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世纪的一张借条,牵出晋商家族的跌宕史料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今借到

坡底窑村 秦效卿 解州志 壹部

夏县文化馆 黄國旗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八日

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他的一个布包里发现这张借条时,我疑惑惊讶了好多天

借条距今已60余年,纸质薄脆、泛黄、还有一个灼烧的洞。用的纸像是临时从小学生本子上撕下来的,被借人和借书人早已作古,借条上秦效卿是我的祖父,生于公元1905年3月17日(光绪三十一年),卒于公元1989年3月25日,享年84岁。

面对这一张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借条,很是疑惑和惊奇,心里一直在嘀咕,爷爷在他有生之年为何没有及时要回古书?

当借条传到父亲手里时,他可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寻找过,但失望了…

所以父亲临终前就再也不想告诉儿女吧?

我凝视着这张借条,有种想法:撕了它吧,把碎片抛向远方,让历史与现实来个无声的碰撞。

解州,五代後漢乾元年(九四八)。

宋屬水舆軍路,金屬河東南路,元屬晋寧路,明屬平陽路。

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陞爲直隸州,辖安邑、夏縣、平陆、芮城四縣。

民 国元年(一九一二)廢解州解县。故治在今運城市鹽湖解州镇。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 有的文化瑰宝,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其发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地方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华阳国志序》里认为,地方志有“达道义,章法戒 通古今,表功勋,旌贤能”的作用。

《解州志》无疑也是一部弘大的地方日志,星转斗移,我家发现的这张借条,自己作为中条山吹过的一粒尘埃,从未想过距离历史如此接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穿越时空,我在思忖:当先民们在卤池中滤出那洁白的盐晶时,在中条山腹 地的山垇下“坡底窑村”的一栋农舍中,我的祖先如何薰风沐雨、耕读传家的呢?

曾祖父本是圣惠镇做绸缎生意一商贾

因买卖常游走于各级衙门官员府 邸,缘识了巡盐察院官吏的千金,成了秦 晋之好,从此官商互应,生意越做越大,在蒲州(永济)、平阳(临汾)等地拓展分店,祖父出生后家中喜得独子后更是秦 氏家族人丁兴旺 财源滚滚的高光时刻。

祖父,秦效卿(以下称呼我爷爷),曾祖父给爷爷起名带“卿”,可看出他对爷爷的未来的期望满满,因为名字中含“卿”,古云:“两人对食为‘卿’”,“这两人”即“一君一臣”之说,它本义就是“官”意,亦可析出曾祖父深识官与商之间的玄机,一人为官 能带来家族兴旺。

我爷爷出生当年,世界和中国发生了这么几件大事:

一,1905年1月,日俄战争爆发,俄 罗 斯退出旅顺口,3月奉天会战,俄败,5月在对马海峡被日舰队全歼,俄投降。

二,1905年8月20日,孙 中 山 成立同盟会。

三,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和张之洞上奏《请废科举折》,获准。从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新式学堂开始出现。

四,1905年9月24日,慈禧委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国家宪 政,第 二年,五大臣带着梁启超和杨度修改章程,正式提出君主立宪。

五,1905年11月北洋新军成立,新军成为晚清国家主力军。

爷爷是在“河东书院”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926)。在他外公的羽翼下,在司盐城(后来的解州城)一盐栈办差,但天生富二代成长起来的爷爷,并没有染上一些富家公子那样玩世不恭、炫阔比富的坏毛病,更不像那些世袭八旗子弟一样提笼架 niao、游手好闲混日子,但是不劳而获平庸生活日久亦,便“滋生狂妄”,性格叛逆,受当是环境影响(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在青年中已形成)偌大的司盐城都装不下他了,这么好的官差辞掉不干,更藐视自家的生意,依然结识好友狐朋出走干“革 命”去了,这一去便四、五年杳无音讯。

此时,曾祖父年事已老,无力顾恋生意,便在离解州城不远的中条山腹 地尽毕生钱财买地建宅,翘首盼儿早归,怡养天年。宅院虽比不上达官显贵们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但也是:门前拴马桩、二进的院子、“必有餘慶”的牌楼 、石刻砖雕 、“蝠”寿延年……方圆几十里无以伦比。

蒋 介 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打起来了……中原大战落下了硝烟的时候,我爷爷回来了,一身戎装并带回来了穿着旗袍浑身盛满了娇气的奶奶(爷爷的前妻),奶奶怀里抱着一个女孩(我大姑),曾爷爷曾祖奶老泪纵横,这会才知道爷爷离家数年干“革 命”原来是为军阀们争抢地盘而征战九 si 一生。

