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10-15万元这个价位是非常凶恶的市场区间,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短兵相接的战场。


就算转换到新能源车市场上,也是一样,我们能找到的大部分中低价位的新能源车都堆积在这个范围内。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而这个市场在上周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搅局者——欧拉好猫,欧拉好猫是柠檬架构下第一台纯电动车,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235/1825/1596mm,轴距达到2650mm。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搭载一台由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Z153XS000驱动电机,其最大功率为143马力,电池匹配由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


在这个市场上随便一数,就有超过30台价位相近的电动车,大部分为自主品牌,有“油改电”也有纯电平台产物。


但这些产品良莠不齐,不乏曾经浑水摸鱼骗补贴的车型继续留存在市场销售,相当影响自主电动车在市场上的名声。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而更重要的是,在成本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差别并不大。根据资料显示,动力电池的系统成本约为1元/wh,按照平均50kWh的电池容量,动力电池系统索价大约为5万元,同时电动机、能量管理等等系统的采购价格大家都是处于同一水平上。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轩逸EV的实际价格已经降到15万元以下。


因此合资品牌也能够以同等成本推出动力表现、续航距离等硬指标与自主品牌看齐的纯电动车,而同时也能够凭借品牌价值向消费者收割溢价。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除了成本关系,合资电动车还有一个优点,而这个优点反而来自于我们平日所诟病的“油改电”平台,虽然油改电平台并不理想,影响了电池的布局(从而导致容量降低)和车厢空间。


但优势在于不是完全重新开发的产品,底盘调校方面有更丰富且成熟的数据,所以大部分合资电动车开起来都更接近一台传统燃油车。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为此自主品牌产品都会进一步在软体验上做文章,例如提供更丰富全面的互联网功能,通过软件部分的优势来弥补消费者的体验。


15万以下的自主电动车很尴尬


同时,随着自动驾驶辅助的普及,自主品牌也会在这个价格的电动车上加入ADAS系统,基本上新车都能够匹配L2水平的ADAS系统,相比起来,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想要有L2自动驾驶辅助就需要买更贵的产品。


总结

消费者在购买此价格区间的纯电动车,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用车刚需,对于是否纯电平台其实并不特别关注。


合资品牌电动车在续航、电池电机终身质保这两项上都能提供与自主品牌同等水平的支持,自主品牌只能够在软件功能方面提供更高级的体验,一旦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为了去库存而展开大规模降价,自主品牌的同级别纯电动就就会显得非常尴尬。


毕竟我们的消费者还是很在意品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电动车   自主   电平   区间   电机   优点   尴尬   电池   消费者   成本   水平   品牌   价格   系统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