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欢迎关注:汕头新资讯

提示:本文约130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这里曾经有过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

引 言

10月29日,汕头市发改局发布了《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修缮保护工程项目立项及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前公示》。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位置示意图

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修缮保护工程,地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乌桥岛火车路18号,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清理原建筑垃圾,清拆不属于原建筑的构筑物,加固原建筑结构,加固保护修缮北立面历史原貌,拆除更换破损严重的梁柱板,复原整理修复原有窗木栏杆木楼梯,预留供排水管网。

工期为10个月,预计总投资998.09万元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初设方案图,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安,共42公里。路线确定后,清廷即派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前来实地勘测。华侨张榕轩(煜南)和张耀轩(鸿南)兄弟等筹股300万元用于建设。1904年动工兴建,至1906年全线完工,同年11月正式通车,潮汕铁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

自建成通车之日起,至1939年被日军破坏为止,潮汕铁路共存在了33年。潮汕铁路主干线自潮州府城西门外(现潮州市汽车总站)起至汕头厦岭头(现汕头市汽车总站)。潮汕铁路沿途经过的站点包括庵埠、华美、彩塘、鹳巢、浮洋、乌洋、枫溪,到潮安西门,全长39公里,后于1908年扩建支线,也就有了意溪站,全长扩至42公里,成为沟通汕头、潮州的重要交通线。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1960年代解放桥和潮汕公路


“潮汕”的由来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其中选定潮州府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一带为十处通商口岸之一,于是同年汕头开埠,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瓜分的狂潮中。

1904年,印尼著名华侨侨领张榕轩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城至汕头埠的铁路,即潮汕铁路。铁路的建设打破了西方列强垄断我国铁路的妄想,促进了当时汕头的发展,为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体现了华侨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1906年,潮汕铁路建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车,由此“潮汕”一词开始传播。此后,潮汕铁路为潮汕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汕头成为潮汕地区的中心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上图中的“CHAO•CHOW & SWATOW RY“翻译为“潮州与汕头铁路”,火车头标明的“潮汕”应该是最早出现“潮汕”两字的图片。

火车作为当时最新型的交通工具,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交流。中国铁路的首创阶段是自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至 1911年清政府垮台的30多年之间,潮汕铁路作为其中的第一条民营铁路,而且是由华侨出资建设的铁路,这和当时汕头在世界上的商业地位有关,恩格斯在1858年写的《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称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潮汕铁路的建设也是当时汕头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连接汕头及内陆,不仅加强了汕头和潮州等地方的人员来往,在文化交流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还对韩江中上游和闽赣边区的华侨、侨眷进出汕头,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曾起过重要作用。

潮汕铁路也反映了潮汕文化的另外一个侧面。明清之后潮人大量移居东南亚,潮汕侨胞不论旅居何方,都遵循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形成强烈的根源意识。潮汕铁路从清末跨越到抗战期间,经历了33年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华侨爱国爱乡的重要表现,同时又将潮汕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本文部分文字来源:

南粤古驿道网 《有一条路叫“潮汕铁路”》 作者:李志刚

编辑整理:SWA · 弘

汕头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将投资近千万进行修缮

感谢读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潮汕   汕头   总务处   旧址   梁柱   府城   潮安   汕头市   潮州   铁路   爱国   列强   全长   华侨   作用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