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开国大将谭政被降职,此后又两次被撤职,原因是什么?

官场沉浮,变化万千。除了自己要做到持身以正外,还有着太多外在的变数影响。例如宋朝的著名词人苏轼,这样一位才高八斗又心系百姓,为官清廉的大家,他的一生可谓是飘零孤苦,屡遭朝廷的贬斥。

非他人不优秀,而是其中变数太多,不足为外人道,防不胜防。然而哪怕被贬的经历再如何坎坷曲折,苏轼都依旧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雨任平生。”这是对他被贬经历最真实的心境。

无论生活再怎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好好过日子。

我国近代史上同样也有一位在官场上屡遭降职撤职的革命先辈,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十大大将之一的谭政同志。“谭政” “谈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谭政同志的政治生涯吧。看看他是否能如苏轼一般在逆境中依旧保持自我,保持乐观。

1906年谭政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小山村。当时中国还处于清朝光绪时期,随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加剧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朝代的更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样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时局下,最受苦受难的,首当其冲就是百姓。

国家在风雨飘摇下艰难求生,谭家也同样在这艰难的世道上求生。谭政本名谭世名,号举安。这是他祖父一生最美好的寄托,希望谭政以后可以举世闻名,流芳百世,也希望希望国家可以平稳安定。

谭政家是村里比较有名的人家,虽然算不上多书香门第,但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在当年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谭家人极受周围父老乡亲的尊敬。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谭政的父亲作为读书人,自然是深知这个道理。

因此从小就对谭政非常严厉,不仅亲自负责谭政的启蒙教育,等谭政稍大一点的时候,为了让谭政接受到更为系统丰富的文化知识,谭政的父亲就将他送到私塾去跟私塾先生学习。

大概是有所遗传,谭政自小就生活在父亲文化知识的熏陶之下。成长得比所有同龄人都要聪慧机敏,由于谭政在求学方面非常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耻下问,在私塾时,很受先生们的喜爱。

后来谭政再大一点的时候,私塾先生面对他已经是教无可教了,全部都已倾囊相授了。谭政就转而到县里的学堂去读书,在这里打开了谭政新世界的大门。

他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新式的思想文化,也结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高谈阔论,一个个都非常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谭政在县里的学堂毕业后,决定回到村里去当老师。因为他知道村里的父老乡亲需要自己,那些需要学习的孩子们需要自己,所以谭政就义无反顾地回去了。在当老师的这段时间,他不仅教书育人,私底下还非常关心学生们的生活状态。

面对家庭条件非常艰苦的孩子,谭政经常伸出援手,给予他们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这种援助到底只是杯水车薪,根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各地的暴动,军阀之间的混战,中途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在这满目疮痍的世界里,谭政越来越认识到“弃笔从戎”的必要性,于是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谭政一直致力于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建设事业而奋斗终身。

由于谭政是书生,且文化素养极高,在党内算是个笔杆子司令,谭政的一支笔可抵千军万马。他在军中所写的文章,总能极为系统地论述战斗中的观点并加以总结,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谭政还极擅长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由他执导的战役,基本都是以胜利告终。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物却在后期屡遭挫折,十年特殊时期,谭政也没逃过一劫,被诬陷降职,连续两次被撤职,甚至迎来了牢狱之灾。

所幸谭政一直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抛弃不放弃,坚定地相信党组织总有一天会还自己清白。在这种坚定而乐观的信念下,谭政最终迎来了他沉冤昭雪的那一天,并在1975年重新出现在政坛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私塾   父老乡亲   县里   读书人   祖父   大将   村里   艰难   父亲   原因   百姓   文化   谭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