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为明朝改革续命,死后却被抄家诬陷,张居正到底做错了什么?

自从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之后,张居正就为明帝国当了整整十年的CEO,在任职内阁首辅的十年当中,他单打独斗地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得以为大明王朝续命七十年。

与其说张居正是靠着老朱家升官发财,不如说万历帝就是靠着张居正才可以美美地躺平,才可以继续延续大明朝的国运,也才有了后来的“万历中兴”!

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兼首辅,张居正直到临死之前,才被这位小皇帝委任为“太师”,并赠“上柱国”,且在死后被加谥为“文忠”。

张居正逝世之后,万历皇帝一度痛哭流涕,还曾专门为他辍朝默哀。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帝那张小胖脸上曾经洋溢的满满的爱,一下子荡然无存:年轻的万历帝不但对其下令抄家,而且还剥夺了先前赐予张居正的所有玺书、四代诰命。

总之,但凡与张居正相关的人和项目,万历帝几乎是一键清空,就差对自己的老师开棺鞭尸了。

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会在张居正死后就忽然翻脸不认人呢?

万历皇帝的360度大转变

为了大明帝国的改革,为了“万历新政”,内阁首辅张居正实际上是累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但不久之后,张居正最喜欢的学生,一度与他情同父子的万历帝,竟然开始对张居正进行清算了:万历帝不但抹去了张居正生前所有的官衔和荣誉,而且还对他的家人及子孙痛下狠手。

大家要知道,也就在三年之前,有一次张居正在给万历小皇帝上课,万历帝当时曾信誓旦旦地对其说道:“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意思是说:张先生对朕和国家的功劳早已大到无法计算的地步,朕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只能是等您身后(死了之后),好好照顾您的子孙了!

万历帝言犹在耳,张居正尸骨未寒,这位冷血皇帝就开始变脸了……

万历帝的性格一向都很偏执、固执,而且弄权怠政,多半属于隔代遗传,因为他的爷爷嘉靖帝(朱厚熜)就是那样的人。

至于万历帝贪财好货的精神因子,也应该是隔代遗传,因为他的姥爷李伟原本就是河北的一个落魄贫民,靠着卖闺女才得以飞黄腾达,在闺女当上皇后,自己成为皇亲国戚之后,连给边防军做衣服的银子,他也大胆地照贪不误。

实际上,张居正刚去世的时候,万历帝并没有马上翻脸,于是他就先拿张居正的同盟军大太监冯保下手……

在万历皇帝的授意下,马上就有人站了出来,开始弹劾冯保。

可是,毕竟冯保看护自己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万历帝一开始还不敢对冯保怎么样。

不料,有个小太监却在万历帝耳边煽风点火:“皇上,听说冯保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平时肯定没少捞好处!”

万历帝听了之后兴奋不已,于是马上下旨:查抄冯保家。

结果,负责前去抄家的人还真从冯保的家里抄出了金银一百多万两,珠宝玉器不计其数。

而正是因为从冯保家中抄出了如此多的钱,万历帝最终也就没有杀掉冯保,只是将其打发到南京闲住去了。

作为万历皇帝的贴身太监,冯保被驱逐的事情,李太后(万历帝生母)当时还不知道,因此还曾专门问过万历皇帝:“为何一直不见冯公公?你把他怎么了?”

此时的李太后已经没有实权了,而万历帝的翅膀也明显已经硬了,于是就随意敷衍道:“冯保这个老奴受了张居正的蛊惑,犯了点儿错,朕对他施以小惩。过不了多久,朕自然会把他召回京城。”

李太后深知,万历帝如今成年了,自己已经没有先前控制他的那种能力了,再加上首辅张居正也去世了,因此她拿万历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只得听之任之。

张居正为大明鞠躬尽瘁,尸骨未寒却惨遭抄家

冯保被抄家之后不久,在万历皇帝的暗中授意下,开始有大臣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尸骨未寒的张居正。

而导致万历帝下定决心要清算张居正的导火索,恰恰是辽王府的一宗旧案……

当初,小辽王朱宪㸅(读音同“节”)故意灌死了张居正的爷爷张镇(辽王府护卫),在自己的爷爷被灌死之后,张居正也是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言,因此他当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仇恨,一直还和小辽王保持着比较不错的朋友关系,时常与其饮酒、聊天、游山玩水。

也正是因为辽王朱宪㸅天天逼着张居正陪自己玩,因此张居正才对这位辽王的一些坏事摸得一清二楚,比如:擅离辽王府、霸占民女、私自另立辽王继承人……

一直到了隆庆二年,也就是张居正入阁一年之后,辽王朱宪㸅就开始走霉运了……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事实上,当时并不是张居正在暗地里阴辽王,而是朝中的一位御史在弹劾他,说他犯有十三条大罪。

