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胡善祥,真如《大明风华》中满是丑闻吗?

向敬之

《大明风华》中有趣的是,朱高炽还在位时,太子妃胡善祥怀孕,请皇帝赐名。

朱高炽竟然说太宗朱棣曾请国师姚广孝为子孙后代排了一个辈字(其实,主要诸王世系不同字辈,皆是太祖朱元璋设计的。他还为子孙名字的第二字偏旁,做了木火土金水轮回的规定),赐名皇后之子为朱祁钰。

不幸的是,胡善祥因为出征的皇帝派人回来暖心慰问,狂喜醉酒,被复仇的宫女撞到滚落台阶,而流产。后又怀龙种,仍名朱祁钰。


《大明风华》胡善祥剧照

皇祖仁宗生前赐名,明显贵重之意。

朱祁钰,正统十四年代兄救国的景泰帝也。

“朱祁钰”,既然始终是先帝赐予胡善祥腹中胎儿的姓名。那么,他是宣德帝首任皇后所生,齿序非长,但也是嫡子,胡善祥也不会因为无子被废。

事实上,胡善祥只为宣德帝生了两个女儿,即顺德公主与永清公主。

而朱祁钰,确有其人,却另有其母。

《明史·景帝本纪》开篇即云:“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也。母贤妃吴氏。”

朱祁钰于危难之际登基,即尊吴贤妃为皇太后,与孙太后并尊,而胡善祥仍不过早死且死得苍凉的深宫道姑耳,并没有得到儿子皇帝的追尊。

朱高炽赐名“朱祁钰”,纯为无厘头的虚构。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八月,在是受孕于前一年底,那时,朱高炽已经死了两年多,怎会知道儿子朱瞻基一时性起,临幸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吴氏宫女(查继佐《罪惟录》称是朱高煦府上的侍女,因汉王谋逆案发,而成了罹罪女眷),而使之受孕,因其不是“良家女”,有违皇明祖训,只能长期养育宫外,不予承认,直至临终前才接进宫,托付母后张太后照顾。这似乎可见朱瞻基要为自己遮丑,或害怕孙氏女陷害。

但是,《大明风华》为了衬托孙若微的美德,索性让她真切地孕育了皇长子朱祁镇,完全颠覆了清人所修《明史》的“阴取宫人子为己子”的说法。《明史·后妃传·宣宗孝恭皇后孙氏》云:“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胡后上表逊位,请早定国本。妃伪辞曰:‘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三年三月,胡后废,遂册为皇后。”

宣德三年二月,孙贵妃偷来的皇长子朱祁镇,被朱瞻基立为皇太子。若朱瞻基先以先帝提前赐名而冠予,则能更好地将孙贵妃以母凭子贵,来堵塞满朝不满其废后的悠悠之口。

更滑稽是,电视剧为了煽情,凸显孙氏女的忠贞,竟然安排位居孙氏女之上的太孙妃胡善祥,竟然与皇叔朱高煦有说不清的奸情,不惜为其逃离京师而盗取皇帝寝宫的兵部关防。

不仅如此,电视剧还虚构胡善祥流产,强迫太医给她在宫外找男人,秘密进宫受孕,奸情即将上演,丑闻已然诞生,被朱瞻基抓了一个现行,被暂时幽禁。


《大明风华》俞灏明版朱高煦剧照

胡善祥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史料并未如此诽谤她,而是称其可怜善良。

她应该是品行端正,至少赢得了朱棣、朱高炽夫妻的赞赏(而不是看在朱高煦的面子)。永乐十五年朱瞻基大婚(此时的朱高煦已经被强令之乐安州就藩),皇帝以胡善祥为太孙妃,而孙氏女只是太孙嫔。

洪熙元年,朱瞻基成为储君,妻妾俱荣升级,胡善祥为太子妃,而孙氏女仍为嫔。

朱瞻基即位,仍册封胡善祥为皇后,虽然赏赐了孙氏女金册金宝,但在名分上还是有不少区别。

即便孙氏女入宫的推荐人、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对皇家定胡善祥为妻、孙氏女为妾的安排,颇有微词,进宫找女儿、朱瞻基的母亲张氏说道,张氏一笑了之。

而且废后时,满朝重臣并不支持。《明史》记载:宣德“宣德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可以说,宣德帝要让孙贵妃代胡皇后,遭到了一群重臣的谏阻,但他坚持要换,换得彻底,让胡后做了奉旨道姑。

即便胡善祥被废成为道姑后,也受到了宣德生母张太后的厚待依旧。

张太后认为她贤德,召其居住在清宁宫。这是明朝册立皇后与储君的宫殿,张太后此为,就是坚持承认胡善祥才是皇后。不仅如此,每每内廷朝宴,张太后都会请来胡善祥,命她坐在孙皇后之上,丝毫不理会孙氏的怏怏不乐。

无疑,张太后始终对胡善祥的贤德是认可的。

这,也是孙氏女忌恨在心,只是张太后在世,不好发作。

正统七年,张太后去世,胡善祥在第二年抑郁而终。张太后竟安排明英宗朱祁镇以嫔御礼草草葬之,并赐谥为静慈仙师(这原本就是宣德帝生前给胡善祥的赐号)。

嫔御,帝王的侍妾。

这,也算孙氏女报了被胡善祥压着,做了近十年嫔妃之仇恨。

仙师,出家人也!

出家之人,是要从皇家玉牒上,抹去名字的,更谈不上名分。


《大明风华》吴越饰演张皇后

孙氏女对胡善祥的恨,恨到了极致,恨得别有用心。

但是,胡善祥的善,并没有被人忘记。天顺六年,孙太后去世不久,朱祁镇在皇后钱氏与大学士李贤的支持下,为胡善祥上尊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祔帝谥,修陵寝。虽然是没葬入宣德帝的景陵,也没有升祔太庙与宣德帝、孙氏女的神位摆在一起,但还是证明,明朝官方是认可胡善祥的皇后地位的。

不仅如此。《明史·后妃传·宣宗恭让皇后胡氏》说:“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下没有后悔药,但从宣德帝斯言来看,他对废黜胡善祥还是深有愧意的。这种愧意,无需后代修史遮掩。

而《明史》则称孙氏女,长得漂亮,但为人虚伪,靠盗子上位。

胡善祥与孙氏女的品行,在史料记载中有善恶之分,在影视创作中也有着美丑之别。

当然,电视剧为艺术创作,是以文学的语言、历史的材料,反映历史的现场与背后。这,不需要完全搬抄可能存在争议、带着观点的史料,客观、具体地呈现实际发生的现状;也不需要人们通过愉悦观剧中的金戈铁马、翻云覆雨、儿女情长,而当做具体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众的“信史”;小节不拘,但基本做到“大事不虚”而不张冠李戴、不完全颠覆,给观众在历史意识上触及历史真相,洞察关键细节,也是该坚守的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风华   大明   仙师   道姑   宣德   明史   贵妃   太后   丑闻   皇后   皇帝   胡善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