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镇大铁路,又称“镇瑞铁路”,从镇江老城区的镇江东站通往大港新区的瑞山站,全长近25公里,是一条单线内燃铁路,仅设镇江东、上隍和瑞山3站。

镇大线只有货车,不办理客运。货车均由镇江东站的3台调机——上局宁东段东风7C模块化型内燃机车5553号和5597号车以及ND5型内燃机车0384号车牵引。上隍至瑞山区段只有ND5,每天仅两三对车,一般是在早8:00和晚17:00司机在镇江东站换班后,立即跑一个来回,有时下午还会加开一趟车。上隍至镇江东区段车稍多一些,有去上隍货场装车的“小运转”。

镇大线多数区段都处于郊区的大平原上,沿线布满田野、村舍,景致平淡无奇,全线唯一堪称“标志性景观”的只有京杭运河大桥,但这也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钢桁架大桥,没啥特色。在快到瑞山站的地方,铁路才离开乡村,进入城区。列车在大港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穿行,乍看之下,颇有宁芜线那种“城市铁路”的感觉,不过车流量却少了太多。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镇大线京杭运河大桥(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镇大线京杭运河大桥夜景(拍摄:张亦航)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镇大线穿行在镇江新城的高楼之间(拍摄:林志刚)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民房间驶过的“大老美”(拍摄:秦思远)

瑞山站地处长江之滨,是个仅三股道的小站,有几条专用线通向港口,这些专用线坡度很大,以前东风7C进去拉车十分吃力。后来,南京的机务段为此专门调拨了一台功率更大的ND5,才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一天只有寥寥两三对车,车站也只有四五个职工。瑞山站周边尽是荒烟蔓草,东侧一个小山包是古代的“乱坟岗子”,据说镇江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曾在此挖出几个陶罐。笔者探访的时候,车站职工建议笔者去考古现场“开开眼”。在这个小土丘下面,根本看不出啥发掘的痕迹,爬上土丘才看到考古队打出的探方。不过偌大的考古现场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在那里挖着,听说是镇江博物馆雇来的民工,眼前一个“考古学家”模样的人也没有!刚拍了几张照片,正在挖坑的一个老头就走过来,让笔者出示身份证。我说:“这里也没啥‘禁止拍照’的标识啊,再说你是哪个单位的,证件呢?”他就哑口无言了。以前从电视看过不少次考古现场直播,一直觉得这是个很“高大上”的活儿,现在“亲临现场”,着实大跌眼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长江之滨的瑞山站(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大老美”驶入瑞山站挂车(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驶向港区挂车(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瑞山站旁边的小山包上有一片考古队打出的探方(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古代的“乱葬岗子”(拍摄:秦思远)

上隍站有四股道,设有货场,以分流镇江东站的货源,还有一条专用线通向附近一个化工厂。上隍至瑞山的线路其实可看作一条“超长专用线”,线路质量也就是一般厂矿专用线的水平,道心碎石密布、杂草丛生。整个十多公里的区间内均无信号机,完全按调车行驶,不过听说后来加装信号机了。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上隍站(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吐着浓烟驶入上隍站的“大老美”(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大老美”推送货车进入上隍站货场(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推送货车进货场(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正在调车的东风7C(拍摄:秦思远)

镇江东站,旧称“南门站”,是京沪线上一个规模很大的货运编组站。笔者几乎每次坐火车经过这里,都会看到一台“大老美”停在编组场的最南端,由此才进一步知道了镇大线的存在。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镇江东站,调机0384号“大老美”与沪宁线跑大运转的“大老美”相会(拍摄:秦思远)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沪宁线上跑大运转的“大老美”(拍摄:林志刚)


公交坐船过长江

瑞山站西侧数公里,有一条跨长江的汽车轮渡——大港汽渡,连通隔江相望的大港与高桥两镇。高桥镇是镇江市丹徒区下辖的一块江北飞地,名副其实的“飞地”,与丹徒区“本土”之间不止隔着一道宽阔的长江,还隔着镇江新区和京口区的大片土地,不知当初为何要如此规划。

渡轮共有6条,船体呈金字塔形,下层装载汽车,上层为驾驶室。渡轮几乎是完全对称的结构,不分船头船尾,两端均有渡板,船无需在江中调头即可直接靠上对岸,汽车也同样无需转向就能开出船舱。汽渡也载运行人,且免费乘坐,但船上没有为行人提供专门的客舱,人只能在甲板上随意找地方站立。上下船时人车分行,上船先车后人,下船则先人后车。

有趣的是,镇江公交还有一条线路经大港汽渡穿行在长江两岸,这便是行政中心至高桥的213路,“公交车坐船”颇为罕见、堪称奇观。在航渡的近半小时里,一些司机会打开车门,让乘客走到甲板上吹拂江风,欣赏江景。

镇江是座颇具风情的城市,古运河穿城而过,高楼广厦间还藏在众多的古寺、古塔,“中国十大名面”之一的锅盖面也很值得品尝。在探访镇江城的同时,顺便看看镇大铁路,对车迷们来说也是不错的享受。

铁影 | 长江之滨访“大老美”——镇大铁路

公交乘船过长江(拍摄:张亦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长江   大老   大港   信号机   飞地   铁路   镇江   专用线   货场   东风   东站   大桥   运河   货车   笔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