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导读: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之相适应。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今天财总俱乐部接着上篇企业内控管理的内容,来讲下内控规范体系与制度。





一、相关文件解读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财会〔2008〕7号文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财办会〔2012〕30号

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所有主板上市公司都应当自2012年起着手开展内控体系建设。


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于2012年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在披露2012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且于2011年12月31日公司总市值在50亿元以上,同时2009年至2011年平均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应在披露2013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其他主板上市公司,应在披露2014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1年3月19日

《关于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后原中小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



1、应当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在披露2022年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全面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梳理业务流程,准确识别、评估公司面临的各类内外部风险,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优化信息系统,加强内部监督,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01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2、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3、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4、政府监管部门将对相关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02

内部控制目标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目标,可量化、可衡量、可以达到的控制目标;

风险,为目标的实现带来不确定性;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控制,通过程序和方法等合理控制风险;


内控是过程控制,需要流程化和制度化,需要全员参与;内控是合理保证,因为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目标决定了你应该管哪些风险;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管理风险需要系统化、体系化。


风险是否存在,和风险有多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风险管控不是消灭风险,而是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畴,让结果离自己的期望更近一些。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03

内部控制原则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全面性原则

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重要性原则

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制衡性原则

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适应性原则

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成本效益原则

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04

内部控制要素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内部环境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公司治理形同虚设,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超越制度,逾越流程;

控制权过于集中于决策层,职能层虚位;

“三重一大”的决策机制带来的集体决策和无人决策;

分散的管理模式,过于简单的对投资产权的管理方式;

僵化的激励机制;

有战略无管理;

机构、岗位设置与分析的缺失或不足;

无视风险的态度;风控经常给业务让行;

崇尚模糊、感情、感性和经验的管理风格;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和文化等。



风险评估识别、分析与应对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2、风险分析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

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控制活动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控制活动是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单个或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旨在 防止设定的目标偏离。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信息与沟通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干货分享|企业内部控制管理(2)



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今天企业内控的内容就先讲到这里,明天财总俱乐部给大家带来企业内控指引的内容,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干货   企业   年报   注册会计师   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   主板   有效性   原则   体系   风险   目标   制度   业务   报告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