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参谋总长仅44天,桂永清突然暴亡,蒋介石却下令:不准调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54年8月11日,中国台湾首任省主席魏道明,在结束长达6年的海外考察归来后,特意大摆筵席,邀请来国民党一众高官政要。

晚宴上,众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不管是否有人心怀鬼胎,至少表面气氛甚是融洽。

可不料散席后不久,竟传来桂永清暴毙身亡的消息。一时间,震惊朝野。

要知道,桂永清位居蒋介石最倚重的“十三太保”之列,44天之前刚刚升任国民党海、陆、空三军参谋总长,和海军一级上将,堪称台当局“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按理说,这心腹爱将不明不白的死了,蒋介石应该会高度重视,将所有赴宴人员一一排查个遍,以查清真相。

但实际情况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蒋介石竟亲自下令:全面封锁消息,不准任何人追究、调查桂永清的死。甚至没给他操办一场盛大体面的葬礼,要求一切从简。

桂永清究竟是怎么死的?蒋介石刻意隐瞒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十三太保,制造惨案

1948年底,随着解放军节节胜利、逼近上海,将有大战的舆论甚嚣尘上,上海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体大出逃。

民众兵荒马乱的收拾金银细软、简易行装,大批大批涌向码头。无论是豪华客轮,还是简陋小船,宁可千金散尽,也拼命想换一张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

以至于,1948年12月3日下午扬帆起航的大型客轮“江亚轮”,原定2250的最大载客量,竟足足挤上去4000余人,才得以离港。

当天傍晚6点45分左右,正当未能挤上船的民众,焦急等待着下一班轮渡之时。暮色沉沉的海面,突然传出一阵惊天巨响。

与此同时,刺目的火光与滚滚浓烟骤然升空,凄厉的惨叫声、呼救声响彻云霄。

意识到江亚轮爆炸后,周边所有船只,紧急赶往出事地点救援。奈何由于爆炸太过严重,最终仅仅只有900多人获救,超过3000人罹难。

而一手酿成这起中国史上最惨烈海难的罪魁祸首,正是桂永清。

1900年的世纪之交,桂永清出生在江西省贵溪县的一个贫困小村庄。得益于父亲早早弃农经商、发家致富,他度过了衣食无忧的童年,并得到良好教育。

24岁那年,桂永清从12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名鼎鼎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与陈赓、徐向前等大人物都是同窗。

彼时,蒋介石虽已被任命为校长,但毕竟刚刚发迹,自身的势力还比较薄弱。所以他大力在学生中挑选,培养心腹。

彼时,蒋介石虽已凭借在“陈炯明叛乱事件”中,贴身护卫孙中山之举,得到其赏识与重用。但毕竟算得上刚刚发迹,力量还比较薄弱。

为了增强自身势力,向来注重血缘、地缘、学缘的蒋介石,利用校长的身份,开始在黄埔军校内挑选适合栽培的学生。

而与胡宗南、关麟征、贺衷寒并称为“黄埔四杰”的桂永清,自然是老蒋重点拉拢、培养的对象。

桂永清跟随蒋介石,接连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短短1年时间就连升三级,从连长来到了旅长的位置。

1930年,桂永清获得了前往德国步兵学校深造的机会。镀完一层金后,他更是一跃成为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干事兼训练处长。

需要注意,复兴社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为加强中央集权,一手打造的秘密军事组织,亦是臭名昭著的军统局的前身。

其对标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黑衫党”,旨在对全党、全军实施思想和行动上的绝对控制,同时加强对共产党与革命运动的破坏。

复兴社于1932年4月正式成立之时,蒋介石亲自挑选了13个部下,入社担任骨干,成为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刀枪利剑。这也就是“十三太保”的由来。

显而易见,位列其中的桂永清,已然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心腹。

老蒋纵容,陈诚包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其水涨船高的地位不同,桂永清的能力在国民党核心圈子内,却称得上“吊车尾”的存在。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兰封战役。

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贤二率一个加强旅,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之下,向河南省兰封县发动猛烈进攻。

由于提前做好万全准备,调遣来近20万精兵,蒋介石本对此战势在必得。

不料,战役打响短短两三个小时后,负责驻守此地的国军27军,就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眼看情况不妙,身为军长的桂永清,居然带头逃跑了。临走时,还不忘责令临时调派给他指挥的71军88师,留下来殿后。

