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这两天,敏敏老师被一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张霁和姚婷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在毕业季大学生们找工作之时,这样的薪资让无数网友表示羡慕。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消息登上热搜

据了解,张霁毕业于华科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得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在博士期间,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数据库和磁盘故障优化两方面,8篇论文全部发表在顶会或顶级期刊上。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图为张霁,图源长江日报

姚婷就读于华科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系统结构专业,入选该项目后,年薪高达156万元;她的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介质(NVM,SMR),数据库和键值存储系统,曾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科研成果,获CCF存储专委会卓越论文奖,曾在实习时担任西部数据的高级研究员。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图为姚婷,图源澎湃新闻

“天才少年”计划是华为2019年公布的顶尖人才计划,旨在通过顶级挑战和高薪酬吸引技术人才,今年还有2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入围了该项目。


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敏敏老师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足以证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专业人才获得高薪的方法又多了一条。


高兴之余,作为教育者,我很好奇这2名天才少年、少女是怎么炼成的,搜了搜相关消息,竟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都不是一路顺利的“学霸”,但都通过极度自律达到了巨大逆袭,其中,家庭的支持也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竟成是他的注脚


张霁出生于1993年,在进入「985」华中科技大学读博之前,他本科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并且还复读了一年。


然而,在逆袭之初,张霁就定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基调。也许是高考失利,也许是其他原因,张霁的本科录取并不理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未来的规划。


张霁很快找准了定位,不但制定了大学4年的计划,也一早确定读研读博的目标。目标需要行动的支持,而张霁无论上什么课程,永远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自然而然,他的各门成绩一直在院系名列前茅,并顺利通过英语、国家计算机相关考试,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图源澎湃新闻


读研读博的目标也在按部就班中逐一实现,张霁硕士就读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以贯之的学习和工作风格——不拖延、极度自律、高成果产出:


2015年至2019年,张霁在腾讯公司实习,实习期间他获得国内、国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


2019年至2020年,张霁在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20年,张霁获得博士学位。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2020年,张霁参加国际会议并做现场报告。图源长江日报


在引发关注之后,张霁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要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光环”是所有人看到结果后赋予的,而“普通人”是这名天才少年恒久保持的心态。


在谈到父母时,他充满着感激,称小时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正面影响持续到现在,因为“爸妈特别尊重我的选择,让我长大后养成了有主见的意识”。张霁的妈妈是幼儿园老师,爸爸是中学老师,虽然他是独生子,但任何事情,做或不做,爸爸妈妈都不会给他做决定。


沉稳、自律是她的标签


姚婷的经历也有颇多共同之处。早在中考时,她2A4B的成绩并不拔尖,但在高中三年,她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最终考入学校最好的特立班。


虽然作为择校生入校,但在整个高中,姚婷都全身心投入学习。因为家里有个年纪较小的弟弟,她便在周末也留校自习。高三班主任戴老师对她的评价是“沉稳、自律”,和同学们玩耍时非常活跃,而一旦投入学习则全身心沉静下来,并且对于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规划。


对于失败的心态调整,也是姚婷的“杀手锏”。她曾在高二时因为一场考试失利,出现了很大的情绪波动,班主任找到她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此后,姚婷一直保持好的状态直至高考。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高中时的姚婷,图源政法频道

姚婷对于计算机专业一直拥有浓厚的兴趣,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并且直博5年,这样的结果,她的老师很满意,而同为教育者的我也毫不意外。好的学习习惯、极度自律是这场成功的秘诀。


本科时期,姚婷参加辩论队、担任外联部副部长;辅修英语专业,进行中英文演讲,并对外翻译、支教;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等等……


读博期间,她抓住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


繁忙的工作学习,没有改变姚婷的活泼个性,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外界普遍误解女博士年纪大、严肃无趣、难以接近,其实我们不要太年轻,不要太有活力。”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拥有自己的个性,面对失利仍然能够坦然面对、保持良好心态,谈到未来的工作压力,她是这样说的,“其实我本身并不排斥压力和竞争,我妈妈也常说我是需要压力才能更快进步的人,但我内心里是希望这一代的年轻人能活得更松快些。”


这2名优秀学子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失利之后,他们用日复一日的极度自律,获得了水到渠成的成功。之所以能够在外界的关注和掌声中仍能保持平稳心态,也源自他们努力过后的宠辱不惊。他们的良好心态和学习能力,才是高价年薪背后真正的无价之财。


在这场网友们疯狂点赞的学霸崇拜背后,有求贤若渴的企业平台,有正确引导的家庭教育,诚如多位网友所说:这种成功是多次选择、多方加持后难得一遇的好结果。


年薪150万+,华为“天才少年”们的逆袭:从复读失利到博士毕业


但要记住,所有的外界加持、认可、青睐,都首先来源于自我的坚持和突破,只有自我相信与实现才能出现逆袭。正如我的一名学生所言:申请美高是自己的事情,结果好坏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也如姚婷对成功的看法,

一个人的成功是要看他创造了多少价值,并不是说我拿到了156万年薪我就成功了。


人生不是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我现在即使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巅峰,它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巅峰。而我中考的时候2A4B的成绩,它也不一定就是失败。这种节点上的得失,都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能够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或科研成果那才是有价值的。


一言以蔽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要过分计较某一次的成败,而要持续创造自我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华为   年薪   天才少年   腾讯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外界   心态   本科   爸爸   博士   成绩   大赛   目标   妈妈   老师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