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洛阳为何是唐朝名副其实的陪都(续)

唐朝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唐朝实行的分司制度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变化。所谓分司制度,指中央职官分设于陪都的一套职官体系。长安作为隋唐两代的都城,固然有山河之险的长处,但是其地理位置无疑有些偏西,加上交通和运输不便,对于控制全国来说,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唐高宗显庆二年以洛阳为陪都,并将中央职官分置于洛阳,而皇帝时而巡幸东都。这样既可以控制广大的关东地区,又可管理东都的宫殿、苑囿以及皇家财产。安史之乱以后,洛阳成为一片废墟,皇帝不再东幸,分司机构渐渐成了专门安排闲散人员、 优礼老臣的机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两宋。

辅助京师长安的东都三省六部

唐朝设立分司机构之初,枢要部门不设分司官。 唐代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职权分工明确,中书、门下两省是制令定策的中枢部门,属于“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皆应论执”,这说的是唐前期的情况。而唐后期中枢体制的基本格局中,以中书门下为主体,这是中书门下体制的基本特点。翰林学士和宦官担任的枢密使,在体制上只是作为中书门下与皇 帝两个权力点之间的补充和沟通环节。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中书、门下这两个部门在东都洛阳不见分司官设置。

东都尚书省虽置有分司机构,但中枢岗位也常不设专职分司官员。如都省是尚书省的总官属,《唐六典》卷一《尚书省》:“凡都省掌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其职权是纠正省内诸司的工作,监督各官员职责的履行,检查省内文案的缺失。在都省办公的官员有令、仆、丞等,唐前期左、右仆射为真宰相,其退出宰相行列后,左、右丞则为该省的实际长官,可见都省这些官员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从史料的记载来看,东都尚书省中同样不见都省这些官员的分司。

此外,东都尚书省虽然和京师一样设有六部,但不设分司官,而是临时派京官来东都主持相应工作或由东都留守自己主持。例如吏部,吏部居尚书省六部之首,主管官员的铨选与考课; 又如礼部,则主持贡举考试。这些官员都掌握着铨衡人物的大权,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所以不设专职分司官员。

东都尚书省即使在重要部门中设有分司机构,也常常受制于京师尚书省有关部门。如东都户部,虽和京师户部一样设有金部司,但地位却远远不及京师金部司,东都金部与东都太府寺都直接承受京师金部政令,而且东都金部与与东都太府寺互不从属。就是说,从东都尚书省与京师尚书省的关系看,前者是隶属于后者的。此外,东都尚书省置有兵部,下属司多置两印,应是京师、东都各一印,只有兵部司置一印,这枚印定常在京师兵部或是随皇帝东幸,不会常置东都兵部。

权力极高的东都御史台

在众多的东都分司官中,东都御史台(简称东台)是个特例。唐高宗时为了监督关东地区的官员,在东都洛阳设置了御史台,其监察范围较为广泛。元稹在元和初年曾任东都御史台监察御史,他在长庆末年编删文稿时撰写过一篇《自序》,其中述及他任东御史台监察御史期间处理过的数十事,详见《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说明东都御史台可对东都所在地官员进行监察,还负有推按大案、要案的职责,同时可对财政经济及监察司法工作进行监督,以至于“ 众所严惮,愈于京师。盖由临之者,专也;奉之者,一也。专则权有独断,一则政无多门”。

官员们对东台忌惮甚至超过京师御史台,原因在于京师御史台位于长安,处于天子脚下,不仅有皇帝的干预,还有相关部门的掣肘,加之皇亲贵戚、宦官权臣众多。简而言之,要想处理京官,必读经多个部门、多道手续,且每个京官都有自己的关系网。而东台“专”“ 一” ,权力较京师御史台更加集中。

唐朝没有“两京制”,只有“分司制”,而且只有明朝有“两京制”。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各设一套中央机构,且多有相同之处,彼此独立,各不统署。而在唐朝的分司制度下,只有东都御史台不承受京师御史台的政令,其余的东都分司官均要承受京官的政令。没有实权的分司官,如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左右庶子、太子宾客等不作赘述!

东都洛阳基础设施薄弱

外城是一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该具有的市政设施;百司是作为一个首都应该具备的政治性设施。没有外城、中央官署和诸卫,怎能算一座合格的都城?“初隋炀帝作东都,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至是凤阁侍郎李昭德始筑之。”也就是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的第三年(692年),才开始修建洛阳的外城。

垂拱四年“二月,庚午,毁乾元殿,以其地作明堂。……(十二月)辛亥,明堂成。”也就是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五年多了,才将明堂建成。而明堂乃祭祀先帝及三皇五帝等前代贤君的地方,是一个国家、一个封建政府王朝的祭礼之地。也就是从689年开始,洛阳的政治地位才逐渐接近于京师长安。

“天授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徙关外雍同秦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也就是在691年,武则天从其他七个州迁徙来数十万百姓,充实洛阳,让洛阳看起来是个国都。侧面反应,武则天之前的洛阳,但从人口数量上,就不具备成为国家首都的条件。

无论是官员制度之分司制,还是洛阳的人口数量,或是洛阳的基础设施,我们都可以清晰看出:东都洛阳是唐朝名副其实的陪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洛阳   唐朝   东台   都城   御史台   京官   陪都   京师   尚书   门下   名副其实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