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如果某一天晚上,你的另一半突然对你说这样一段话,你会是怎样的反应?

“我要离开一段时间。”
“去哪儿?”
“不能告诉你”
“干什么?”
“不能告诉你”
“什么时候回来?”
“不能告诉你”

“那你要记得给我写信好吗”

“不知道,应该是不能的”

1958年8月一个晚上,邓稼先就是这样突然对他的夫人许鹿希这么说的,然后这一走就是28年,当许鹿希再一次和他长时间团聚时,邓稼先已经是一个直肠癌晚期患者了,仅仅在医院遭受痛苦折磨363天后,邓稼先就在他夫人的怀里去世了,留下的遗言之一是:“尖端武器方面,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人可以分成好几种类型,有的是毛发,有的是皮肤,有的是血液,有的是脂肪。

邓稼先是骨头,是那种最硬,也是最重要的,能让人站起来不被打趴下的那种骨头里的一块骨头。

作为一根毛发,我没资格评价邓稼先,所以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尽我所能,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块骨头,让我们站了起来,这个人叫做邓稼先。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书香世家富二代——邓稼先

如果邓稼先不去为中国造原子弹,他这一生一定是荣华富贵,名利双收,颐养天年的。

首先是荣华富贵,只需要看一下他的家世就明白了:

他的爷爷叫做邓艺孙,曾经任上海教育司司长,安庆江淮大学校长。

他的父亲邓以蛰原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的美学家、美学史家、哲学家、教育家,曾经担任安徽教育司长。

他的岳父许德珩是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他的岳母劳君展师从居里夫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参事,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第三至五届中央常委、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这些简历摆出来,邓稼先这样的家庭可以真正说得上是书香世家,而且邓稼先也绝对是那个年代的富二代或者富N代之一了。如果他没有选择为中国造核武器,那他这样的家世也足够让邓稼先一生荣华富贵,一生无忧地活得潇潇洒洒了。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年幼时与兄弟姐妹合影,最右边为邓稼先

然而邓稼先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今天我们介绍邓稼先这个名字的时候,不是某某某的儿子,女婿,而是,上面这些人是邓稼先的父母,岳父岳母。

再说为什么他可以名利双收——22岁的娃娃博士

出生在书香世家的邓稼先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3岁就认识很多的字,并背诵很多的古诗古文,而更难得是,进入小学初中以后,家人还鼓励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学兴趣和素养,这一切如果顺利,邓稼先可能也会成为他父母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然而在他13岁的时候,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观点和命运,这一天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并且很快占领了邓稼先当时所在的北平,这个初中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国仇家恨”。

当时日本要求当地居民遇到日本巡逻队需要敬礼,邓稼先就故意每天绕路避开这些巡逻士兵。当时要求学校搞庆祝活动,邓稼先当众将日本国旗扯碎,踩在了脚下,年轻气盛的邓稼先对侵略者充满了痛恨,为了避免他被日军迫害,他的父亲在他高中的时候把他送到了遥远的昆明,并告诉他:你以后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祖国有用!

之后,他考入当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顺便说下,这所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超级大学。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的学生证

抗日战争胜利后,22岁的邓稼先被聘为北京大学助教,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看到的那些画面,也清楚地意识到当时的中国虽然抗战胜利了,但是还差一样非常的东西——核武器,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北大的工作,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去学习中国缺少和需要的东西,只用了 23 个月,就以本科学历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此时的邓稼先才 26 岁,所以被称为“娃娃博士”,而这时新中国成立了。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娃娃博士——邓稼先

于是在拿到博士学位九天以后,在1950年8月28日,邓稼先就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回来以后别人问他,你从美国带回来什么了?他说:带了几双尼龙袜子给我爸爸,因为这个东西国内还生产不出来,还有,就是我一脑子的核物理知识。同时他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等核物理论文,既是为中国核物理研究添砖加瓦,也是为了让祖国知道,我,邓稼先,是做核武器的,还做的不错。

这个时候新中国刚成立,邓稼先,一个书香世家,父辈声名显赫的,26岁的美国回国博士可以得到什么待遇?可以拥有怎样的名声,这点相信都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选择为中国造核武器,那他一定是名利双收、而且可能长命百岁的一生!