到底还是没拦住爷爷,爷爷把女儿(我大姑)留下来,带着“旗袍”奶奶北上太原府,在旧政 府一个叫“建设厅”(相当于今天住建局土地局水利局合称)履职。此后,家中不时能收到爷爷寄回来的银票和曾爷爷喜欢的古品物件,如:玉圭、诏版、钱币和大量的线书及轴画。

大姑在曾爷爷奶奶跟前长到八.九岁了。

家书频繁,曾爷爷盼望爷爷为秦家延续香火,但噩耗传来,奶奶突发疾 病在太原离世。

日本gui子侵犯华北,公元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次年3月运城沦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曾祖带着大姑背井离乡投靠亲友……家宅遭兵匪几番浩劫,曾爷爷保存的上等绸缎和现洋被掠,好在曾祖珍爱的古玩字画被他隐秘地藏在地洞里保存了下来。

十年后

已经染上鸦 片瘾的爷爷衣衫褴褛逃回到家中,曾爷爷眼看着家道败落,失望至 ji,在悲愤和凄凉中随着曾祖奶奶驾鹤西去,剩下已到不惑之年的爷爷一个人立在被战火烧塌的门楼前凌乱。

没有一技之长的爷爷自然不会去做卖早点、练摊之类“下 贱”生意,在解州城靠着爷爷藏在地洞里的古玩古董倒来倒去维持生计,但历来古玩界多是陷阱和埋雷 ,像“留珠卖犊”、“偷天换日”、“隔山打牛”这些套路一不小心就使你倾家荡产,爷爷自然没能躲过一劫,把曾爷爷留下的土地都卖光后很快就入不敷出,踵决肘见,陷入绝境了。

村里有个靠贩卖粗盐发家的杨姓土豪早已窥视上了曾爷爷留下的大院,虽然门楼已毁,但前院后院几十间的房子还整齐地长在那里,无奈地在支撑着秦 氏家族的zui 后一份强势和尊严,这是秦家曾祖留下唯 一的财富了,然而它很快就被爷爷断送了。

爷爷与杨姓土豪签下了换宅契约,爷爷得了几百块大洋的差价,抱着曾祖的牌位,拉着几大箱没人要的线书和字画住进了换来的院子艰难度日,后来在大姑和姑父一家人的撮合和帮助下,我爷爷又娶了庙前北吴村杜氏(我的亲奶奶),才有了我的父亲和(二)姑。

解放了

开会啦——开会啦——巷子里锣声阵阵……傍晚,刚放学的父亲拉着我奶奶的手要出去看热闹,爷爷在屋里喊:这、这又要批斗谁呀?

戏台上挂着两盏汽灯,兹兹地冒着很大的烟,火光照亮了整个戏台,戏台前一溜站着几个脖子上挂着纸牌牌的人,有男有女,他们吃力地弯下背低着头,戏台边上一个踩在凳子上的人拿着铁皮喇叭大声地喊着口号,下面黑乌乌的人头攒动,齐刷刷的胳膊在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举起又放下。

等我长大后才知道曾经和我爷爷交换老宅的杨姓土豪家被划成了地主,被爷爷和受苦受难的贫下中农批斗了好多年,石刻砖雕的老宅子也被没收充公,杨姓地主蜷缩在东山根的两个土窑洞里小心翼翼地活着,老宅变成了村公所,后来成了小学校,再后来社里要盖牲口圈看上了老宅的木料和青砖……。

贫农出身的父亲在社长的举荐下参加工作去了,我的舅姥爷悄悄地告诉爷爷,把家里的一些“旧东西”处理掉,别影响了孩子的前程(舅姥爷提醒的及时,在后来破四旧运动中有人告过发爷爷,但派人搜查后没发现违禁的东西),父亲在县城公 安大队工作勤勤恳恳,很快就入了党。

痛心:珍藏几代人的珍贵古书籍古轴画被焚烧

姑姑回忆起一天晚上,当月亮躲进云彩的时候,爷爷打开 放在阁楼上的两个大木箱子,把一摞摞的古书籍、一卷卷的轴画抱下来,实在不忍心烧掉的珍品挑出来,剩下的被我奶奶当做柴火一次性烧掉了……足足蒸了两锅馍头啊!这些古籍书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祖宗秘密啊!此时此刻痛心疾首,心在滴血,家族世代的辛勤随着一股青烟经久不散……

家族的史册上永远都记住这一刻,只有国家的强盛才会不让历史重演,珍惜今天用无数生命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秦红乐

#晋商大院##老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借条   曾祖   土豪   曾祖父   戏台   大姑   地方志   史料   跌宕   爷爷   奶奶   父亲   家族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