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卫灵公十五(11)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笔记】卫灵公十五(11)郑声淫,佞人殆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⑴时:历法,现在中国农村,指导农时还是沿用的夏代历法。⑵辂:车名。辂音lù。⑶冕:礼帽。⑷韶舞:韶,舜乐;舞,俞樾《群经平议》解为“武”,指武王的音乐。⑸郑声:郑国的音乐。⑹佞人:矫情伪饰,夸夸其谈的人。

【译文】颜回问孔子如何去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实行夏朝的历法,坐殷代样式的车子,穿周朝的礼服,音乐方面,则采用虞舜和周武王的音乐典制。抛弃郑国那样的音乐,疏远口是心非夸夸其谈的小人。郑国的音乐淫荡,夸夸其谈的小人危险。”

【简评】一个国家治理得好坏,恐怕标准是不太可能全都列举出来的,如民富国强,实力超群之类。但最终结果,都要落实到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心态上,精神面貌上。一个国家,无论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如何强大,如果该国的人民没有一个核心的社会主体价值观,没有相对统一的文化传统,那么,这种强大最终是保不住的。所以,有社会学家说,国家竞争的本质,就是文化上的竞争。小平同志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看到了事实的实质。没有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基础,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但文化这个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国家,一定地域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地域里边孕育、发展并壮大起来的,因而总是带着它的母体的强烈的地域色彩,这也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根本特点之所在。一经形成,它必然要对该文化的后续文化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从而形成文化传统,这就是文化的继承。

孔子时代,现代中国版图上的许多地方,还没有完全皈化于华夏文明之中,各种文化生态系统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但相比较起来,华夏文明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文明形态。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是这种文化优越感的证明。所以当颜回问起治理国家的时候,孔子用“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描绘出一幅和谐强盛的文化帝国图,表达出他的治世理想境界。之所以说是理想,是因为在孔子时代,华夏文明在南北夹击以及自身固有矛盾的综合作用下,已经走向衰落,代表华夏文明强盛期的夏、商、周三代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王室式微,诸侯侵凌,社会秩序大乱。孔子想恢复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图景,也就是他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一剂药方。

夏朝的历法,殷朝的车子,周朝的礼服,虞舜周武的音乐,这些都是属于典章器物层面上的东西,但正如《易经·系辞上传》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任何典章器物层次上的物,都附有它价值观念或者精神需求层面的“道”,也就是文化面貌。比如我们现在欣赏汉代或者唐代的音乐的时候,有一种雍容华贵,博大无疆的感觉,本质上,来源于这两个朝代的强健的时代精神;欣赏楚乐时往往有种神秘的感觉,这是因为那里的鬼神传统浓厚而深远。文化面貌,往往就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

夏朝的历法,如果仅仅从器物层面上看,它无非是指导农事生产的尺度而已,属于科学发现的范畴。但在夏、商和周的前期(西周),各地的诸侯们,每年的冬天,都要汇聚天子之所朝见天子,请示下年历法。将历法带回去以后,还要供在祖庙里,每月初一去行祭祀典礼,从而形成对中央王权的认同感,归属感。而这历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了王权的象征。

如果从交通工具上看,不管是殷朝的车还是别的朝代的车,无非是交通工具罢了。但殷朝的车有个特点,就是比较朴素。《左传·桓公二年》中说:“大路越席,昭其俭也。”路即辂,越席,就是蒲草编成的垫子,而整个车体全是用木头做成的。坐这样的车,表示的是“节俭”思想。从现代社会的官越当越大,车越坐越贵越豪华的现象上看,其实也不难理解这种文化意识。

周朝的礼帽是什么样子的,有人做过考证,据说是有垂旒,用来遮眼;有黈纩塞耳,就是用黄绵做成丸状,悬在冕的两边,当住两耳,把眼耳遮塞起来。取意是为人君者不听谗言,以及不需察察为明。这就是接人待物的态度。

关于乐,这既指当时用于祭祀、交际的音乐,也指政治最高的和谐界,同时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民间音乐样式。虞舜周武的音乐,在孔子看来,是各种音乐的最高典范。虞舜的音乐表现的内容是禅让,充满太和之气,这也“礼”的最终归宿,是尽善尽美的;周武王的音乐,表现的是周承天命,讨伐商纠的,虽然中间有杀伐之音,不是“尽善”之乐,但为天下除害,这也是尽美之乐。虞舜周武之乐,表现出儒家治国的理想境界,发乎情止乎礼是也。

至于孔子批评说它“淫”的郑声,有人认为它是“桑间濮上”的民间音乐,也有人认为它是师延当年为殷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不管是属于民间通俗的音乐也好,还是曾居深宫后来流落民间的靡靡之音之音也好,在孔子看来,任何音乐都得有一个“度”,不能过分,不受约束控制。先秦的其它的学派,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看法。如墨子有《非乐》之论,老子也有“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庄子则说:“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强调的都是音乐对人生、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当然儒家也不排斥音乐的审美功能,比如孔子在听《昭》以后,就入情入境,有“三月而不知肉味”的感慨。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需要已经大大地超越了政治伦理的范畴,变得非常丰富。但有一点,音乐对人的性情的陶冶还是变不了的。偏好什么样的音乐样式,欣赏什么样的音乐内容,什么场合下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往往跟人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是密切相关。过分地强化音乐的审美功能,甚至否定音乐的教化作用,这对社会主体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是非常有害的。现在我们一些人,一方面在哀鸣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的速度非常快,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了,一方面却任那种消解社会主体价值的“通俗音乐”肆意流行,将“抱一抱”之类的送上中央电视台,并且为之大唱赞歌,认为这是人性的解放,确实是一件可悲可叹的事情!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王权   儒家   论语   孔子   夏朝   周朝   历法   夸夸其谈   华夏   器物   民间   政治   笔记   社会   国家   数码   文化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