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上海解放,一老太穿军装求见陈毅,开口就问:我来找儿子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红旗飘扬在上海滩各条街道,标志着这个全国最大城市重回人民怀抱。

上海解放后,解放军三野司令员陈毅上任上海市长,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他要指挥部队追缴残敌、特务,一方面还要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经济生产,同时,陈毅作为三野首长,每天都会接待不少来部队寻找亲人的百姓。

这天,陈毅刚送走了一批寻亲的群众,秘书又来报告说:“首长,门外站着个小脚老太太,点名要见您。”

陈毅听后心想,这恐怕又是来寻亲的,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这位老太太就在警卫的搀扶下走进了办公室。老太太很倔强,一边迈着小脚向前挪动,一边告诉警卫:“小同事,我也是当兵的,不用你扶。”

陈毅闻言立马抬头查看,顿时吃了一惊。为什么呢?原来,老太太身上穿着一身黄色军装,仔细一打量,竟是兄弟军队四野的军装。陈毅有些疑惑,四野主力正南下作战,不在上海,老太太是怎么找过来呢?

老太太见到陈毅,神情没有丝毫紧张,敬礼说道:“我是四野被服厂的连职干部,来找儿子的。”

陈毅连忙招呼老太太坐下,让秘书沏茶,然后缓缓问道:“大嫂,你儿子是哪个呀?”

蔡群帆,38年入伍。”老太太不紧不慢回答说。

陈毅听后,只觉得这个名字十分耳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是谁。这时,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嘱咐秘书接待老太太,自己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陈毅又回到办公室,兴奋地告诉老太太:“大嫂,你儿子找到了,马上到上海!”

原来,老太太要找的儿子,正是后来的少将蔡群帆将军!

蔡群帆

连遭厄运,送儿参军

1915年,故事的主人公蔡群帆在上海的一个工人家庭出生了。他的父母是浙江人,年轻时来上海闯荡,生下了两个儿子,小儿子正是蔡群帆。

蔡群帆的母亲杨凤珠,本来是大家闺秀,爱上了家乡的穷小子,漂泊到上海当了一名刺绣工人。然而命运似乎故意和这个单纯善良的女人过不去,连连给她致命一击。

大儿子刚5岁的时候,就身患重病夭折了。更悲催的是,杨凤珠夫妇为了给儿子看病,欠下了不少债务。为了还债,杨凤珠加班加点工作,丈夫在打工之余,也拉起了黄包车。

蔡群帆6岁时,眼看家境有所好转,父亲却劳累过度,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儿子、丈夫的先后去世,给杨凤珠造成极大打击,好在娘家人愿意帮她一把,给她介绍了一个40多岁的茶庄老板,想让她改嫁。

可是,杨凤珠拒绝了娘家人的好意,一家四口只剩娘俩,她嫁到别人家,小儿子蔡群帆受委屈怎么办?思来想去,杨凤珠决定孤独一生,独自抚养儿子长大。

杨凤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日没夜做手工活,供儿子上了上海当时的名校——法国教会学校。蔡群帆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他深感母亲不易,为了节省电费,晚上守在门口的路灯下,辛苦读书。

“九一八”事变后,蔡群帆受革命浪潮影响,参加了学生运动,被学校勒令停学。蔡群帆以为母亲会大发雷霆,母亲却告诉他:“好孩子,没有国哪有家,你做得对!”

就这样,蔡群帆在母亲的支持下投身革命,并于1938年参加了新四军。出征的时候,他跪在母亲面前道别,问母亲:“儿子要上前线打仗,家里就剩母亲一个人,您怎么不拦我?”

杨凤珠泪洒当场,将厚厚的围巾披在儿子身上,嘱咐道:“儿子参军,当娘的只感到光荣,去吧,娘等着你戴勋章回家!