因此,朝廷就以刑部侍郎为钦差,派他直接前往江陵调查此事。

面对朝廷派来调查自己的钦差,已经四十四岁的辽王朱宪㸅急了,不但大喊大叫、大声鸣冤,而且还和手下的仆人们一起,在自己的王府里敲敲打打,叮叮咣咣、一片嘈杂。

当地官员见此架势,一度以为辽王想要造反,于是就马上调集部队,将辽王府团团包围。

最终,朝廷下诏:废除朱宪㸅的辽王封号,并将其贬为庶人,软禁起来。

那么,辽王朱宪㸅的被抓,和当时在当阁臣的张居正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不得不说:应该有,或许有。

但是,辽王朱宪㸅最终的结局,也肯定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如今,为了坐实张居正弄权,以及他贪污受贿的证据,万历帝又开始授意朝中大臣开始弹劾已经死去的张居正,说他曾经陷害过辽王,而且在辽王被捕之后,张居正还唆使家人侵占了辽王府的财产。

恰恰就在此时,辽王朱宪㸅的遗孀王氏忽然也蹦了出来,口口声声要告御状:张居正之所以先前要害辽王,就是因为辽王朱宪㸅曾经误杀了张居正的爷爷,因此他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辽王最终被判终生禁闭,凄惨地死在了狱中,全是因为张居正的故意陷害。

更让万历皇帝感兴趣的,就是王氏要告张居正在辽王死后,曾派自己的家人将辽王府作为自己的府邸给霸占了,而且还把辽王府内无数的金银珠宝全部占为己有。

因此,在王氏的御状上写有这样一句:金宝万计,尽入张府。

也就是这八个字,使得万历皇帝兴奋至极:刚刚抄了冯保的家,弄了不少的好东西,这张首辅肯定比冯保要有钱得多啊!

在权力的刺激与金钱的诱惑之下,万历皇帝立刻下令:查抄张居正家。

结果,在北京的张府里,负责抄家的人抄来抄去也没有抄出多少钱。

此时,有人就对万历帝说:“皇上,在张居正的湖北老家江陵,聚敛的财富不下两百万两白银!”

得知此消息,万历帝大喜,立刻派出御史丘橓(shùn)和太监张诚二人,让他们马上赶往湖北荆州,查抄张居正老家的所有财产。

丘橓赶尽杀绝,张府家破人亡

实际上,丘橓是个非常极端的人,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一直都不喜欢他,也不愿意用他。

如今,丘橓就觉得自己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

至于太监张诚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之前他与冯保原本就是死敌,自然就跟和冯保是同盟的张居正也是死敌了。

而万历皇帝之所以让丘橓和张诚去抄张居正的家,显然是处心积虑。

事实上,当时朝中也不乏一些正直官员,纷纷给丘橓写信,希望他们可以手下留情,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其中最典型的一位,就数大学者于慎行。

其实,在之前的“夺情”风暴中,于慎行曾经反对过张居正,也曾经遭受过张居正在政治方面的打击,但他还是给丘橓掏心窝子地写信,为自己的政敌张居正说了一句公道话:江陵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不敢言其功,皆非实情也!

也就是说:于慎行写信劝说御史丘橓,希望他对待这件事情公平公正一些,不要一看张居正死了就落井下石。

但是,丘橓和张诚二人原本就是小人,此时的他们也早就铁了心要向万历皇帝邀功,可当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江陵,冲进张居正家老宅子的时候却发现:张居正的家人如今已经饿死了十几口了。

原来,听说张居正身败之后,先前那些天天跑到张家去拍马屁、求赏钱的地方官员,马上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张家老宅去封门,以此来显示自己对当今皇上的忠心,而张家老老小小几十口人就被禁闭在孤零零的空房子里,已经很多天水米不进了。

面对如此情况,丘橓和张诚也不管不顾,立刻查抄张居正家在当地的财产,但抄来抄去却只抄出了十万两白银。

见此行收获甚微,也害怕皇帝怪罪下来,阴毒的张诚就马上把张居正的几个儿子抓起来严刑拷打,以此来逼迫张家子弟招认“在其他地方还寄存着二百多万两白银”。

毕竟,张诚当时跟万历皇帝信口胡邹的可不止这个数。

于是,丘橓和张诚又把张居正的几个亲家,以及与张家有来往的亲戚家全部查抄了,可也不过就多抄了几万两而已。

也就在严刑拷打的过程当中,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因为受不了折磨,于是就悬梁自尽了。

