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钱振文

北京鲁迅博物馆1956年收藏了一幅鲁迅书赠好友郁达夫的条幅《答客诮》,该条幅的复制件一直在《鲁迅生平展》上展出。条幅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就是: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达夫先生哂正鲁迅

据鲁迅日记可知,这个条幅是1932年12月31日下午书写的。当天下午,鲁迅还给郁达夫书写了另一首七绝《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不过,鲁迅的这首诗歌却不是1932年创作的。大约一年前,鲁迅曾经书写过同样内容的条幅给日本人坪井。坪井是上海篠崎医院的医生,曾经经常给鲁迅的儿子海婴看病,和鲁迅一家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给坪井的条幅上还有这样的话:“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哂正。”许广平曾注解这句话说:“坪井为海婴看痢疾经年,是小儿科中细心诊治者,他亦甚爱其小女儿,恰好鲁迅亦爱其子息,双方因此过从甚密。”(郑心伶《鲁迅诗浅析》)未年是辛未年的简称。这句话说明鲁迅创作这首《答客诮》的时间是辛未年也即1931年的冬天。

鲁迅的儿子海婴是1929年9月27日出生的。海婴的出生,是鲁迅晚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海婴是经过难产才出生的,所以深得鲁迅的宝爱。尤其是在海婴生病的时候,曾经在日本学过西医的鲁迅就更是凡事都要亲自看过、亲自动手才放心。大概就在这些时候,有朋友觉得鲁迅照顾自己的儿子有些“过于当心”、“太过分心”了。鲁迅作《答客诮》,就是对“有些朋友”说他过于溺爱孩子的一个回答。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说到了海婴的出生,也说到了《答客诮》,说《答客诮》“写出了爱怜的情绪云”。

2021年10月19日,经过一番改造后的《鲁迅生平展》重新对外开放,人们发现新展出的这个条幅的左侧边缘比原来的条幅多出来一条丰子恺的题跋(上图)。题跋的内容是这样的:

单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

日本社会主义者片上伸先生句

敬题鲁迅先生遗墨

一九四九年冬丰子恺

这说明,过去展出的条幅复制件中曾经裁掉了丰子恺的题跋,而现在展出的才是全貌。这种情况在过去并不少见。为了确保政治正确,很多人物形象曾经从鲁迅的合影照中被裁掉过。但这种消失总是暂时的。根据现象学的原理,隐藏并不是丧失,倒可能是保存与保护。事物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被看见。就像这个条幅上丰子恺的题跋,被遮蔽很长时间后突然间进入光亮之中,成了不少人瞩目的中心。好奇的人们都想一探究竟,片上伸是谁?他在哪里说过题跋上的这句话“单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丰子恺把这句话题写在鲁迅的条幅上,是个什么意思?

我是很偶然地看见了片上伸的这句话。前些日子,一个出版社的朋友托我审读他们即将出版的一套鲁迅作品集,这个集子也包括鲁迅的很多翻译作品,其中就有片上伸的一本小册子,题目叫作《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

这本小册子其实是一篇几万字的长文,1929年4月在上海大江书铺出版。在这篇长文的一开始,就赫然出现了丰子恺题跋上的这句话,只是鲁迅的译文是“只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

片上伸(1884-1928),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教授,曾经于1915至1918年赴俄罗斯留学,回国后于1920年在早稻田大学开设俄罗斯文学系,担任主任教授。

所谓“现代新兴文学”,就是二十世纪初正在苏联兴起的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最新的文学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日本和中国的文坛,都曾一时成为人们的中心话题。片上伸的意思是,无产阶级文学对日本文坛产生影响虽然短暂,但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并不能抹杀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单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片上伸在这里的原话是:“纵使不过一时,这问题之占了文坛论争的中心题目似的位置的事实,则不但单从无产阶级文学本身的发达上看,就是广泛地从日本文学的历史上看,也不能抹杀其含有颇为重要的意义。只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片上伸著 鲁迅译《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

但是丰子恺引用片上伸的这句话,大概和无产阶级文学兴起的历史意义没有什么关系。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很多都是古诗的“翻译”,他在抗战时期重新编绘的《子恺漫画全集》第一集就是“古诗新画”。但他所引用或者说“翻译”的往往是一首古诗中的一两句,因为丰子恺曾经说过,古人的诗词中,全篇都可爱的很少,他所爱的,往往是古人诗词中的一段或者一句。这样看来,从片上伸的《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中,丰子恺感觉“可爱”的可能也就是这句“只靠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

