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许石林倡导:官员作为人民的公仆,不应该对人民摆架子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聪聪

编辑|聪聪

前言

近期,一篇名为《强烈建议恢复民跪官制》的文章,在网络上爆火,从文章名字来看,作者许石林似乎是想让社会重回封建时期。

对此,有网友怒怼作者:“你一个大学教授,怎么不裹脚去上课呢”?

那么,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大学教授又为何要写出这样的文章?

跪拜礼的诞生与废除

所谓的跪拜礼,也就是磕头,起源于早期的席地而坐现象,由于坐在地上行礼看不出地位的差距,逐渐演变成跪拜。

如今这种现象只能在长辈与晚辈之间,或者祭祀时见到,民间更是有“跪天跪地跪父母,谢父谢母谢佛陀”的俗语,可见下跪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在古代,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只要是见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就必须下跪表示尊敬。

平民遇见比较大的官员来视察更是早早的跪在路的两边迎接,如果没有做到或者不配合,轻则几十大板,重则人头落地,这些现象在古装的电视剧中可以经常见到

这种礼仪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跪拜礼这种历史的糟粕才在历史的浪潮中被废除。

难道文章的作者是想像袁世凯一样复辟帝制,想让历史倒退吗?

大展官威的官员们

古往今来,作威作福的官员们不在少数。

古代,拿大贪官和珅举例,位高权重的他滥用职权,不管别人是否有才华,只要有钱就能安排个一官半职,即使犯了再大的罪,只要有钱他也能帮忙摆平,因此,任职期间获取了巨额财富。

生活更是让人想象不到的奢靡,他的衣服都是用天蚕吐出的丝制成,并且不会穿第二次,每顿饭都有几十道山珍海味,食材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你以为这就是贪官的奢靡生活了吗?还有更让人想象不到的。

和珅每次上厕所,竟然有十几位侍女站成一排给他擦屁股,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他的作威作福引起了许多百姓的不满,也为自己最终的下场埋下了隐患。

再看现在,虽然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过对干部队伍的不断培养和门槛的提升,干部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的出现。

“我要是没退休,你就要进牢房!”这话是出自在高铁上的一位老人的口中,起因是因为这位老人前面的小伙子在调节座椅时稍微有些靠后,结果这位老人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脚。

虽然第一脚没踢到小伙子,但也把小伙子整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随后老人又用尽全力踢了几脚,,这下也把小伙子激怒了,说:“你有毛病吧”。

老人丝毫不逊色的说:“你才有病”。

小伙子说:“你看看你的靠背,都快躺倒了,有什么资格说我,况且不能好好说话吗?上来就上脚”。

随后老人就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我可以调座椅,你就不行,我要是没退休,你就得坐牢”。

此事被曝光的网上后,引发网友讨论,大家都开始思考此人究竟之前是多大的官,竟然有这样的权力,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

这件事也暴露了我国官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

从古到今,人民群众对于那些大展官威官员的深恶痛绝,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位专家许石林究竟有什么来头?敢违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顶风作案”。

作家许石林

许石林,在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对文学的热爱,经常主动去阅读父亲的书籍,学生时代写的作文更是经常获得满分的成绩,长大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作家,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文化传播方面著名院校中国传媒大学的教授,在文学界小有名气。

就是这样拥有众多头衔于一身的专家,却写出了《强烈建议恢复民跪官职》的文章,文章在其社交平台发布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从文章名字可以看出,意思就是让老百姓见到官员后像古代一样行跪拜礼,在如今这个思想开放的社会,这样的言论可以说是反社会的,是不可能有人支持的。

大家纷纷开始谴责许石林,说他的思想被奴役化了,一时间,谩骂声一片,怀疑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对于这样一篇前几年写出的文章,如今重新被翻出,一部分网友们怀疑事件的始作俑者可能是作者本人,想要借这样的文章获取知名度,在平台火上一把,就算是全都是黑粉,那也是火啊。

还有一部分网友觉得许石林已经是专家,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都不低,没必要以这种方式去博人眼球,对其他网友的说法存疑。

虽然此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作者许石林始终没有出面发表过任何意见,网友猜测可能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可能是心虚的不知道怎么解释。

事情经过持续发酵,却迎来了一个大反转!

真相大白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原来许石林专家写的这篇文章是讽刺性杂文,是在讽刺现在官场中官员的不作为,官架子高的现象。

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剖析,终于确认了答案。

拿文章中的一句话举例:

“其实,我愿意见官下跪,以便让官像官,让官有官威、官仪、官气,所谓君君臣臣、官官民民、上上下下嘛”。

你品!你细品!对这句话反复琢磨后,就能看出许石林的意思是:“百姓见到官员下跪,才能凸显出官员的威仪,毕竟君臣有别,官民有别,地位不一样嘛”。

通过说反话的方式对当今社会的官员不够亲民、摆架子,滥用权力的现象进行抨击。

是广大网友误会了许石林专家,人家并不是为了流量。

许石林这样的表达方式跟他的偶像鲁迅先生有着很大关系。

作为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以笔为剑,写出了很多批判性的文章,在背后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些批判性的文章里,讽刺性的杂文就是其中一种,代表作有《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虽然许石林的这篇文章闹出了一场乌龙,但也反映出了两个不好的现象。

反映出的社会乱象

在这个快节奏和新媒体兴起的时代,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言论自由,对各种现象进行监督和批判。

但是言论自由用过了也会对别人造成心理伤害,网友们只是通过一个《强烈建议恢复民跪官制》的文章标题,并未详细阅读内容就对作者进行谩骂,盲目的进行跟风,甚至有些人为了蹭热度,将题目表达的内容夸张化,虽然最终真相大白,但是对别人的心理伤害却永远无法弥补。

如今广大人民群众在面对专家发表的言论时都带上有色眼镜去对待,对于许石林也是这样。

当然这也怪不得人民群众,毕竟有些专家给的建议实在荒谬。

比如:“中国人其实没有那么穷,谁家里还没有个50万呢”,“让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能够继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减轻社会养老压力。”这种言论。

专家根本没有站到基层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拿自身圈子的标准来评价别人。

为了缓解社会老龄化的压力,就能让60岁到65岁的老人去工作了吗?他们的身体能够支撑工作的强度吗?出了问题怎么办?专家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是片面,这才引起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偏见。

希望以后的专家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为普通的人民群众考虑,多到基层中看看,了解百姓的生活,丰富经验,发表出更加专业的言论。

不光专家,在有些干部之间也存在着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干部队伍的规模逐渐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许石林的这篇文章写的很有必要,因为在部分地区存在着百姓无人申诉、无处申诉的现象,对前来解决问题的群众恶语相向,有的必须要给点好处才会尽心尽力的给你解决问题。

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懒政,不作为,面对人民群众的请求能拖就拖。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国家也做出了很多行动。

去年一年,国务院进行了两次的公开问责,先后对59名,249名不作为的干部进行处分,其中有县处级干部,也有厅级干部。对于贪污腐败行为也丝毫不容忍,不仅处罚“大老虎”,一些“小苍蝇”也绝不放过。

结语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这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是需要每个干部去努力做到的,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去,做到洁身自好,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公仆,诚恳的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人民群众也要约束好自己,不要动歪脑筋去做一些贿赂官员的事情。

人民群众和政府团结一心,我们才会走的更远,国家才会越来越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跪拜礼   官员   专家   公仆   老人   现象   干部   百姓   网友   作者   文章   石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