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奠定了我国的版图?如果没有清朝,新中国可能没有这六个省

对我国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封建王朝,有秦朝、汉朝、唐朝、元朝和清朝,但是对今天我国的版图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清朝。我们今天的主流观点是清朝奠定了新中国的版图,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土,现在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但是,如果没有清朝的贡献,新中国可能没有这六个省。为什么这么讲?本文从这六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别展开讨论。

清朝全盛疆域

一,新疆自治区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份,占地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的六分之一。对新疆进行过有效管辖的朝代当属汉朝、唐朝和清朝,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言非虚。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唐朝在新疆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玄宗还安排了一个碛西节度使,管理两大都护府。可惜的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王朝在此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失去了对新疆的控制。1759年,清朝再一次收复了新疆全境。清朝末年,左宗棠率军西征,新疆再次回到祖国怀抱。

新疆地图

二,西藏自治区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占地12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在古代的高光时刻,当属吐蕃帝国时期。吐蕃帝国和唐王朝分庭抗礼,超过了二百多年。到了元朝,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明朝对于西藏的管辖,仅仅停留在名义上,其对西藏的控制程度远远达不到元朝的水平。明朝末年,西藏重新被蒙古族完全控制。

康熙晚年,康熙派大军,击败了在西藏的准噶尔汗国军队。清朝收复了西藏,雍正和乾隆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设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驻军,清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对西藏的统治。近代史上,赵尔丰和尹昌衡等人努力平息了藏区的动乱。民国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度,远远不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和平收复了西藏。

西藏自治区

三,青海省

青海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在全国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排名第四。青海省内水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华水塔”。仅仅从水资源这一块来看,青海对我国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青海在唐朝时期属于吐蕃王朝。元朝时期,青海和西藏同时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明朝初期, 于是在青海东部设置河州、 洮州、 西宁、岷州四卫,但是长官没有汉人官员。

明朝没有真正地控制青海,明末清初,青海被和硕特汗国统治。康熙晚年,清兵出兵收复了藏区,青海再次归属中央的管辖。雍正派兵评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巩固了对青海的统治。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打败了马家军,收复了青海。

青海省地图

四,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西藏,排第三名。内蒙古和中原王朝的历史渊源颇深,早在春秋战争时期,历代王朝就开始了对内蒙的统治。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只有元朝和清朝实现了对内蒙古的完全控制。明朝对内蒙的统治,也是通过卫所这种军事制度来控制,随着明朝军事实力的衰弱,内蒙还是蒙古族的地盘。

皇太极时期,清朝完全控制了内蒙古,内蒙古再一次完全纳入了我国版图。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政府为了保卫内蒙,把内蒙分成了几块,分别属于绥远省、察哈尔、热河、宁夏和黑龙江。建国之后,才逐步恢复到了如今的内蒙行政区划。

内蒙古地图

五,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历代中原王朝开始对东北的统治,要从唐朝时期才逐步开展。后来的辽国、金朝他们的大本营就在东北。明朝在东北设立了几百个卫所,前期对东北的统治也十分上心。但是,从明宣宗开始明朝的势力逐渐南下,仅仅统治辽东半岛一带。清朝的崛起,让我们实现了对东北的统治,皇太极时期,清朝就已经占领了整个东北,包括外东北。康熙时期,通过和沙俄签署《尼布楚条约》,我们在国际法上确立了对东北的统治。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晚清丢掉了外东北。光绪年间,清朝才正式在东北设立了东三省。解放战争开始以后,我们逐步接管了东北,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还是保持三个省的建制。如果没有清朝,我们在东北可能只有辽宁省。

东三省

后记:

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在亚洲这块土地上,大清帝国强势崛起,碰到了远道而来的沙俄帝国。清朝在统一内地之后,在于沙俄的较量中,完成了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主要就包括东北、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本文提到的六个省级单位,就在清朝后来控制的这些边疆地区之内。综上,如果没有清朝,新中国可能没有上文提到了六个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沙俄   清朝   内蒙   明朝   王朝   青海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版图   新中国   时期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