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典型废话分类解析

(美)John Pinkham的《中式英语之鉴》一书是给“中国式英语”挑刺的,对学习中译英帮助很大。读完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更多。

我觉得中、英文两种语言有根本差异:英文更讲究逻辑严密,所以简洁和语法严谨非常必要;中文更多描述问题,先昭示主题,再把各种说法一一添加,所以容易造成词汇堆叠、逻辑不连贯,口语中尤其明显。中译英译出的英文啰嗦,主要因为汉语本身啰嗦。举几个例子:

*为确保……我们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试想一下,如果只是说“……我们将要采取措施……”,难道听众或读者会怀疑仅采取一个措施而不是一系列措施吗?显然不会。可见“一系列”为多余的修饰词。那么英语翻译成We should adop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就非常自然,而不是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

难道不可以说“加快经济改革”吗?翻译成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正好,而不是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这些困难本质上是暂时的。

为何一定要说“本质上”呢?是不是潜意识里觉得读者很肤浅,看不到本质呢?如果去掉这几个字,则翻译成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而不是 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in nature.

此书值得一学,不但对学习翻译有帮助,对中文写作也有帮助。


经过进一步思考、分析、总结,我认为中文的典型废话有以下几种:

这些废话并非语法意义的病句,但以避免为佳。

如下例子都是我从网上找到的文章或儿子学校的上刊优秀作文中摘取,左边为实际错例,破折号后为建议的修改,请比较:

1)我看到她一个人独自孤单的身影——我看到她孤单的身影:重复描述

比较:我宁愿承受一个人的孤单,也不愿忍受两个人的孤独”;

“她一个人走进冰冷的街,孤单,寂寞,凄凉”

反而是好句子,另当别论。

2)我心里想、我用大脑想、我心里觉得——我想、我觉得:无意义凑字(没必要指出思考的器官);

3) 我作为一个儿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孩子,)我有赡养父母的责任/我有责任赡养父母:过度的限定+无意义套话(“我”是单数,不必再说“一个”,且“我”只可能是“儿”或者“女”,不必写“儿女”);

4)在人生的十字交叉路口——在人生的岔路口:重复描述+与逻辑和事实相悖的说法(人生的路口不一定是十字路口,也可能是丁字、米字等;“十字”同“交叉”有重复);

5)此时天正下着大雨——此时下着大雨:重复描述

6)他于是便走开了——他便走开了:无意义凑字(经常有人写“于是便”、“于是就”之类);

7)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石灰坛子——每家都有石灰坛子:重复描述+过度的限定(每家每户的说法重复了;且每家不一定只有一个石灰坛子,所以不用特别说明“一个”);

8)吃完没吃完的食物放进石灰坛子——没吃完的食物放进石灰坛子:与逻辑和事实相悖的说法(吃完的食物怎么还可能放进石灰坛子呢?);

9) 我偷偷地把信塞进门缝下面——我偷偷地把信塞进门缝:与逻辑和事实相悖的说法(门缝下面是门槛或地板,怎么塞得进去?);

10)他是一个老人,骑了一辆破单车——他是(个)老人,骑着破单车:过度的限定

11) 对近期入职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培训新员工:重复描述+无意义套话(“进行”经常是无用的套话,但我发现很多人喜欢这么说,如“进行调整”、“进行改进”等);

12)我们的行动,要注意敏捷、高效——我们的行动要敏捷、高效:无意义套话

13)街上人真多,一个穿白衣服的胖子撞了我一下,腰现在还疼——街上人真多,一个胖子撞了我一下,腰现在还疼(如后文不再提及这个撞我的胖子,则“穿白衣服的”为不必要的描写)。

中文经典作品很多是简洁的,尤其鲁迅文章,明显废话较少。而也有反例,如杜牧的经典《清明》诗就是啰嗦代表作,分析如下(我在他处看过类似质疑,非本人首次提出,现用我这篇文章的定义来重新解读):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肯定是时节,重复了,而且题目已有清明字样:重复描述),

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太啰嗦了,行人基本上走在路上,难道还有家里坐着的行人不成?另外,雨纷纷,不但行人断魂,其他人也可断魂,所以单独说行人也没有必要:过度的限定),

借问酒家何处有(这句更啰嗦,“借问”没有必要,因为后面就是问话,“何处”没有必要,问酒家有没有肯定是想知道酒家在何处:无意义凑字),

牧童遥指杏花村(不一定是“牧童遥指”,“村姑带着去”也可以吧?删掉:无必要的描写)。

全诗改为:

《清明》

雨纷纷,

人断魂,

酒家有?

杏花村!

原诗描述的情景是:清明节小雨不停,杜牧很烦,找人问哪里有酒卖,告知杏花村有。就这么简单。

判断一些语言是否废话,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可以尝试删掉怀疑是废话的部分,如发现意思完全不变,甚至更加清楚明白,那就是“废话“无疑”了。

中文典型废话分类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杏花村   中文   废话   放进   套话   门缝   英文   坛子   石灰   酒家   清明   行人   路口   逻辑   说法   典型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