵩县、渑池等地的朋友过来考察,我就告诉他们,我能种出来,你们肯定也行,关键是得有水。咱们是上游有个水库,这儿种个7、8亩地,水够用,再多就不行了。这东西特别能喝水,两三天就得浇一次,地面不能干,稍微旱点,就干死了,没水的地方种不了。”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来的人都是先尝后买,已经成熟的甘蔗,我们全都砍掉了,都堆在那边,让太阳晒,光合作用后会更甜。谁想要了自己挑,甘蔗就是吃个新鲜,不像蔬菜,一次买好多,一根甘蔗就够一个人半天啃得了。”为了让顾客品尝,陈振用几个框子,分别盛放着削过皮的不同品种甘蔗。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作者也品尝了一块,甜度尚可,咬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曾经有网友认为北方种甘蔗甜度不够,吃起来硬,不好吃等等问题,其实也没那么严重。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来参观的人们带着小孩,这孩子一连吃了三块,问他味道怎么样,孩子只顾着啃,连续问了两次,小家伙眼睛一翻,说:“你不会自己尝尝?”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周围人笑起来。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三亩甘蔗仅剩下少部分晚熟品种,陈振告诉作者:“明年还要进一步优化品种,最近天气转冷,很可能会下霜,下霜后就会影响地里的甘蔗。今年已经测试出来适合豫西种植的品种,明年尽量全部选择早熟的品种。”

豫南小伙在豫西山里种甘蔗,开园3天卖了一万多

甘蔗成熟最后的阶段,陈振在地头搭了一个帐篷,守在地里,山区夜里冷,陈振的岳父刘大哥给他加了一层玉米杆,说:“这娃子能吃苦,比我儿子能豁的出去,娃子们只要想干,咱无条件支持。”

相比种玉米,甘蔗地里需要的人工会更多,浇水、掰掉成熟的叶子,很多人嫌麻烦,刘大哥告诉作者:“麻烦是确实麻烦一些,收入也高呀,咱今年一亩地种600根,现在是两根15块钱,一亩地收入那啥的,不就多干点点活,俩人管理几亩地,这收入咋算也比出去打工强呀,有些人就是想不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宜阳县   洛宁   宜阳   甘蔗   娃子   长势   电饭煲   广西   岳父   山里   小伙   大姐   山区   玉米   品种   明年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