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冠状动脉为心脏自身提供血氧供应,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冠状动脉内狭窄、闭塞,都会导致心肌缺血,临床上表现为心绞痛,严重的心肌缺血造成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死亡。在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有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列举如下六点:1、控制血压;2、控制血糖;3、控制血脂;4、严格戒烟;5、定期体育活动;6、控制体重;7、适量饮酒。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冠心病危险因素

1、控制血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和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在40-70岁的人群中,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者舒张压每升高10mmHg,他们的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会增加1倍,稳定、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通常将目标血压控制在130/90mmHg以下合适。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B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等。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积极控制血压

2、控制血糖

血管的损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血糖的升高和不稳定可以加速冠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并且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常常为弥漫性、多节段的病变,药物、介入、搭桥手术的效果都相对较差。目前常用的降糖药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酰脲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PP-4酶抑制剂等。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监测、控制血糖

3、控制血脂

血脂的血液循环中以脂蛋白形式存在,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等密度脂蛋白(I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这些脂蛋白中,每种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目前研究明确低密度脂蛋白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所以在检查报告的判读时,要特别注意LDL。另外富含甘油三脂的脂蛋白如乳糜微粒和VLDL本身不具有导致粥样硬化的作用,但是他们脂解后的残粒可能导致粥样硬化。血脂的控制可以从饮食、药物、运动等多方面着手。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低密度脂蛋白(LDL)会导致粥样硬化

4、严格戒烟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有严重的危害,这种危害与吸烟的量和持续的时间正相关。与不吸烟的人群相比,首次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提前10年,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增加7倍。同样在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当中,吸烟的患者比不吸烟的患者再次狭窄率高1.55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发生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1.76倍,发生陈旧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08倍,猝死的相对风险身高3倍以上。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吸烟与心血管时间息息相关

5、增加运动量

定期的体育活动可以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危险,一项关于不同职业中冠心病的发病率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中明确提出那些久坐的职业人群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和那些有一定体力活动的人群相比,发病率增加1倍。适度的体育运动的人群冠心病死亡率可降低60%。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增加运动量

6、减重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人群中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指数人群,尤其以腹部脂肪增多为主的腹型肥胖产生冠心病的危险性较大。

如何远离冠心病?医生提醒:改变这6点可改变的因素(不止三高)

腹型肥胖

以上因素是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生活方式等控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如果能够积极的控制,那么冠心病的发病率会下降很多很多。那么还有限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比如年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性别(男性明显发病率高于女性)、遗传因素(冠心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冠心病   阻滞剂   因素   脂蛋白   心肌梗死   受体   发病率   血糖   血脂   血管   血压   药物   患者   心脏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