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室门外,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急诊抢救室门外,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上一个夜班,夜里十一点多钟的时候,120救护车来了。

从救护车上抬下来的是一位五十四岁的男性病人,正在被进行心肺复苏,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120急救医生说赶到现场时患者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家属提供的病史是患者晚餐饮酒后开始上腹不适,几个小时后突然倒地不起。

将病人转运进急诊抢救室后,我发现躺在眼前的病人不仅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甚至肢体冰冷、瞳孔已经散大。

这些足以说明距离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时间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换句话说,病人已经错过了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期。

从经验上来判断,此刻的心肺复苏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甚至只是宣布临床死亡前的某种仪式罢了。

但是,我并不能轻易放弃眼前的病人,不仅是因为还没有达到可以放弃抢救的标准,也不仅是因为患者的家属还没有心理准备,更是因为五十四岁还算是一条年轻的生命。

双手按在病人的胸膛上,看着面色灰暗的病人,我多么希望能够有奇迹可以出现,甚至要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给点反应,来点室颤吧!”

可惜的是,心电监护仪上依旧没有任何自主反应,只要停止按压,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条毫无波澜的直线,甚至连一点粗颤也没有还给我。

隔着急诊抢救室的电动控制大门,依旧能够听见门外家属们的哭泣声,和一些吵闹声。

正在组织抢救的我知道,在门外的世界中一定有人在渴望着我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份好消息。

只要我打开这扇厚重的大门,所要面临的也一定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复杂的情况,或许会有家属不愿接受现实放弃抢救,或许有家属会指责我抢救不利,或许会有家属黯然接受....

可但我真的打开大门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过眼前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死者的妻子和女儿双双跪在地上,双手合拢,口中念念有词,正在为死者祈祷着。

见到我出来之后,家属们一家子围了上来询问情况。

“人已经没有了,再抢救下去也没有意义了,还是准备衣服吧。”

死者的妻子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甚至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而抽泣中的女儿哭着喊到:“以后该要怎么活啊!”

现场一片混乱,死者的妻女已经六神无主了,后续的沟通都是死者的侄儿做主了。

在抢救一个小时后,我不得不宣布了患者的的临床死亡。

家属们没有什么意见,唯一的要求便是等将患者的母亲接过来见“最后一面”后再拔去呼吸机。

我答应了家属们的这个要求,这也是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没过一会,死者白发苍苍的妈妈便在家属的搀扶下来到医院。起初老人家还能够和我说上一句话:“怎么会这么快?”

事实上,对于患者的死因我也不得而知,但从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上来推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最大。

“可能是因为心肌梗死这样的心脏病吧,只有这些病才可能会这么快。”虽然我的话并不太严谨,但这也算是我给老人家的一个交代了。

老人家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又被亲戚们架了出去。


正当家属们为死者擦洗身体研究着怎么穿上寿衣的时候,120救护车再次来到了急诊中心。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凌晨一点钟了,急诊抢救室方才从忙碌之中安静下来。

被送进急诊抢救室的是一位突发昏迷的95岁老年女性,来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叹气样呼吸。

家属说:“就是半个小时前的事情,上厕所回来躺床上就不行了!”

原来患者白天里并没有什么不适,直到半个小时前上厕所后开始出现头晕,躺上床后便很快呼之不应了。

此时的病人不仅指脉氧仅为75%左右,而且血压高达230/100mmHg,而且两瞳孔不等大,右侧肌张力增高。

从经验上来说,导致老人突发意识丧失命悬一线的原因应该是急性脑出血。

“还要不要插管?要不要胸外按压?等稳定一下,还要去做个CT看看情况。”因为这是一位高龄老人,所以是否需要这些抢救操作必须要通过家属们的同意。

几个家属简单商量了一下,拒绝了任何检查和有创抢救措施。

老人的儿子将早已准备好的寿衣放了下来,对我说:”我们的意思就不要搞这些了,你给她挂点水吧,不行了就算了。“

从治病救命的角度来说,积极的抢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眼前的病人是一位95岁的老年女性,就算是有了心跳呼吸也不一定代表着还能有着命,就算是明确了脑出血的情况,家属们又会同意手术吗?

老人的孙子这样说:“就算是明确了情况还能开刀吗?要是以后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怎么办?早晚都要走这一步,不如这样没有什么痛苦。”

说实话,这个理由很真实,也无法让人反驳。

很快老人就要不行了,心跳已经下降到了只有每分钟三十多次了。

我打开抢救室大门再次通知家属,老人的大限就要来了,准备后事吧。

抢救室门外,几个家属聚在一起商量着老人死后该要怎么操办。

其中一个大叔笑着对着另一个大叔说道:“这也算是喜丧了,没有什么痛苦。“

另一个大叔还没有来得及回应,看见我走到了眼前,便快步迎了上来。


就在我对着老人的家属们再次确认放弃抢救的时候,在人群的背后有一幕又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位考虑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的死者家属就瘫坐在几米之外的长凳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怀中搂着抽泣不已的孙女正在仰面流泪着。

瞥见这一幕只需一秒钟,想要忘记却要很长时间。

同样是乱糟糟的急诊中心,同样是生死离别。

一边是不能接受现实哀痛不已的一家,一边却是早已考虑到死亡甚至要办喜丧的一家。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慌忙将眼光从那对祖孙身上撤了回来,又投入到了眼前的谈话签字上去了。


直到凌晨三点钟,这两位死者才陆续被殡仪馆接走,急诊抢救室里才渐渐回归平静。

虽然没有了抢救工作,其他病人也都已安稳入睡,而我却再也难以闭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急诊   喜丧   寿衣   心肌梗死   死者   大叔   家属   老人家   病人   患者   大门   眼前   呼吸   老人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