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兴趣爱好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家长可能忽略了这3点

最近,姐姐又在为孩子犯愁,她家四岁的大宝死活都不愿再上跆拳道兴趣班,这已经是他中途放弃的第五个兴趣爱好了。


从画画、书法到围棋、轮滑,再到如今的跆拳道,每次都是孩子积极主动的要学的,可每次又都坚持不到最后。


“都说兴趣班一定要挑孩子自己喜欢的,我都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了,为什么还是学啥啥不成呢!”


说起此事,姐姐满脸困惑又忧心忡忡。


也许,这就是当下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普遍困境:家长全力投入,孩子“三分钟热度”。


育儿专家黄静洁曾在《父母的格局》一书中说道:“让孩子坚守自己的兴趣比发现兴趣更难。”


在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上,家长光行动支持不行,还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智慧。


01

发掘孩子的兴趣,教他学会坚持


知乎上关于“孩子表示不喜欢兴趣班了,我应该鼓励他坚持,还是让他放弃?”的问题,其中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有兴趣→没兴趣→逼着学→成习惯→有兴趣


还特意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在前两个阶段就向孩子妥协,轻言放弃,因为任何兴趣的学习,只有一直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孩子对兴趣爱好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家长可能忽略了这3点

孩子对兴趣爱好为何总是“三分钟热度”?家长可能忽略了这3点


美国心理学家托德·瑟顿曾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这样说道:


“让孩子上钢琴课、参加体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或者足球神童。当孩子学会自己练琴一个小时或者长跑 15 圈的时候,他就开始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了,他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会按时做功课的学生。”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不仅是让孩子在未来发展中多一技傍身,更是要他在不断学习中获取更多可以战胜苦难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并保护他的兴趣,然后教他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会坚持。


02

坚持不可盲目,否则孩子更易放弃


在网上看到有家长发帖求助:


“我家孩子从5岁开始就非常常喜欢钢琴,刚开始他可以连续2个小时练琴,都不觉得厌烦,但最近我发现他开始变得沮丧,甚至觉得弹钢琴实在是件很苦的事,好几次想要放弃,怎样才能让他继续坚持?”


其中一个回复让人印象深刻:“孩子对世界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虽然喜欢钢琴,但你并不知道他喜欢钢琴的什么,是手指按压琴键的感觉,还是它发出的音乐旋律,如果是后者,你又如何确定他真正喜欢的是钢琴而非音乐?既然不确定他真正的热爱,又如何让他继续坚持?”


回答一语中的,教孩子学会坚持很有必要,但前提是一定要确定孩子是真的喜欢。



曾看过一则新闻,重庆沙坪坝区一名6岁女孩拨打110报警求助,因为自己不想去兴趣班被母亲打了。


原来,女孩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妈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便趁着暑假给她报了钢琴、舞蹈、书法三个兴趣班,刚开始女孩因好奇按时去上课,没多久就因为不喜欢而不愿再去。


这次便是因为到了学钢琴的时间,妈妈再三催促依然不见女孩行动,情绪失控之下,便动手打了她。


古人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当孩子想要放弃时,家长要做的是暂时停下来想一想,想想孩子放弃背后的原因和需求,而不是自以为是,一味盲目的要求他继续学习。


03

聪明的家长,会先弄清楚这三点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与理查德·瑞安在1970年曾提出“自我决定理论”,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就必须同时满足的三大心理诉求:


自主感、胜任感,以及需要感。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想在不盲目的情况下让孩子对一个兴趣爱好从一而终,就必须要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孩子是否拥有自主权


家长只有把兴趣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孩子手中,孩子才不会因逼迫而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自己曾喜欢的事。反而会慎重对待自己的选择,在学习中发挥自主能动性,不轻言放弃。


2、是否符合孩子年龄、性格


很多兴趣爱好都有学习的适龄期,比如因为手指发育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钢琴的最佳始学年龄是3至5岁,小提琴是5-6岁,而因为想象力和表现欲高的特点,孩子2至3岁就可以学习绘画。


当然,除了年龄,还要考虑性格,你很难要求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去对性格外向孩子感兴趣的事坚持不懈。


如果忽略了孩子这些现实的年龄和性格特点,随便为孩子安排兴趣班,孩子会中途放弃就变得理所当然。


3、在学习中孩子是否获得了成就感


同事小君的儿子有段时间爱上了画画,经常模仿着书本上的插图自己画,然后拿给爸爸妈妈看。


当小君想要帮儿子报绘画班时,却突然发现儿子不喜欢画画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把新画的画拿给同学看,却被说画的不像又丑,受到打击的他表示以后再也不画了。


在兴趣爱好的学习中,家长应时时鼓励孩子,对于他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必要时甚至可以给出相应的奖赏。


如果孩子能在某件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他便更加有动力和毅力坚持下去。


有调查发现,在中国,除了吃穿上的日常开销,63%的家长把钱花在孩子的课外兴趣爱好班上。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几乎已经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然而,家长只重视孩子兴趣培养方面的金钱投入明显不够,还应做到身体力行,在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广泛发掘孩子的兴趣点。


父母耐心引领,孩子才能毫无压力的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坚持学习,发现其中的生活真谛和成功密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托德   家长   孩子   自主权   热度   盲目   钢琴   性格   儿子   年龄   兴趣   父母   妈妈   发现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