20万国军对战2万日军,没赢不说,竟落荒而逃,实乃千古笑柄!蒋介石听闻战报后,当场勃然大怒,要求全面问责。

可结果,桂永清仅仅受了个小处分,很快便官复原职不说,后来依然得到重用。可怜奋战到最后一刻的88师师长龙慕韩,沦为桂永清的替罪羊,被扣上指挥不力的帽子,惨遭枪决。

而好大喜功、能力拉垮的桂永清,之所以能够混得如此风生水起。除了对老蒋忠心耿耿,深得其欢心之外;还得益于他眼光好,傍了陈诚这棵大树好乘凉。

桂永清当年能去德国留学,是陈诚推荐的。兰封会战,也是陈诚在大力包庇他。

以至于,战功战绩不值一提、连游泳都不会的他,居然在1946年6月陈诚出任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后,直接混了个海军副总司令的高职。

而且,由于陈诚主要身份是“国防部”参谋总长,公务异常繁忙。所以桂永清一直在代行总司令的职权,是实际上的“海军之首”。

大概是一切来之过易,桂永清越发嚣张狂妄,野心也随之膨胀。

刚一走马上任,他就开始谋划其集权事宜。将自己的心腹部下,接连调进海军的“情报”、“政战”、“人事”、“财务”四大部门。直接让海军原本平衡的权力天平,完全向他一人倾斜。

借用蒋经国后来的一句评价:

“桂永清将海军内部,弄成了属于自己的孤立王国。”

1948年夏天,招商局一艘4万吨级的货轮“闽海号”,行驶在福建附近海域时,意外撞沉了一艘国民党军舰,导致100多名官兵丧生。

已然将海军视为己有的桂永清,为此大发雷霆,一口咬定招商局是蓄意而为之,必须血债血偿。

然后就上演了开头那一幕。半年后的12月3日,趁着招商局另一艘大型客轮起航,桂永清直接出动轰炸机,瞄准江亚轮投掷下一枚重型炸弹。

害死3000多无辜百姓后,他还冠冕堂皇的对外宣称:这是国民党追查“投共”军舰过程中,不小心误炸之举。

更加令人胆寒的是,这已经不是桂永清第一次制造“屠杀”了。

早在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在四川綦江办学期间。只因有部分学员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身为“极端反共分子”的桂永清,就给他们扣上了“汉奸”的莫须有罪名,大肆抓捕、拷问,甚至活埋爱国青年,酿成200多人死亡、40余人伤残的“綦江惨案”。

接二连三残害百姓,手上沾染了数不清的人命。桂永清俨然一个“活阎王”,臭名昭著,人人厌弃又畏惧。

民间曾不止一次掀起声讨桂永清的行动,要求对他严惩不贷。

然而,为了降低负面影响,两场血案都被国民党严加封锁。

桂永清也在老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和陈诚的刻意包庇之下,次次全身而退。没有遭受任何惩罚不说,还越发位高权重。

屡屡失利,渐生罅隙

1948年5月20日,即第一届行宪国大召开后。随着蒋介石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开始改组权力中枢,桂永清立马“由代转正”,一跃成为海军总司令。

到了中国台湾后,他更是迅速晋升为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并于1954年3月老蒋连任总统之际,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总长”,集海、陆、空三军大权于一身,简直呼风唤雨、风光无限。

谁曾想,就任短短44天,板凳还没做热呢,桂永清居然突然暴毙身亡,终年54岁。

由于暴亡之前,他刚参加完魏道明的晚宴,宴会间大人物云集,必定牵扯了非常多公仇私怨、权力斗争。一时间,关于毒杀、行刺等阴谋论四起。

然而,看似蹊跷异常的桂永清之死,真相其实简单得令人咋舌——他是自杀身亡的。

在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亲手终结自己的生命!桂永清此举背后的复杂缘由,还得从解放战争末期说起。

彼时,“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桂永清,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源源不断向前线运送枪支弹药粮草,并积极部署海军决战行动。

可一番折腾下来,非但没能达到蒋介石期望的“绝地翻盘、反败为胜”的效果,反倒是一批接着一批的白白送人头。

尽显“吊车尾”本性就算了,1948年底三大战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桂永清居然独自躲在上海国际饭店内,与小姑娘打情骂俏,还被突袭检查的警察抓了个现行。

