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前几天,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一段视频火了。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从小就被称为“神童”的丁教授,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本科就读于北大,后进入哥大深造,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妻子也同样毕业于北大。


但他的女儿,却偏偏像是完美避开了夫妻俩的学霸基因,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开始老师说,女儿学习跟不上,有各种问题,我焦虑到睡不着觉。我跟妻子都是北大的,智商都不低吧,每次教她做作业,我真是......”


说起对女儿的教育过程,丁教授表示一言难尽。


采访中,被问及“作为北大教授,您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平庸的小孩吗?”


对于这个问题,丁教授最终坦言:


“完全接受,必须接受,认清楚这一点,对谁都好。”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这番揉杂着不甘,无奈,释然的感慨,想必也是很多焦虑的父母们的心声。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01 对孩子的过度

期待,是一种虐待


曾经有一个关于追踪所有哈佛医学系毕业生成就的调查研究发现:


历届成绩杰出的学生,也就是每届前五名,几乎都是一般城市医院的主任或是开业医师(开业医师是指取得医生从业资格,自己开办诊所的医生)。


后来成为医学界重要人物的,跟他在医学院表现最有关系的因素,反而不是成绩。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成绩好坏并不代表孩子的未来如何,而孩子用尽一生力气只过上平凡的生活,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但很多中国父母,对这一点很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少有父母明白的是,期待其实是一个对心灵健康有着风险意味的词语。


合理的期待,可以推动孩子进步,取得成功,突破自我局限,是有益的。


但超出一个人内心承受和个人能力范围的期待,则会让被期待的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压力和焦虑之下。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逼迫”自己一定要达成父母的期待,但如果孩子一旦无法实现这种期待,便会陷入一种强烈的内疚和自我否定中。


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待,会引发压力,内疚,自责,不仅无法给孩子带来什么快乐和进步,反而会引发很多情绪和心理问题,让孩子不得不处于一种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解脱。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即便有孩子实现了父母的“过度期待”,带来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也会是以伤害自己的心灵健康作为代价。


这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心灵虐待。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02 不试图控制孩子人生的父母,

才能守住亲子之间的界限


被称为“乒乓球女皇”的邓亚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困惑的是,我孩子为什么不像我?”


但网上另一位妈妈却说了跟她相反的话:


“可能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就是不如其他人,但现在想开了,正因为这样孩子才独一无二,不必把孩子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


孩子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呵护的,而不是为了让他变成父母心中的优秀者而去试图改变。


邓亚萍想让孩子未来像自己一样成功,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性差异,而他自己走出来的路就未必不是成功。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新东方教育创始人俞敏洪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跟妻子各种严厉的要求相比,就显得比较心平气和。


所以,孩子即使分数考得很差,也愿意和父亲交流,因为他们知道,父亲不会动辄对他们进行谩骂。


对父母来说,不试图干涉和控制孩子的一切,才会收获他们的亲近和信任。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如果说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停车或是逆向行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轻则造成交通堵车,严重则导致交通事故。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仔细想想,教育孩子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如果父母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守住合理的界限,履行职责,却试图控制孩子,带来的伤害可想而知。


父母不越位,才是守住亲子界限的前提。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03 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心理专家李玫瑾的女儿在高考前很痛苦,怕考不上对不起妈妈。


李玫瑾对孩子说:“没事孩子,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因为她觉得:人生在世,一定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成功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如果只有考好分数,上好的学校才算是成功,那也挺无趣的。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房地产大商冯仑说:“完整的人生是个人喜欢的人生。”


深以为然。


北京凉子访谈曾采访过一位女生,她的父亲为了她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努力把她从贵州山村送到上海读书。


而上海去年出了一个政策,对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师大,4所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开放户籍,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


多少人都渴望的上海户口,但在这个女孩看来,却并不觉得这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想要达成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可以不妥协,也可以不将就。


拥有“认命”父母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只有在这样父母的帮助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路上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普通”:父母认命,孩子才是真幸运


以宇宙为尺,我们都是尘埃。以历史为尺,大部分人连尘埃都不算。


被父母推着走的孩子,终有一天会走出象牙塔,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无论未来的生活非凡还是普通,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人生。


接受孩子的平庸,是我们作为父母在人生发展的某个阶段会遇到的一个心理危机,克服它,才能陪孩子更自在地成长。


孩子生来有自己的路要走,从来没有义务顺应父母的期待而活。


而你,准备好接受孩子的普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北大   教授   女儿   父母   孩子   这一点   上海   界限   守住   焦虑   幸运   妻子   父亲   成绩   期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