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马未都


(今早看了一篇马未都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受益匪浅,怕以后想看的时候找不到,那么,就把它摘录到这里,不仅自己随时可以看到,或许遇到有缘人,也能一饱眼福~~~)

很多人是不愿意信命数的,以为会一眼望到尽头。其实,命数这件事,更多的是从尽头看往来处。

人生的缺憾,我也有。有人说我特幸福,年轻时买的东西,现在值那么多钱。买到的东西值多少钱,其实跟我没多大关系;倒是那些没买到的,跟我有直接关系。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去上海。上海当时有一种商店叫“友谊商店”,主要赚外国人的钱,但是中国人也能买。我在那儿看到一个碗,很漂亮。当时,商店也认为这个碗是民国时期的仿制品,所以可以卖。碗底贴着一张口取纸,写着编号“55—1964”,大概是1964年进的库。标价多少呢?人民币外汇3万元。那时候提倡争当“万元户”,1万元都少见,何况3万元,还是人民币外汇。

虽然我拿不出3万块钱,但架不住喜欢啊。每回到上海,就先奔友谊商店那个柜台,把这碗要出来,翻来覆去地看,看完还给店员。魂牵梦绕了半年,终于,这碗被别人买走了。那是1988年,我又去上海友谊商店,一看那碗没了,心就凉了,感觉像是漂亮的“校花”被“校草”牵走了。

第二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个碗——乾隆时期的珐琅彩黄地开光胭脂红山水纹碗——拍了792万元,是被一个日本人买走的。从3万元到792万元,短短半年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我何止心凉,连脚心都凉了。早知道是这个结局,当初借钱也得把它买下来啊。

又隔了九年,到了1997年,这个碗重新上拍。那时候日本经济下滑,那个日本人也许是想把碗拿出来变现。拍了多少钱呢?2147万元。几乎是他买价的3倍。

今天如果再把这个碗拿出来拍卖,最低估价一个亿。一个亿啊,曾经就摆在我的面前,让我捧了无数遍,那么多次机会我都没有把握住。但错过就没了,剩下的就是一个故事。

人生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让你满意,你想每一步都踩中点儿是不可能的。

我当年到香港,看见一个金器,喜欢的不行。这个金器,是古人系在马脸上的装饰,叫“当卢”。打个比方,相当于今天那些豪车前面的车标。纯金打造,上面镂刻着花纹和神兽图案。要把这么大一块纯金扣在人脸上,挺狂的;但扣在马脸上,是周、秦、汉、唐时代的重要标志。

看到这个“当卢”是在香港的荷李活道。我说:“这个东西我太喜欢了。”卖家却说:“你喜欢不成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卖了。”“卖了你给我看什么呀?这不拿我开涮吗?”

我问:“那人给钱了吗?”他说:“交了定金。”这就没辙了。

隔了两年,我去荷李活道,遇到那个卖家,又说起那只“当卢”。他说:“你买吗?当初那个人交了定金就再也没来。”我的机会来了。我说:“我能给你钱,但不能给当初他答应给的那个价。”他说:“凭什么便宜给你?”我说:“你去过菜市场吗?上午的菜就贵,放到下午就便宜,塌秧儿了嘛。”

于是,我把价格拦腰砍了一半,答应当时就给钱。那人想了想,仰天长叹道:“可以……”这个纯金“当卢”现在收藏于观复博物馆。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东西不一定是你争来的,是有命数的。如果我当年死追,也没准儿能追来,但要花的代价太大。要相信缘分。我过去常借用古人的一句话说:“过我眼,即我有。”我看到了,就拥有了。知识、机遇,都是无形的财富。古人总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提这话,我儿子就说:“可我现在如意的事连一二也没有。”我说:“那是你不够成熟。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能让你满足的地方,你浑然不觉。”你总是盯住不可能满足你的那些东西,怅然若失。”

我们一定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古人说:“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前半句的意思是,哪怕一屋子人,我也不倚靠谁,我自己能够生存,自己能够面对这个世界;后半句的意思是,屋子里就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不害怕。这话是谁说的呢?苏轼。文豪就是文豪。

——摘自《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金器   命数   文豪   纯金   友谊   日本人   香港   定金   上海   古人   当初   商店   独立   东西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