如此荒唐的行径,气得蒋介石勃然大怒,恨不得痛扇桂永清几个巴掌。

与此同时,老蒋也彻底意识到,桂永清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对其失望至极。

可以说,若不是解放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蒋介石需要海军抢运金银珠宝,实在不便临时换将、重新磨合,估计当时就撤了桂永清头顶的乌纱帽。

而败退到中国台湾后,对于迫切想要“反攻大陆”的蒋介石而言,桂永清的“弱”更是成为了无法容忍的原罪。

他逐渐对桂永清心生罅隙,只是碍于多年旧情,和对方元老的身份,才留了一丝情面,迟迟没有公开撕破脸。

只可惜,嚣张惯了的桂永清,压根没领这份情。

畏罪自杀,保留颜面

1950年4月,为了重整一盘散沙的军队、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接班人铺路,蒋介石在台当局““国防部””下设立了政战部,由蒋经国出任主任。

原本,该部成立的首要目的,是给蒋经国提供一个正大光明的渠道,安插自己的势力,以逐步控制权力中枢。

不料第一批政战人员刚下放不久,便惊愕的发现:海军内部,从全军上下懒懒散散、士气低迷;到不完善的饷银发放制度;再到官兵公开批判台当局无能。各种离谱的问题层出不穷,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面对这种情况,政战人员在请示过上级后,立即展开大刀阔斧的整治。不仅公开纠正、规范海军的言行举止;还秘密举报,导致大量官兵遭到警告处分。

如此明显的干涉,显然危及到了桂永清的利益与权威。恼羞成怒之下,他非但对政战人员冷眼相对、处处不配合;甚至三番五次在重大会议上,当面挑衅蒋经国。

要知道,蒋经国可是正儿八经的“太子爷”。他添油加醋一番,再将桂永清在海军内部称王称霸一事,一起上报。气得蒋介石火冒三丈,当即将其叫来狠狠训斥了一番:

“军队设立政战部,派政战人员,是我安排的,你为何有抵触心理,为何对我的命令阳奉阴违。”

直到此时,桂永清终于意识到老蒋对自己的厌弃之意,吓得惊慌失措,连忙表示会全面整改、绝不再提反对意见。

可惜一切已经为时已晚。1952年4月2日,一则撤职命令就送到了桂永清手上,他被迫离开“海军王国”。

幸得已经成为台当局二号人物的陈诚庇护,他才没有被彻底打入“冷宫”,得了个“总统府”参军长的闲职。

此后一年多年里,桂永清生怕再触碰到蒋氏父子的逆鳞,罕见的度过了一段安分守己的低调日子。

直到1954年3月,连任总统的蒋介石气也消了,身边又恰巧缺人之际。桂永清才在宋美龄和几位黄埔军校老同学的举荐之下,重回台当局高层。

然而,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狠”。早前担任海军司令期间,桂永清目中无人、为所欲为,疯狂打压其他同僚,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当下,眼前其当上了“国防部”参谋总长,生怕桂永清故态复萌、变本加厉的其他海军将领,直接联手将其检举,罪名是——贪污受贿。

原来,早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初,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等战役的桂永清,就曾将蒋介石下发的10万元犒劳费,偷偷装进自己的腰包。

掌管海军大权后,他更是利用职务之便,肆无忌惮的贪污军饷、收受贿赂。长年累月,早已累积成一个天文数字。

在他的恶性之下,海军官兵非但只能拿到招商局同级别职员十二分之一的微薄薪水,甚至连基本的吃饱穿暖都很能实现。

毫不夸张的说,国民党海军战力弱、秩序混乱,一定程度上属实情有可原。

正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自打贪腐一事曝光,蒋介石下令深入调查后,自知罪不可赦的桂永清,就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日惶恐不安。

1954年8月11日当晚,大概是从参与宴会的人口中,听到了关于蒋介石计划严惩之类的风声。桂永清才在极度恐惧之下,亲手了结了自己。

听闻桂永清畏罪自杀的消息,蒋介石和蒋经国都颇为震惊。虽然对其贪腐一事,两人怒不可遏。但毕竟人死如灯灭,继续追究也无济于事。

一番商讨后,蒋介石下令:禁止调查其死因,封锁包括其贪腐在内的一切相关消息,只对外宣称桂永清染急病离世。从而为这位跟随自己30年之久的心腹爱将,保留最后的颜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总长   黄埔军校   蒋介石   国防部   心腹   招商局   官兵   参谋   国民党   海军   蒋经国   桂永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