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种种的变化。吃,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重要。一场舌尖上的中国将大家的“吃商”推上了高潮。


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但大家在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同时,吃,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的病都是吃出来的。今天与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吃出来的胰腺炎


一、胰腺炎不容小觑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我消化的疾病,病情可轻可重,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病死率可高达30%。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突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多为短时间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刺激性的食物,会造成胰腺大量分泌胰液和肠壁水肿,造成胰液排除不通畅。


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的长期炎症,改变了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它可以表现为先前受伤的胰腺中的急性炎症发作,或作为持续性疼痛或吸收不良的慢性损伤。慢性胰腺炎时间久了,必转化为胰腺癌。


二、3大恶习助力胰腺炎


1、暴饮暴食


人的消化器官活动是有规律的,暴饮暴食,从胰腺分泌出来的消化液会被突发情况扰乱,无法分泌出过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影响了正常的消化功能,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急性胰腺炎。


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吃多了也会导致肥胖,肥胖往往伴随着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也可以直接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或早餐不规律,受害最深的不光是胃还有胆道系统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胰腺。长时间不进食,第二天清晨充满胆汁的胆囊鼓鼓胀胀,胆汁得不到释放,就像一潭死水,慢慢地浓缩形成结石,从而诱发胆源性胰腺炎。


3、饮酒过量


酒精除了直接对胰腺的损伤,大量喝酒会使胰腺分泌异常、蛋白浓度增高,导致胰腺分泌的管道堵塞,诱使胰酶“提前”激活自我消化,发生胰腺炎。

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三、保胰腺远离餐桌“雷区”


1、先喝汤再吃饭


餐前先喝一小碗汤,可以缓解饥饿,促使消化器官提前分泌消化酶,有助于加快食物分解,避免积食。


2、先吃蔬菜再吃肉


先吃蔬菜后吃肉,更能保护肠胃,避免热量摄入超标。


3、饭后小运动


饭后久坐不动容易影响胆汁酸的重新吸收,增加胆固醇沉积,促使胆结石形成。饭后,站起来,屋子里走动走动,干干家务。



餐桌上暗藏致病“雷区”重症死亡率高达30%!再也不敢这样吃了


急性胰腺炎由于病情发展迅速,10%左右的病人属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死率高达30%,且易发生各种严重合并症。瞧瞧,这哪里是吃饭,简直就是在赌命啊!再不改改就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胰液   消化酶   胰腺炎   胆汁   暴饮暴食   雷区   胰腺   炎症   肥胖   饭后   餐桌   损伤   病情   器官   重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