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挣钱"的拼多多,背后暗含这套商业逻辑!网友:万万没想到

近日,拼多多公布二季度财报,让人眼前一亮。数据显示,其年活跃买家已经达到4.832亿,那个"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如今变成了5亿人都在拼。

而且Sensor Tower显示,拼多多在今年第二季度成为全球苹果用户下载量最大的中国应用。

消息一出,立马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赞赏,拼多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模式优势,在促进"3C下乡"与"农产品上行"强对流的同时,还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因此取得这样的成绩毫不奇怪。

但也有网友站出来质疑,虽然数据亮眼,但拼多多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第二季度平台经营亏损为14.904亿元。

诡异的是,在看到这第二季度"只"亏损14.904亿后,有业内分析师甚至直接向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表示祝贺。

通过了解,原来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去年同期拼多多亏损额是66.362亿元,相比之下,今年的亏损已经大幅下降,这也是电商规模效应拐点初现的征兆。

所谓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当企业规模效应形成后,面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增强,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利润率随之水涨船高。为了达到规模效应,淘宝连续亏损了6年,京东亏损了12年,而目前只有四岁的拼多多离这一目标已经很近。

原来如此,难怪为了尽快形成规模效应,拼多多"有钱不挣",记得黄峥曾表示,"拼多多具备了随时赚钱的能力,但是不会改变现在的经营策略。"如今财报佐证了黄峥的话,第二季度拼多多年化GMV达到7091亿元,高额的GMV意味着拼多多能从中获取足够多的的佣金。

据悉,今年下半年,拼多多还将继续扩大让利和补贴力度,以加快规模效应的到来。这也可以看作是拼多多正在积极布局未来,怪不得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会如此看好拼多多,并称两年后中国有33%的包裹都将来自拼多多!

如今,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由衷希望拼多多能一直将"高性价比"路线走下去,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物美价廉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下载量   亏损额   网友   水涨船高   拐点   佐证   经营策略   议价   利润率   佣金   物美价廉   效应   逻辑   没想到   规模   能力   商业   数据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