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煮食物时产生的泡沫,该不该抹去?今天一次性说清楚!


经常做饭的人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煮食物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该不该撇去?有人说不影响,泡泡里都是营养物质,撇去了可惜;也有人说应该撇去,那都是有害杂质不能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这些食物里出现的泡沫,到底是“脏东西”还是“精华”呢,到底该扔还是该保留?究竟该不该撇去,首先从气泡是什么开始说起吧!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煮食物时产生的气泡是什么?


要想知道为什么炖煮食物时会产生气泡,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水等液体产生的使表面尽可能缩小的力,就是液体表面的收缩力。


纯净水表面张力大,液体表面收缩力大,不易产生泡沫;米汤水表面张力小,液体表面收缩力小,容易产生稳定泡沫


在炖煮食物时,食物中的有机物会溶解或分散在水中,减少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不断炖煮下产生了浓密稳定的泡沫。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再一个就是食物中的蛋白质,比如,燕麦煮出的白色泡沫主要是蛋白质。燕麦是一种粮食作物,煮燕麦的时候会在沸水的翻滚下形成气泡。


而骨头汤中的白色泡沫主要是因为烹调时肉骨头中的一些可溶蛋白溶解到汤里,蛋白质产生了起泡作用。


还有一个原因,食物中还存在另一些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高分子物质,能够产生泡沫。


比较常见的就是皂甙,皂甙也是很好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在沸腾、振荡时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像泡黄豆时,出现气泡就是这个原因。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前面提到泡沫是由食物中的有机物组成的,包含了食物中部分脂溶性的营养物质,但同时,可能也有一些脂溶性的“有害物质”。


例如,食物中残留的抗生素、药物、农药等成分也可能趁机进入泡沫。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在担心的一个问题。



这些泡泡可以保留


1、茶泡沫


泡茶时,茶水表面的泡沫含有茶皂素,它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能辅助抗菌、抑制脂肪的吸收。茶皂素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也相对浓郁。喝掉它,对身体没有影响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2、咖啡泡沫


咖啡中能产生泡沫的成分很多,细微的咖啡颗粒能产生泡沫,卡布奇诺中用的牛奶也会产生泡沫,这两种泡沫都可以尽情享用


经常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咖啡的泡沫还是一种视觉艺术呢,可见对身体健康是无害的。


3、煮面、煲粥时的泡沫


煮面、煲粥时产生的泡沫是蛋白质和淀粉产生的,不用费力撇掉。煮面或煲粥时,部分蛋白质溶到水里,加热翻滚产生泡沫,米面还富含的淀粉,能增加水的黏度,汤的黏度越高,泡沫也越多。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这些泡沫还是精华呢,肠胃不好的人、儿童等还会专门吃点儿这些黏度高的米汤、面汤,既有营养还养胃。


4、鲜榨果蔬汁的泡沫


鲜榨果蔬汁的泡泡是精髓!那可是富含水果酶和维生素,都是果蔬汁中的营养成分,并不影响健康。还能改善肠胃、保养皮肤的。


果汁最好现榨现喝,尽快把泡沫喝掉,这些泡泡很敏感,在长时间和高温的考验下很容易失活,最好不要加热,实在要加热的话,温度要低于40℃,才能保留营养。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这些泡泡趁早撇去


1、煮肉的泡泡


我们平时炖肉、炖排骨之前,都会放入沸水中煮一下,这时候你会发现沸水的表面出现很多深色的泡沫。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肉在沸水里翻滚的过程中,脂肪、血管中残留的血液、杂质等物质会进入到泡沫中,尤其是煮肉的初期,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将泡沫撇去


因它不仅会影响食材的口感和色泽,还含有嘌呤和脂肪,长期大量喝容易肥胖并增加慢病风险。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并且这些泡沫还有肉类血管里残留的血液,容易有腥臊味。等到泡沫变成白色就可以继续食用了,因为这时成分几乎都是肉中溶解出来的蛋白质了。


2、火锅中的泡泡


火锅底料或其它食材(如鸡肉、排骨、鳝鱼里有残留血水)存在一些蛋白质分子或其它成分,在高温情况下产生泡沫,泡沫中的这些蛋白质、脂肪,及残留的血水等,既有不好的气味又含高嘌呤、高脂肪、高热量和钠含量都很高,建议不要喝火锅汤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3、可乐、啤酒泡


尽管泡沫是可乐、啤酒的灵魂,但真的很伤肠胃。灌装可乐、啤酒时会压缩并溶解加入二氧化碳,倒可乐、啤酒时的泡沫就是二氧化碳产生的(俗称气泡)。这些泡沫喝多了容易胃肠胀气,引起肠胃不适


另外,可乐喝多了不止伤肠胃,还容易长胖并出现钙流失,还是少喝为妙;过量喝酒会加重高血压、肝硬化、中风等疾病的风险,这个你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爱喝啤酒,每天不超过450ml哦。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不起泡的“秘密”


豆浆含有皂甙和抗胰蛋白酶,在加热到80-90℃时产生大量泡沫,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豆浆已经加热成熟,如果这个时候饮用,很可能引起中毒反应。



建议煮豆浆时看到满锅泡沫,先小火煮到泡沫消失,再继续加热5~10分钟,这样充分煮熟豆浆,皂甙这玩意才会失活,这样的豆浆安全健康,可以放心喝。


豆浆煮熟后如果搅拌、摇晃也会有泡沫,是豆浆中的蛋白质产生的,不用担心可以喝。打豆浆时加一点油继续加热,泡沫就会消失。


煮饭、煮面、炖肉的白色泡沫,是精华还是杂质?到底该不该撇?


说了这么多关于泡泡的问题,你大概也心里有数了,哪些是好泡泡、哪些是坏泡泡,不能一概而论。但要记住的一点是,煮食物时,食材一定要干净,并按科学方法烹饪,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泡沫   表面张力   黏度   炖肉   沸水   气泡   杂质   豆浆   肠胃   蛋白质   液体   可乐   啤酒   泡泡   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