你做好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准备了吗?——我等很久了!

但所有的一切都从1958年的某一天改变了,核物理专家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告诉他:我们要做个“大炮仗”,这是国家机密,也是个光荣的任务,想请你参加。邓稼先无比清楚这个炮仗是什么,也明白他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但他那一刻只有高兴,因为他终于等到了他这么多年学习的目标,也是他回国的信仰,于是他答应了,从此一生截然不同。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之后一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邓稼先和夫人有了最开始的那一段对话(意思完全一致,略做了调整),而这段对话最后结尾的一句是:“我的生命就献给了未来的工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第二天,一向不喜欢照相的邓稼先和夫人,两个孩子去照了一张照片,这一年,邓稼先34岁,他的夫人许鹿希30岁,而再之后就是28年了。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怎么样,邓老年轻时帅不帅!

后来邓稼先虽然有几次中间回家,但每次都是有警卫全程跟随,并且只能匆匆忙忙说说话就得再次离开,其中有一次邓稼先回到北平公干的时候,许鹿希在路上遇到了邓稼先,看到是他,于是疯狂地去追,但邓稼先只能忍着泪奔跑,将她日思夜想的夫人甩掉,一个人回到荒郊野岭的秘密地点,继续只有核武器陪伴的孤寂岁月。

那个时候,美国的原子弹领导者是奥本海默,大名鼎鼎的世界级科学家,一生荣华富贵,名利双收,领导的手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14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大名鼎鼎的玻尔,费米、泰勒、冯·诺依曼、康普顿。而邓稼先的手下是28个新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并且因为当时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中国根本不能公开他们的存在,他们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世界上消失,所有的成果,论文,功劳,荣誉,甚至包括所谓的诺贝尔奖都和他们没有关系,同样都是原子弹研究,我想当时的邓稼先心里是很明白在中国和美国的区别的,但这是他的信仰,他为之欣喜着!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

它们都在用核弹威胁我们,我们没有怎么办?

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那个时候著名的朝鲜战争正在进行,当时的两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奥森豪威尔都明确扬言无法接受陷入泥潭的朝鲜战争,要用核武器来取得最后的胜利。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在朝鲜使用原子弹,是否使用原子弹由战地的美国领导人决定。被解密的美国绝密备忘录曾经记载:艾森豪威尔提请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以核武器结束朝鲜战争。英法两国举双手赞成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而且不仅仅是西方,后来连苏联都和中国的关系进入了僵局,扬言也要用核武器来教训中国,那时候的中国既见识到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地狱场景,又被全世界主要大国威胁使用核武器,而自己还没有,当时的环境真的是在钢丝上行走,一步走错就是万丈悬崖,所以这种情况下,无论怎样,为了这个国家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核弹我们必须有,而且必须还很好,还必须悄悄的有,不能被人阻止和破坏。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核威胁

也是这个时候,邓稼先开始扛起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拳头,从1958年8月起,邓稼先就担任核武器研究院的理论部主任,后来更是担任院长,是原子弹理论的总负责人,负责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这三大方向的研究。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叫什么名字?

问个问题:大家知道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名字叫做“小男孩”和“胖子”,那知道中国第一颗爆炸的原子弹的代号是什么吗?答案是“596”,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因为他代表的是1959年6月,这是苏联专家毁约的日子。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最开始的原子弹实际上是跟着苏联专家学习的,包括架构模型和大量的资料,邓稼先刚开始负责的其实也是这一部分,就是学习和翻译这些大量的俄文的资料。但是在59年6月的时候,苏联毁约了,不提供所谓的模型,并且撤走了所有的苏联专家,也收走了所有的资料,并且扬言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20年也别想造出原子弹。

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利用留下的老式的计算机,手摇计算机,甚至于计算尺和算盘来计算核弹理论的数值,这个计算量到底有多庞大?举个例子,为了计算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进行了9次运算,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五六个方程,计算出的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带装麻袋堆了一屋子,这就是当时所面对的计算量。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手摇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罗布泊的一声巨响,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拥有了开始对全世界说不的权利。这是苏联专家撤退之后的第5年。是邓稼先离开家人隐姓埋名的第6点,也是这一年,邓稼先母亲病危,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以身作则,视死如归

