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本文由160健康研究所(WX:ZX91160)编辑部原创

大家好,我是所长。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教育问题。

假设你的孩子因为在学校调皮被请家长,你会怎么办?

相信很多家长的选择都是:当面赔不是,回家再教育。

当然,也不乏当众大发雷霆,恨不得将小孩就地正法的父母。

01

这种“教育”,给孩子判了死刑


9月17日,湖北武汉,江夏一中一名初三男生跳楼身亡。

当天下午,14岁的张某锐和两个男同学在教室里打扑克牌。班主任发现后,便把三名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配合管教。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从监控中可以看到:

视频开始,在走廊罚站的张某锐背靠墙壁,头低垂着,可能站得累了,双腿微微向前弯曲。

很快,张某锐的母亲怒气冲冲地走了过来,上来就是两巴掌。张某锐被扇得连连后退。“脸面丢光”的母亲还不解气,一把掐住了他的脖子,把他抵在墙上。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这时,班主任上前劝解张某锐的母亲。在离开之前,母亲还重重地用手推了他的头。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发泄之后,母亲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张某锐一个人在原地反思“罪行”。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静默了三分钟后,张某锐转身翻过栏杆、一跃而下,结束了他14年的人生。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从被扇耳光、掐脖子到跳楼,仅仅过去了三分钟。而在这三分钟里,他往楼下瞥了一眼,往母亲离开的方向望了两次,好像回顾完了整个人生,又好像在无声地宣告:离开人世这个决定,他是认真思考过的。

当众羞辱、家庭暴力,这一切都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

在同学和老师的注视下,母亲将他的自尊心扯得稀烂,丢在地上,再用脚尖碾碎。这对她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挽回面子的“家庭教育”,在全校人面前证明她“管教有方”。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无异于尊严被当场判处死刑。

我不敢想象,这是张某锐第几次遭受这种暴力,以至于他在被掐脖子时那样冷静。或许,对母子俩来说,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事后,很多人都在惋惜:“傻孩子,你不该用生命去报复。”

可这世间,连给与他生命的妈妈都不再是他的依靠,他又能依靠谁呢?

他只有生命了。

当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死亡便可能成为最后的归宿。

成年人在意的无非就是那张脸面,但回过头来想想,面子会比命还重要吗?

你要的面子,孩子也要。你有的尊严,孩子也有。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只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听话就打,不顺心就骂。

可是,孩子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被尊重,也应该被尊重。

02

现在的孩子,更脆弱吗?


这件事,让我想到一年前那个跳桥自杀的少年。

去年4月,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冲出车门,翻过桥边的栏杆,一跃而下。

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口角,他被老师请了家长。母亲在接他回家的途中,不断责骂,两人将“战火”延续到了车里。少年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选择了轻生。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相似的举措,相似的剧情。没有人从悲剧中吸取教训,而是一遍又一遍重蹈覆辙。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问:为什么现在的小孩那么脆弱?

他们并没有比较脆弱。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在进入青春期后,驱动情绪产生的大脑边缘系统在快速发育,而负责提供合理判断和冲动控制的前额叶皮层神经网络,发育却慢了半拍。这时候,他们总是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很大。

不过这都是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青少年的承受能力低于成人。

和身体器官一样,孩子的心理也是需要发育的。每个人的心智发育速度都不一样,就像长高,有快有慢。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心理状态不仅包括家长所看中的智力,还有性格、认知、情感、意志、态度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只有每个方面都正常发展,孩子才能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青春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引导。“叛逆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如果这时孩子出现了偏激、厌学、厌世和抑郁的倾向,家长们应该及时带TA看心理医生。

他们真的比我们脆弱吗?不是的。只是大家都忘了,我们也曾是孩子。

在张某锐事件中,评论里有一条高赞留言:“他很勇敢,他做了我小时候不敢做的事。”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扪心自问,有多少大人在赌孩子心里的那个“不敢”?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而今,比悲剧更悲剧的是,当一个个打了胜仗的孩子成为大人,他们竟忘却了从前的“两败俱伤”,只顾着炫耀鲜血淋漓的战果。他们,再也无法和少年人共情,转而成为了深渊里的巨龙。

03

有多少父母,学不会和孩子相处?


一个又一个孩子自杀后,评论里对孩子的讨伐随处可见:

“怎么这么脆弱?”

“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惹不起,打不得骂不得。”

“心理素质太差了!爸妈白养你那么大了!”

“这样的孩子死了也好,对谁都是一种解脱。”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打人事小,寻死事大。这就是中国家长的双标。

从这些评论中不难看出,动辄打骂孩子、罔顾孩子想法是中国家庭的主流教育方式。

自古以来,中国奉行的都是挫折教育。只不过,发展到今天,挫折教育已经变味了。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让孩子认识到生活充满变数,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意志坚强才能笑到最后。

而很多家长却望文生义,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多地经受挫折和苦难,承受多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没有挫折,制造挫折,也要让孩子备受打击。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有的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压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过分自信,一定要不时敲打敲打他,让他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保持谦逊的姿态,哪怕自卑一些也可以,这样就不会在失意时一蹶不振了。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而这种教育方式,是完全错误的。一味的否定,会让自卑伴随孩子的一生。

大人们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明白我的苦心了。”

可你们又何曾想过,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地长大的。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人。人人平等,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

想要别人家的小孩,先学会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04

我们该如何跟孩子相处?

成功的父母和教育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

遇到问题时首先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撇清责任;解决问题时对孩子无痕地引导,而不是粗暴地改造。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就拿朋友的亲身经历来说。

她5岁时,刚上一年级,暗恋她的班长。小小年纪的她并没有避讳,在妈妈来接她放学时,还偷偷指给她看。

妈妈见了,没有责骂她早恋,也没有当作玩笑调侃,而是夸赞道“这不是你们班考第一那个男娃娃嘛,我女儿眼光不错嘛”。

后来,每逢她背书想偷懒,她妈也不生气,就搬出暗恋对象——班长,“听说你们班班长学习从来不怕辛苦,人家真的好优秀”。

朋友听了跟打了鸡血一样,两年后还当上了副班长。

同样是5岁那年,她第一次偷钱。

因为技术太烂,当天就被她妈发现了。

东窗事发后,等待她的不是打也不是骂。她妈很严肃地问:“你为什么拿妈妈钱?”

从没见识过妈妈生气的她,急得快哭了:“我想买个新书包,可是我没有钱。”

“那妈妈的钱是偷拿别人钱得来的吗?”

“不是,是辛苦赚来的。”

几天后,妈妈列了一份工资清单。洗碗、拖地、煮饭都能可以赚到两三毛钱。不等第二学期开学,她就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那个书包。

谈及往事的时候,朋友非常感谢她的妈妈:“她对我的教育,完全基于对一个平等独立的人格的信任和尊重。我很感激,也深知自己的幸运。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眷恋,拥抱着她的爱,我知道我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孤立无援。感谢她,用她的温柔和理解,让我拥有了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14岁少年跳楼自杀:“妈妈,这条命还给你!”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底气,而不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感到畏惧。

发自内心地爱TA。不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而是要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法,你想怎样被爱,就怎样爱TA。

表达爱的方式可能因人而异,但爱会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唯一答案。你要让对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站在他那一边。

愿每个孩子都因爱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妈妈   脸面   中国   人格   挫折   脖子   意志   悲剧   面子   脆弱   家长   父母   母亲   少年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