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童书“内容不当” 还是“教育洁癖”?

近日有网友反映,一本名叫《撞见怪老头儿》的书籍中含有不当内容,如“你××的别急嘛,我××不是故意的……”等含有脏话的内容。

网友爆料照片显示,书籍正文均标注拼音,封面印刷着“纯美暖心·名家经典童话”“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等字样,书中标注“专为低年级孩子打造的精品注音读物”。

儿童读物公然出现脏话,乍一看确实不妥。但这本书果真是有“毒”童书吗?有媒体查阅发现,《撞见怪老头儿》一书中共收录四篇童话,仅有《蓝色的舌头》一文出现“不当内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位父亲,得知孩子在学校突然经常说脏话后,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了一根蓝舌头,只要装上了蓝舌头,便会“出口成脏”。文章主要讲述了“我”装上蓝舌头后的狼狈,以及最终将制造蓝舌头的人绳之以法的故事。可见,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教育孩子不要说脏话。

优秀童书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在教导孩子知晓“真善美”的同时,也要让他们远离“假恶丑”。其内容固然要积极、健康、向上,但如果作品没有负面内容的展现,又怎能让小读者更好地分辨是非、认清好坏?许多家长都鼓励孩子阅读文学名著,但名著中,类似的“不当内容”更是不在少数。就拿《红楼梦》来说,有学者就提出“《红楼梦》一书,仅就骂人和挨骂来看,是中国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所不能比拟的。有真骂,有假骂,有狠骂,有毒骂……几乎写尽了中国人的‘骂’和‘被骂’。”即便如此,也并不影响《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即使家长能够屏蔽书里的内容,又怎能把生活中所有的不良信息全部屏蔽?儿童读物固然要有选择,但过分强调净化,无疑会异化成一种“教育洁癖”,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柏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安徒生   不当   红楼梦   儿童读物   内容   老头儿   洁癖   脏话   这个故事   舌头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