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讲历史》:在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照亮我们现实的天空

吴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早早的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开是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在他几十年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中,他以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著称。关于历史的深入考究,对于文献的全面解读,让历史还原他本来的面目。他对于历史的研究将就无一字无出处,无一事无依据。吴晗的明史研究,把中国历史研究推上了一个高峰。

而这本《吴晗讲历史》收录了他发表于报刊上的关于历史的一些小文章。这些科普性的关于历史的文章不要求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历史中感悟人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我们新的世界。李世民的那句名句就是对于历史最好的注脚,“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读者阅读这些文字也不是要探寻历史系统的研究成果。读历史更多的是还是关注于我们的现在,从历史中了解我们中国怎样成为现在这样子的中国?中国怎样成为更好的中国?中国人怎么去理解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的基因中都凝聚这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也许是吴涵的这本书,被冠以与《中国人的生存法则》的原因所在。

《吴晗讲历史》:在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照亮我们现实的天空

在《吴涵讲历史》这本书中,关于历史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即包括关于治国的智慧,也包括为臣之道,世间百态,甚至还包括间谍组织。历史上有的,历史学家都可以考证,都可以写成文章,都可以给现代人不一样的新奇感觉。历史就是给现代人借鉴的,吴晗在这些文章中也不会一直介绍史实,把历史带进现代才是最正确的历史观,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现代的方方面面,才是打开历史正确的方式。

关于君臣部分,这是在中国历史上讲的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部分。现代已经没有了君臣关系,这些内容看似已经与我们无关,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吴晗讲历史》:在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照亮我们现实的天空

关于历史上的那些君王的评价,这就涉及到一个怎么看待人的问题,“君王”这一概念已经不存在,但人却一直都在。吴晗的很多关于历史人物的评论都是评价人的典范。孔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因人废言”,我们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人都有两面性,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比如《论曹操》中,吴晗就为千古大奸雄曹操犯案。曹操在历史上饱受诟病,但仍然无法抹杀他在三国时期为生灵免于涂炭而作的努力。在那个乱世,他也保持了几十年相对稳定的社会风气,这也是他的功劳。当然,他发动战争,滥杀无辜,还是要被谴责的。但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把他打倒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是最不合适的地方。

同样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也是一样,武则天在历史上是因为女皇帝而被骂,而女性这个身份决对不是用来评价人物的出发点。武则天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皇帝,这也是事实,就像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女性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一样的事实。

《吴晗讲历史》:在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照亮我们现实的天空

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皇权之上的。在很多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评价中,都会认为中国是人治的典范,是没有公平和法理精神的。吴晗对于中国的皇权至上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中国古代开明的时期,皇权都是有限制的。既有着群议制度给国家政策出谋划策,弥补皇帝个人认识的不足;封驳制度更是极大的限制了君权,当然在后来也被废止了;台谏制度、敬天法祖更是对于君权的监督,在任何一个政治开明的盛世,都不会有一权独大的现象出现,在君权社会是这样,在其他社会也是一样的。

《吴晗讲历史》:在历史的不同解读中,照亮我们现实的天空

吴晗一直在潜心研究历史,他一定没有考虑过生存问题,但历史中本来就涵盖着生存法则。有些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吴晗是也,读《吴晗讲历史:中国人的生存法则》,我们要学习整是中国人做人的骨气,而不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中国历史上复杂的,中国人的生存法则也是复杂的,要做就做那种可以留下历史美名的存在,让子孙后代可以堂堂正正被看得起的存在。#干货分享读书会##全民荐书人##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以言举人   开明   君权   皇权   历史   君王   研究成果   中国   典范   法则   皇帝   现实   中国人   评价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