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肇事司机逃逸,谭母抢救23天无效死亡


最近,一起四川叙永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交通肇事案引发了巨大讨论,这个案件是谭松韵母亲被撞案。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其实在一年多以前,敏敏老师浏览明星微博时偶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前两天也看到了相关的开庭新闻,没想到在线上庭审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据称有1000万人进行在线观看。


整个案件的过程,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2018年12月31日,司机马某在晚上8点和朋友在KTV唱歌,唱完歌后他又去夜宵店喝了7杯啤酒,此后,他开车撞上3名行人并逃离,其中一人是谭松韵的母亲。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夜宵店监控视频画面/图源红星视频


猛烈撞击之下,马某的汽车保险杠、引擎盖受损,前挡风玻璃被撞出一个大洞。庭审过程中,公诉人曾指出,

发生事故以后,马某驾驶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已经破裂,可想而知当时的车速。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示意图/图虫创意



但在这种情况下马某非但没有停车查看,反而抱着侥幸心理选择驾车逃逸,并在事发后通过朋友的帮助前往泸州躲避了2天。直到2019年1月2日,马某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叙永县交通警察大队投案自首。在取证过程中,马某的尿检结果呈阳性,疑似吸毒。


而三名被撞人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其中,谭松韵的母亲在入院23天后,于2019年1月23日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伴多器官衰竭。


谭松韵代理律师称,

“如果当时马某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分秒必争的救助,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他没有进行任何警示和鸣笛,也没有停下来救人。”


一些看过庭审的律师预测的审判结果是,肇事司机马某可能将“仅”被判处3-7年的有期徒刑。


谭松韵在出庭时哽咽说道:

“我是受害人唯一的女儿,这一年八个月我天天都在治愈自己,我每天都很想她。”


“一直在等开庭这一天,等一个公平的审判。”


“这一年多我从未接收到肇事人对我们家属真诚的歉意”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庭审画面/图源新周刊


网友热议背后,是深深的无力感


不论是新闻还是庭审视频,都让众多网友表示愤怒。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更让有相同经历的人再度回想起一种相似的无力感。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梳理之下,我发现令人愤怒的点有3个:


1.酒驾、毒驾(疑似)、逃逸,视人命如草芥。即时是自首,也是在多次劝投后才进行。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2.马某承认抱有侥幸心理才逃逸,庭审过程中坐无坐相、一脸不服,被公诉人斥责毫无悔意。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庭审画面节选/图源水印



3.在事故后的一年八个月里,谭松韵没有收到过任何道歉;


另一名重伤者陈某的儿媳,因为照顾公公导致怀胎5月双胞胎流产,他们也没有收到任何赔偿和道歉,并且被马某家人恶语相向:凭什么让他的儿子在监狱过春节?即时在街头偶遇,马某家人透露的也没有任何歉意,反倒充满敌意。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受害者家属发言文字版节选



对于每个关注者而言,害怕父母遭遇相同祸事是人之常情,而作为普通人更有种无力感,凝成下面的诘问: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当然,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明星也是人,TA们的权益也不能凌驾于普通人之上,受到判决的“特殊照顾”。


但我想,普通人担心的是,相比于明星,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资源、时间精力等都更处于弱势,明星维权尚且能够被肇事者无视、要承受对方的毫无悔意,那么自己,是否在面对有可能发生的祸事时无法维权、一蹶不振?


在整场声援背后,我看到的是三个字:同理心。


于情的角度,我们同情谭松韵,职业而言她是明星,身份而言她也是逝去母亲的唯一女儿。在工作之余,她依然沉浸在不断接受事实的痛苦之中。


于理的角度,任何人在造成意外事故时产生慌乱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年8个月的“冷静期”后,马某依然在出庭时“坐没坐相,一脸不服”,用律师法山叔的评述来说即是:这种“桀骜不驯”,只会付出多坐几年牢的代价。


在那句最直戳人心、让人愤怒的马某家人的话中:凭什么让我儿子在监狱里过年?就像某电视剧里的名台词:你失去的只是腿,可她失去的是爱情啊。我看到的是毫无同理心的一家人。


不论是帮室友挡刀而去世的江歌,还是被来家吃过饭的“熟人”性侵的5岁幼童,都是有温度有同理心的普通人,遭遇到了冷血、残酷、毫无同理心的社会“渣滓”。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敏敏老师还是那句话:熊孩子的背后是熊父母,从小对同理心的培养缺失,造就的可能是社会边缘人乃至罪犯。


美国心理学协会曾有一项研究指出,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发展。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父母对孩子做错事的反应是负面、激动、愤怒的,那么孩子长大之后,情绪管理能力会比较差,还会缺乏自信学习;


相反,如果父母的回应相对正面、带有鼓励性,孩子之后会更能够学会自我反省。


这里指的负面反应,即是指潜移默化,教唆孩子推卸责任、拒不认错,而正面回应则是鼓励孩子,学会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马某的父母,则用一句质问受害人“让儿子在监狱过春节”,堵死了马某的同理心培养之路,在事关人命的事故面前,抱有侥幸做出逃逸、躲避的行为。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育儿观点是:孩子的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关。


1000万人观看谭松韵母亲庭审背后:犯罪者为何总是同理心缺失


在大量的案例研究中,李玫瑾教授发现,很多人之所以在未成年、成年时期走向了犯罪道路,只有一小部分是先天的人格影响,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和正确的教育沟通。


同理心,是重中之重,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包括欣喜和痛苦,让孩子明白,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因为受到伤害而产生心理、生理上的痛苦,为了保护他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行为,也要在犯错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由于篇幅有限

大家可以点击往期文章

进行拓展阅读


孩子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个杀手锏不仅管用,还不损害亲子关系

有了二宝后,大宝变得更善解人意了?那是同理心战胜了嫉妒心

面对“害羞怯弱”的孩子,聪明的父母一定要掌握这6个要点!

爱猫被熊孩子浇水惹怒主人,“以牙还牙”的激烈报复让网友吵翻了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叙永县   犯罪者   韵母   公诉人   祸事   受害人   侥幸   缺失   普通人   愤怒   无力   司机   角度   事故   父母   孩子   网友   明星   科技   谭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