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现代社会节奏的增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压力也在增大,相较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正在下降,而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却迅速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现今,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3.3亿,且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每年700万人因脑卒中而瘫痪在床,有3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由此可见,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有多强!

目前医学把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统定义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是它的三大特征。

“三高”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诱因,一旦发病,会使大脑头皮的血液供应不足,最终可能导致出现脑梗,半身不遂,身体瘫痪。

除了“三”高以外,心血管疾病的产生还与这些危险因素相关:

吸烟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吸烟有很大的关系。吸烟的量越大,频数越高,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就会越高。吸烟特别是对脑梗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吸烟产生的烟碱会让促进血浆中的肾上腺素提高,促使血小板聚在一起和内皮细胞不断收缩,最终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过量的饮酒

少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但是过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害。

酒精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呈正相关的关系。日常酒精摄入量如果超过50ml,f发生就会增大心脑梗死的危险性。过量的酒精会增加血小板,血流调节不畅,从而诱发心律不常、“三高”等。

糖尿病

糖尿病是威胁心脏及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慢慢的也会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例如出现脑梗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的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的硬化等病症。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其他因素

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在此提醒,一旦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要当心心脑血管疾病:

①心悸

心悸是心脏病初期时伴有的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常感觉心跳不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医生检查时也会有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②胸痛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为心绞痛、胸痛,主要特征为胸骨后的压迫感或紧缩性痛,持续时间大约3~5分钟。与心绞痛性质较为相似,但历时长,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可达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急性心炎的胸痛多在左前胸,与体位有关。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③呼吸困难

胸部各种器官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并且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会有一个慢慢的发展过程,带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④水肿

所谓水肿,简而言之是指大量的液体在人身体中的不同间隙中聚积。而心脏性水肿常从下肢开始,早期主要出现在日间活动后,晚间休息后消失,此与直立时下肢静脉压增高有关。如果长期卧床,患者的水肿则发展至骶部和背部,水肿也会呈现出凹陷性。

晕厥

是由于-时性广泛的大脑缺血、缺氧,引发的神经中昏厥枢系统暂时性的功能障碍,从而产生一种突发性的、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的临床病征。在发生晕厥前患者常常会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表现。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专利,身体出现5个信号,可能是疾病来敲门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依旧为老年化模式,这种病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了!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都会发生一系列进行性的不可逆的衰老性改变,心血管系统的功效能在降低,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也逐步的降低,从而更易罹患心血管系统疾病。

了解心血管系统老化的基本特征,对于了解和处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增龄导致的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化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变化有时常常混淆在一起而难以区别。所以,在此提醒老年患者,一旦出现上述5种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切不可简单地应对、麻痹大意!

本文由杏林赤子梁发俊发布,2011年11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胸痛   冠状动脉   心绞痛   心血管病   血小板   心律   脑血管   下肢   发病率   水肿   心血管   老年人   酒精   心血管疾病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