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一筷子挑起大片毛肚,在红红亮亮的滚汤中"七上八下",微蘸麻辣鲜香的火锅佐料,在口中"咔嚓咔嚓"声……一场麻辣鲜香的火锅"江湖",便由此开幕。

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重庆依山傍水,两江合抱,长江和嘉陵江日夜流淌。古老与现代在雾都交相辉映,徜徉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而重庆火锅就是山城人的"图腾",承载了数百年的特有码头文化,并以其红彤彤鲜艳艳的色彩和浓郁的麻辣鲜香口味,成为了一道独特而又别致的美食。

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重庆火锅,也称毛肚火锅,起源于民间,升华于店堂。它是一种烹饪方法,也是一种饮食文化,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源于那些江边下力的码头工人纤夫(川话称巴奴)和衣食无着的穷苦人,将少数民族抛弃不食“脏器”从江里打捞出来,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在江边支上一口锅,点上一把火、再放入一把辣椒,穷哥儿围坐着靠辣椒和火驱寒取暖。趁热匆匆吞入,以解负肠。这种吃法,后来逐渐被世人接受,市井间就出现了经营毛肚火锅的摊点、饭馆……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档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重庆人的口味。

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自此,重庆人一周不吃火锅生活就失去了颜色。有道是“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大家吃火锅成为了一种氛围,一种乐趣,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畅谈,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 鲜毛肚,鲜鸭肠,脆鱼肚、红腰花、金凤脯,无论走兽飞禽,江湖水族,海味山珍,皆是锅中宠物,汤中无食不鲜,无味不精,无品不补,汇世上之佳肴,锅翻四海潮,红透两江岸,万里争传,千伙同煮,吃的就是这份壮观。这份安逸。

藏在火锅里的重庆文化

现在重庆火锅名扬天下,流行于全国各地,式样多种,百锅千味。其制作讲究,用料丰富;其形式多样,味道鲜美,成为人们舌尖的记忆。 重庆本地街头巷尾火锅店家更是难以胜数。无论是肃杀寒天,还是三伏暑日,倘邀亲朋友好围炉而坐,热气腾腾、大汗淋漓地品尝这麻辣鲜香烫的重庆火锅,其间快乐,难以言喻。就连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重庆,若不品尝重庆火锅,定是一件最为遗憾的事儿。

(注明: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从江   重庆   嘉陵江   伏暑   哥儿   赤铜   切成   火锅   热气腾腾   江边   麻辣   辣椒   码头   口味   重庆火锅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