临死之前,张敬修还写了一篇血书,指斥丘橓和张诚两人的阴毒。

至于张居正的次子,也就是在万历八年的科举考试时中了探花的张懋修,当时他也投井自尽,幸亏被人救了起来。

可以想见,张家的惨祸在当时可谓是震惊朝野。

直至此时,张居正家族算是彻底地家破人亡了,但凡当时与张家沾亲带故的人,也基本上要么被杀、要么被抄家、要么被流放,甚至就连张居正自己也被万历皇帝下旨,夺去一切生前给他的功名和荣誉。

由于从张家没捞到油水,万历帝甚至还想把张居正开棺戮尸,而他最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看看张居正的棺木中是否放有陪葬的金银财宝。

当时,也正是因为有许多朝廷官员纷纷反对,万历皇帝才最终没有干出这种事。

为明朝续命的新政,被万历帝全盘否定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张家人家破人亡。

紧接着,由张居正一手策划的“万历新政”也被万历帝彻底否定掉了……

首先,废除“考成法”。

之前因为考成法被淘汰的那些腐败官吏,也大多官复原职,而曾经被张居正亲手提拔起来的人,则统统靠边站。

特别是由张居正越级提拔的治理黄河的能手潘季驯,因为替死去的张居正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朝廷勒令离职了。

而张居正重用的兵部尚书方逢时,在其死后也马上被构陷,因此问罪了。

甚至就连支撑起大明朝半壁江山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也被朝廷下令从北部前线调去了广东,而后不久,戚继光就在穷困潦倒中孤独去世了。

“考成法”被废除了,张居正生前花大力气推行的那一条“鞭法”,不久之后也被废除了。

甚至连“清丈田亩”,就是已经清丈出来的成果也一概被推翻了,该还田地的还田地,可把那些地主老财给高兴坏了。

如今,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实际上,在张居正死后,万历一朝就已经埋下了明王朝覆灭的种子!

因此,才有这样一句话:明朝之亡,亡于万历。

在张居正死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在“考成法”被彻底否定的两年之后,明王朝已经在灭亡的边缘开始徘徊了……

当时,明朝的辽东巡抚周咏注意到了一些事情,他发现一位女真部族的首领正在辽东以外的建州地区扩张势力,于是马上上疏朝廷,主张对那位建州女真的首领予以严厉打击,以免养虎遗患。

也恰恰因为当时已经没有“考成法”的督促了,无论是北京还是辽东,地方官僚还都是一些京城大吏,所以谁都不去认真地做这件事情,基本上全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终,使得那位建州的女真族首领得以从容坐大,同时也使得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就此诞生。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张居正还活着,如果“考成法”依旧在施行,那么当初那个不显眼的女真小头目必定会被灭掉!

他正是日后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努尔哈赤。

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心!

也就在张居正死后,万历本朝便有不少的正人君子为其鸣不平,比如:潘季驯。

不久之后,就连当初那些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反对他的人,也纷纷为他喊冤叫屈,比如:明代大思想家李贽(zhì)

李贽曾在张居正下诏毁天下书院的过程中倍受打击,可当张居正死后,李贽亲眼目睹了朝廷对张居正的一系列诬陷,以及对其家人无情的迫害之时,他站出来了:他称赞张居正是真正的宰相之杰!

正所谓:国难思良相。

在距离张居正死后的六十年之久,也就是崇祯年间,明朝朝野上下忽然全都想起了首辅张居正。

估计,早已去世多年的张居正在地下也绝对想不到,当年在“夺情”风暴中骂他最狠,在廷杖中被打断了两条腿,而后又被朝廷流放到边远山区落了一身病的邹元标居然还活着。

也正是在明末国破家亡的严峻形势下,作为东林党领袖的邹元标,竟然开始反思张居正的“万历新政”了。

最终,邹元标认定:只有张居正的改革,才是救国的良方!

于是,邹元标立刻上疏给当时的崇祯皇帝,主张为张居正彻底地平反昭雪,而他的这封疏奏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同。

崇祯三年,张居正生前所有的名誉终于得以完全恢复。

想当初,信心满满的张居正发誓要将改革推行到底,那时的他还曾说过一句话: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张居正用孔老夫子编写《春秋》的典故向世人宣示:关于我做的一系列改革,后人肯定会对此毁誉不一,但只要我认为这些改革是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我就不会在意他人如何评说,也一定会义无反顾地一直做下去!

可见,张居正当时之所以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前和死后之名,他唯一看重的只有他的改革大业,哪怕是为此承担上千古的骂名,自己也会昂首前行!

#暑期创作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明朝   女真   崇祯   江陵   大明   成法   朝廷   万历   王府   生前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