丰子恺喜爱燕子。在丰子恺的早期漫画中,燕子的确是经常出现的形象,而且总是两只燕子一起出现,如《旧时王谢堂前燕》《燕归人未归》《燕子飞来枕上》等等。丰子恺漫画中的柳条和燕子,很早就被他的朋友们发现了。朱自清曾经在《〈子恺画集〉跋》里说:“集中所写,儿童和子女为多。我们知道子恺最善也最爱画杨柳与燕子,朋友平伯君甚至要送他‘丰柳燕’的徽号。我猜这是因为他喜欢春天,所以紧紧的挽着她;至少不让她从他的笔底下溜过去。在春天里,他要开辟他的国土。最宜于艺术的国土的,物中有杨柳与燕子,人中便有儿童与女子。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将他们收入笔端了。”(《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除了燕子,丰子恺的漫画中的蝴蝶也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我家墙上一直挂着一幅丰子恺的漫画《蝴蝶来访》,里面就有两只蝴蝶翩翩飞舞,来到两个正在读书的儿童的窗前。

但鲁迅的《答客诮》和春天和燕子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丰子恺在这里引用片上伸的这句话,大概也像片上伸的意思一样,是一种比喻,用来说明“一燕不成春”、“独木难成林”。而在面对鲁迅的旧物时想到片上伸的这句话,大概是因为丰子恺想到了在他和鲁迅之间发生的一件旧事。1924年,他和鲁迅不约而同开始翻译日本人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分别在上海的《上海时报》和北京的《晨报副镌》上连载,1925年3月,两个译本又几乎同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北京新潮社出版发行。

曾经和鲁迅同时翻译《苦闷的象征》,莫非就是丰子恺心目中的“燕燕于飞”?

厨川白村(1880-1923)是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英国文学教授,他和片上伸一样,都是鲁迅的同龄人。他的随笔散文曾以思想的新锐和语言的流畅风靡一时。从1912年3月出版《近代文学十讲》开始,到去世后1924年2月出版《苦闷的象征》为止,厨川白村的每一部著作都是畅销书,如《近代的恋爱观》,出版三年后已经印了一百二十多版。

鲁迅1924年4月8日在东亚公司买到日文版《苦闷的象征》,9月22日开始翻译,10月10日就全部译完了。从10月1日到31日,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连续发表在《晨报》副刊也就是《晨报副镌》上。

开始翻译之前,鲁迅就知道丰子恺也正在翻译《苦闷的象征》。给鲁迅通报这个信息的是鲁迅在北大的学生常惠。常惠曾经拿《上海时报》上连载的丰子恺的翻译给鲁迅看,看过几次后,鲁迅开始自己翻译。

翻译《苦闷的象征》的时候,鲁迅正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等学校兼职教课。翻译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编写在这几个大学上课用的讲义。

和鲁迅的情形类似,翻译《苦闷的象征》的时候,丰子恺正是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的音乐和美术老师。春晖中学是1922年开始招生的一所私立中学,实际负责人是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鲁迅同事的夏丏尊。在春晖中学,夏丏尊竖起“振起纯正的教育”的旗帜,吸引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云集在白马湖畔,这些人中就包括丰子恺。那时候,丰子恺和朱光潜一起倡导美育,经常组织学生召开露天音乐会和到郊外野游。为了从理论上搞清楚艺术教育的原理,丰子恺翻译了很多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也包括《苦闷的象征》。

不过,《苦闷的象征》出版的时候,丰子恺已经离开春晖中学来到上海,和原来春晖中学的一班人马一起创办了立达学园。1926年夏天,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的时候,画家陶元庆也离开北京来到立达学园。陶元庆是鲁迅的小老乡,曾经为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作了封面画。陶元庆“凄艳”的封面画为鲁迅的翻译增色不少。

与鲁迅不同,丰子恺翻译《苦闷的象征》的时候,完全不知道鲁迅也在翻译这同一本书。这件事情,对于刚刚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丰子恺来说,可能觉得有点尴尬。

1927年10月3日,鲁迅从广州来到上海。11月27日,丰子恺由陶元庆介绍,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鲁迅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黄涵秋、丰子恺、陶璇卿来。”黄涵秋、丰子恺和陶元庆是立达学园的同事,也都是画家。鲁迅刚到上海不久,丰子恺就赶紧上门拜访鲁迅,主要目的是向鲁迅解释一件事情,就是他1924年和鲁迅同时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完全是“无心的冲突”。但鲁迅对这件事的看法却出乎丰子恺的意料之外,鲁迅的观点是,一本外国书完全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译本同时存在,这不但没有冲突,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拜访鲁迅一年多以后,丰子恺应该就看到了鲁迅翻译的《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和其中的“只有一只燕子,春天是不来的”。1949年,他把这句话题写在鲁迅的书法条幅上,用来阐释鲁迅面对青年人时的大气和表达他对鲁迅的崇敬之情。

作者:钱振文

编辑:谢 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燕子   题跋   鲁迅   春天   春晖   条幅   苦闷   上海   象征   文学   钱振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