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的工作室

你好!我们的工作室

杨老师工作室从龙岩市网站向全市招收名师工作室成员。成员来自武平、上杭、长汀、连城的小学,他们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

杨老师工作室积极主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团结拼搏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工作室里人人做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示范辐射、为热爱小学语文教学、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教师提供学习、研讨的发展平台,为推进“红土书香”教育品牌的构建作贡献。

杨老师工作室在连城县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与连城实小的老师一起听了实小项老师上的《牧场之国》一课,对课进行研讨,而后工作室成员商讨如何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制定个人的三年成长计划。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龙岩市不同的地方,平时交流不易,因此,大家商讨决定充分借助博客、微博、QQ平台进行研究,以打破地域的局限,工作室成员平时在QQ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还进行了分工。工作室每年为成员订教育杂志一份,赠送两本教育专业的书籍,要求每个成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好读书心得,计划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上的外出,轮流在各县开展教研活动。

杨老师工作室确定的研究项目:

1.研究学习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走势和前沿动态。

2.确认课题研究,课题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确定这个课题,主要是考虑到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必须与信息化牵手。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进驻教室,如何尽快地掌握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益,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对于这种研究具有很强时代性,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工作室成员已经两次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杂志社主办的“智慧·互动·成长”活动,分别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窦桂梅的报告和他们及其弟子的课堂教学。工作室的成员平时较少亲临现场看名师上课,听名师报告,因而参加这种活动后,顿觉视野开阔,收获很大。如王菘舟老师的对“文本妙密”的解读,让成员们知道了怎样细读文本,汲取文本精华,进而怎样确定教学目标。而窦桂梅老师的“阅读就是理解,阅读更是发现”的报告,则让成员们明白了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以提高语文素养。

你好!我们的工作室

杨老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研修活动。在活动中,听了两位学科带头人上的两节语文课和由带头人黄剑峰老师及福建教育学院博士鲍道宏教授各一个讲座。黄老师讲的是自己在香港挂职一年,与那儿的老师交流的经历及想法,而鲍教授讲的是文本的细读与多元解读及教学引导。

第一节课由龙岩实小的施笑妹老师上二年级的一节阅读课,课题为《画家和牧童》。这节课的特点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基本功扎实,没有刻意地上出“亮点”,从听、说、读、写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

第二节课由黄剑峰老师根据自己去香港交流一年的体会所上的四年级的一节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课题为《上天的蚂蚁》。从中让成员们感受到大陆与香港语文课的融合,上得很实在,很有启发。黄剑峰老师的讲座,让成员们看到了另外一片的天空,大家深有体会的是,应该向香港同行学习如何在学生的行为细节上做实、做足功夫。

鲍教授的讲座,呈现的是他对文本解读的博学与思考,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通过对“武松打虎”及一些古诗,这是一节让人心情愉悦的名著欣赏课,更是学习如何细读、分析文本,通过分析人物语言,了解体会人物性格塑造的品析文学作品的方法。这是节开拓视野,打开思路,增强学养,针贬教学时弊,切中肯綮的课,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重鲍教授的对古典文学的博学研究之情。

总而言之,参加这类高级别的活动,工作室的成员收获颇丰。

俗话说,光看不练假把式。学习最重要的还是靠实践,工作室始终将让成员在活动中锻炼,作为提高成员教研水平的立足点。工作室安排成员到基层,到各县开展活动,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如工作室到上杭实验小学开展活动,工作室成员为上杭的老师开了二节课,一节由上杭实小的胡乔春老师执教,课题是《草船借箭》,另一节课由连城实小的吴艳萍老师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两节课上的都是五年级的课文。胡乔春老师上的课,让人像看到一位说书人,对故事的情节烂熟于心,整堂课丝丝入扣,预设与生成浑然一体。听这课,仿佛是到了评书场,听了一次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一样,整节课看到的是教师独到的沉稳、大度的风格。对吴艳萍老师所上的课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听课教师说,听吴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语言美、板书美,身姿美,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亲切、自然、灵动的课堂。

有了这次出外活动的经验后,杨老师工作室又组织成员到新泉乡送教,冯臻老师的课亲切、大气,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工作室又与我县张寿长骨干教师工作室一起合作交流,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给两个工作室成员带来了新的交流方式。   

杨老师工作室组织到长汀开展活动,上课的责任由冯臻老师担当。所上的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一课。因为是团队活动,在集体备课中,工作室成员都各自发表了个人的意见。主意大家出,最后拿定主意还是由冯老师自己决定。这节课让听课者最直觉的感受是课上得朴实、厚实、扎实。冯老师在细读文本上,做足了功夫。她不但反复研读了课文,而且还去看了整本的《小兵张嘎》,从而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课堂中的生成多了一分从容、淡定。在课中,冯老师还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在工作室里,杨老师工作室则发挥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根基扎实的特点,在每次活动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传达最新的教改信息,推介最新的教学模式。为成员作课题讲座,让工作室的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研究的中心展开,加速了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谢慧玲老师参加福建省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三等奖,吴艳萍老师在县实验小学的语文教研活动中,独当一面,带领全校的语文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教研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吸引了来自八方的教育同行,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工作室的活动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你好!我们的工作室

谢谢您的关注@杨老师的作文教室 您的阅读与留言是我前行的助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上杭   长汀   龙岩市   连城   工作室   福建省   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   香港   小学语文   课题   文本   你好   成员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