不负重托,11年后返乡探母

参加新四军后,蔡群帆不负母亲期望,成长速度极快,参军不久便光荣入党。1941年,在新四军首长的安排下,蔡群帆率领130名新四军战士来到浙东,开辟敌后根据地。这里离上海不远,但由于战事紧急,他连回家看望母亲的时间都没有,遗憾别过。

不久之后,相公殿战斗打响,蔡群帆两次设伏,歼灭日军20余人。这场战斗虽说算不上大战,但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更被浙东百姓誉为“三北”抗战第一战,大大鼓舞了民众坚决抗日的决心。

对于浙江百姓来说,新四军金萧支队名头响亮,杀敌无数,蔡群帆正是金萧支队的首任队长。从1943年底到1945年年初,蔡群帆率领金萧支队与日伪军作战百余次,歼敌2000余人,部队也发展到近2000人,为抗战立下大功。

解放战争打响后,蔡群帆被调入华野一纵,以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多场大战。上海解放时,他留在三野,担任20军参谋处长。从参军那年开始,蔡群帆就在陈毅麾下效力,陈毅听这个名字耳熟也就不奇怪了。

上海解放后,三野20军驻扎在上海南区,执行警备任务。时隔11年重回上海,蔡群帆立马想到了独自守在家中的母亲,向军长刘飞请假回去探望。刘飞答应得很爽快,还给他下了任务:“在家多住几天,陪一陪母亲!”

回家的路上,蔡群帆心情忐忑,十多年没见,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做工,有没有老了许多。然而当他来到家门口时,却发现大门紧闭,铁锁上锈迹斑斑,像是长时间没人住了。

蔡群帆焦急万分,连忙向邻居打听母亲的下落。邻居黄大爷告诉他:“你妈早在三年前,就被人接走了。”

是谁接走了母亲?母亲是否安全?蔡群帆失魂落魄,回到了驻地。他刚回去不久,就接到军长刘飞从军管会打来的电话:“别来回跑了,你娘到陈老总这里找你来了!”

母子相见,母亲已是四野连职干部

原来,蔡群帆参军后不久,上海党组织为了杨凤珠的安全,把她转移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来到山东后,杨凤珠没有闲着,主动做起了支前工作,为八路军做军服、纳军鞋,做了不少贡献。

抗战胜利后,杨凤珠跟随部队去了大连,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正式参加了解放军。此后四年时间,杨凤珠留在被服厂工作,还当上了连职干部。

1949年,杨凤珠随四野大军南下,战平津、进军湖南。这年6月的一天,她获悉上海解放,上海市长正是新四军军长陈毅。想到儿子当年参加新四军,她便动了回上海找陈毅,帮忙寻找儿子的念头。

好巧不巧的,陈毅接待老太太时,20军军长刘飞正在军管会汇报工作。陈毅觉得“蔡群帆”这个名字耳熟,又想不起是谁,于是将刘飞找来询问。这一问才知,蔡群帆就在20军当参谋处长。

陈毅得知后十分兴奋,忍不住感慨说:“都说老子英雄二好汉,我看是母亲英雄儿老汉才对!

此后,陈毅安排秘书,开车护送杨凤珠去20军驻地。时隔11年,这对母子终于相见了。

蔡群帆见到母亲,当场泪流满面,讲述起了自己参军的经历。得知儿子当了“大官”,杨凤珠高兴得合不拢嘴。更让她欣喜的是,儿子还娶了个浙江媳妇,好事成双了。

蔡群帆和妻子王苏菲

抗美援朝归来,母亲已逝

蔡群帆军务在身,不便挽留母亲。杨凤珠作为革命军人,也体谅儿子不易,决定住回老房子,等儿子回来。遗憾的是,母子俩这次见面,竟是最后的诀别!

1950年11月,蔡群帆担任志愿军9兵团第20军60师参谋长,随部出征朝鲜。他走前的一个月,妻子王苏菲在浙江老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后,担任20军党委秘书的王苏菲也奔赴朝鲜,将儿子留给娘家照顾。

12月13日拂晓,在60师医疗队接治伤员的王苏菲,看到一位军官拄着木棍走了进来。她连忙上前搀扶,习惯性地问道:“同志,你哪里受伤了?”

来人慢慢拉下帽子,王苏菲抬头一看,才认了出来:“群帆,怎么是你!”夫妻俩认出了对方,撒下了一行清泪。

1952年底,王苏菲在志愿军总部的安排下回国。她没有立即回浙江老家,而是直接去了上海看望婆婆。然而此时她才得知,婆婆杨凤珠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1954年春节,已经升任60师副师长的蔡群帆载誉归来,回到了上海老家。得知母亲去世,他噗通一声跪在遗像前,嚎哭不止,任凭妻子如何劝说也不起来.......

1955年,蔡群帆被授予大校军衔,9年后升少将。他和母亲杨凤珠的感人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浙东   上海   儿子   军长   耳熟   老太   军装   浙江   老太太   四野   秘书   母亲   陈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