之后的邓稼先又默默地回到了岗位,继续原子弹的研究,改良,换代工作,当时的他以身作则,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他出现,安装雷管是一项危险程度很高的任务,很容易爆炸,为了安定大家,他就会站在这些安装人员的旁边,陪他们一起,告诉他们我相信你们,你们也相信我设计的流程和工艺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它如此之早地就离开了我们。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和简陋的防护服

1979年的一次试验中,飞机空投下的原子弹伞没打开,导致核弹直接摔在地上,没有发生爆炸,为了检查事故原因,评估是否有核泄漏,必须要找到原子弹外壳碎片,并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当时的邓稼作为负责人,决定自己去现场查看情况,他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原因,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并且对其进行了检查。

当时出来的时候,邓稼先轻松说到:没事了。意思是核弹外壳破裂并不严重,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核放射污染,也不用担心周围的环境安全,但是邓稼先却遭受到了直面破裂核弹的巨大辐射,作为顶级核物理学家的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结果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为了查明原因,他选择了这条能够看到结果的死亡之路。巨大的辐射摧毁了他的身体,并且后面诱发了直肠癌。

病危不敢忘忧国

之后一年,邓稼先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突然怕冷,有时候无缘无故心跳高达120次每分钟,精神也越来越差,但他依然顶着不适继续工作,1984年,中国第2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而他这年已经60岁了,身体已经被癌细胞侵蚀到无法站立的地步。

1985年,邓稼先直肠癌晚期,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北京,这个时候才终于和他的夫人团聚了,这一年,距离他离家的1958年已经是28年了,离开时他是年仅34岁的,博士学位,前途远大,有妻有儿的帅小伙,回来时,他是61岁,头发花白,全身被长时间接触辐射诱发的直肠癌细胞折磨的老人。当时的他躺在病床上,对妻子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生命最后的363天,邓稼先再也没能从病床上起来。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终于和夫人团聚的邓稼先

当时他的好朋友杨振宁前去看望邓稼先,并留下了一张合照,照片中的杨振宁一头黑发,精神抖擞,而只比他大两岁的邓稼先却头发几乎全白,看起来就很老,而且嘴角还有血,因为当时的他全身溶血,血止也止不住,擦也擦不干。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嘴角有血迹的邓稼先和杨政宁

而在病床上忍受痛苦的邓稼先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没有忘记祖国,完成了《群论》等20多万字的著作,并和于敏上书建议中国加快核武器试验速度,避免美国全球禁止核武器,让中国以后再也无法研究,这份建议是如此重要和具有前瞻性,后面评价:《建议书》是邓稼先继原子弹、氢弹、第三代核武器之后,事业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如有来生,我依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遭受到巨大辐射的邓稼先尿液里都有放射性,血细胞的细胞核,被放射线摧毁,都成粉末状了。到了最后的直肠癌严重到不能坐椅子,直肠内长满了肿瘤,要加一个中空的充气圈,如此可怕的辐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结果,而作为医学博士的许鹿希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一步步走向死亡,毫无办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全身大流血,抢救无效死在了许鹿希的怀里,死前对妻子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追悼会

邓稼先这个名字在他去世时前几个月才开始解封,但是依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所以当他回北京治病时,问了接自己去天安门看国庆升旗的司机一个问题: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邓先生,我想告诉你,不止是全中国14亿人,甚至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你的名字,知道你的事迹。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一年前:

杨振宁:“邓稼先,你研究出两弹,国家给了你多少奖金?”

邓稼先伸出2根指头,笑着说:“20块,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

一年后:

邓稼先: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离家是34岁博士,回家是61岁癌晚期,支撑中国站立的骨头邓稼先

邓稼先介绍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我是李将平老师,我想继续为您讲述更多中国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杜鲁门   长崎   英法   中国   书香世家   苏联   核物理   北京大学   直肠癌   荣华富贵   核弹   核武器   原子弹   美国   晚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