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昨天听一位老同学说起她的儿子,气得她脑仁儿疼。


十来岁的儿子,突然开始不好好说话了。问他想吃什么,来一句“不吃也饿不死”,问他在学校的小组活动最终得了名次没有,答“你管不着”,一脸不耐烦地进了自己房间,“嘭”地把门一关。留着她一个人在原地,气愤得不行。


英文中有个词语“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翻译成中文就是“消极对抗行为”。


它指的是,一种间接表达消极情绪而不是公开谈论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换句话来说,就是指一个消极的人所说的和所想要做的相冲突。


孩子擅长用“冷暴力”反击父母


在沟通或互动的过程中,消极对抗行为有如下特征:


1. 拒绝作出正面回应2. 粗鲁地打断沟通3. 回应意思含蓄不清楚,带有不友好的意味4. 给出回应,但回应在字面之外隐含另一层攻击性


这些行为也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和父母的权利斗争中,他们往往不会威胁父母或者大吼大叫来发泄不满,而是表现得十分沉默,一句话都不回应你。


即便口上答应着你,做出来的行为却处处写着反抗。


他们看上去似乎是无辜的一方,但言行之中却隐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攻击性,出其不意地击中父母的痛点。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好比你要求14岁的儿子写完作业再玩电子游戏,他充耳不闻,走到自己的房间继续玩。


你敲门他不应,打电话不接,他全程假装听不到你的训斥,仿佛你是一个跳脚小丑。


或者他最后打开了门,神情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会问你——你干嘛这么生气?让你就像一个拳头打到棉花里不好过。


消极对抗行为并不是指天生的消极性格,而是青春期孩子用抵制父母的威权从而实现自我掌控或者避免承担责任的一种被动方式。


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来处理好由愤怒、沮丧和焦虑等情绪引发的各种问题。


这些孩子会说,


“我不想做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不面对她。

就算她到了跟前,我也会爱理不理,直到她气急败坏地离开。”


当他们知道如何做会令你失望后,就会悄悄地想方设法激怒你,他幻想着,只要你开始大喊大叫了,他就赢了。


毕竟,一个失控的父母,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值得尊重,还显得愚蠢和挫败。


之后他们可能还会气定神闲地问你“你发这么大的脾气干什么”,好像一切的错全都落在了父母的身上。


就这样,消极对抗行为成功了。


孩子正在“训练”父母慢慢放开对他的管束,他用“以退为进”的攻击方式让你相信自己当父母很失败,从而不断降低在孩子身上的期望值。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孩子为什么会有消极对抗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人类或者动物长期受到挫折和不断失败,便会产生一种叫做“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情况,是对周遭环境产生绝望而不作出反应的状态。


这个概念由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也可以解释为“经过某事后学习得来的”无助感。


举例来说,孩子年幼时因为学习不好被父母责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觉得,反正我就是不会做,做什么都会被骂,那就双手一摊不做了或者不说了,就此关上和父母沟通的心门。


习得性无助让孩子意识到,一旦他们表现出无助感,最终旁人会停止对他们抱以期望。


好比只要拖得足够久,父母会放弃数落、走到孩子房间帮忙打扫卫生;长时间不回应父母,父母就会恨铁不成钢地停止抱怨。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然而,只要孩子习惯了如此,那么未来在面临学习或生活上的诸多挑战时,就会显得非常被动。


因为他在一开始就容易认定自己没有赢的机会,也不会因此去努力,得到的大多数结果自然是失败,属于“还没打就认输了”。


即便有机会获得成功,他也有可能觉得是外在因素居多,比如考到好成绩是因为试卷出得容易,获得比赛胜利是因为运气好。


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


成长过程中自视过低、自卑感堆积,让孩子面对挑战时会充满焦虑感,唯有暂时逃避,才可以让他们在情绪上获得片刻的安全感。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父母可以做什么


面对孩子的消极对抗行为,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


1.邀请讨论


如果孩子是因为愤怒无法表达好情绪而选择消极应对时,父母可以真诚地邀请他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


“你对我或者某件事感到生气,这种情绪很正常。但继续置之不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可以跟我聊聊,我会尽量去理解你的想法,但我希望不管你生气与否,都要尝试去做一些事情。生气,不应该是你行事的唯一借口。”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排除是不是生理原因导致孩子的负面行为,比如抑郁症,如果是的话,就要考虑专业的人士介入进行评估。


2.设想后果


和孩子坐下来交谈后,你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他的自律能力不足或者不够努力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然后告诉他,父母需要设定一些时间限制来帮助他改善,比如什么时候该完成写作业,什么时候该打扫完房间卫生。


时间设置上不需要卡得特别紧,最好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倘若没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那么父母将没收他的游戏机或者手机,直到他去做完该做的事情。


3. 分阶段帮助


遇到难度大的问题,父母可以适当介入,帮助孩子克服前几个小障碍,再激励他自己完成剩下的任务。


或者引导孩子将难题分成几个阶段来解决,比如完成学科作业,从最简单的开始,中难度父母可以辅助。


记住不要代替孩子去做,父母的角色是培养孩子处理问题的条理性和规划性。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4. 减少干扰


孩子在家学习时,减少任何潜在的干扰因素,比如关掉音乐、保持家里安静等。


父母可以定期去检查他有没有分心,倘若无法确定,可以让孩子待在自己视线触及的地方。


这样做的目的是,无论孩子是否会因此生气,他都必须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要对结果负责。


5. 理解并态度坚定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孩子采用消极对抗的行为来逃避的职责时,不要给孩子贴上“冷漠无情”、“性格乖戾”、“畏手畏脚”等标签。


用开明的心态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意,同时坚定地履行引导责任。


你可以告诉孩子,聪明与否,可能和天赋有关,但后天努力与否,却是孩子自己可以决定的。




孩子的消极对抗行为,是令全世界父母头疼的事情。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的自我调整都很重要,保持沟通、不断磨合,让孩子像小溪的水一样流动起来,建立更健全的自我,学会正确抒发情绪、慢慢成长,最终成熟。


你的孩子有没有这种

“不耐烦”、“粗鲁”、“隐隐的攻击”呢?

你是怎么克服的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好方法吧


用冷暴力反击父母太有快感?这一代孩子们正在学会「消极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消极   父母   作业   攻击性   粗鲁   快感   无助   生气   情绪   房间   身上   儿子   事情   自我   努力   孩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