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曾经的春秋霸主,最后竟被瓜分

01导语

中国历代史籍,卷帙浩繁,其中有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而“三家分晋”便是其开篇之作。

司马光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标志着维系周朝统治的“宗法分封制”走向衰落,维系周天子与诸侯贵族,贵族与庶族之间的“礼”逐渐瓦解,礼崩乐坏,春秋时代终结,中国历史由此进入诸侯并起,武力争雄的战国时代!

资治通鉴

02晋国建立

西周初年,周公分封,将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同母弟姬虞封于唐,姬虞成为唐国国君,故称唐叔虞。死后,其子迁都至晋水,所以将国号改为“晋”,这就是晋国的起源。

唐叔虞

03公子重耳

提起晋国,可能我们最熟悉的是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回国后重掌政权,并将晋国的霸业推至顶峰!

献公即位后,为了防止再发生内乱,想要把所有儿子都杀掉。事情未果,又想废掉太子申生,立骊姬的儿子奚齐。太子不得以自杀,他的弟弟重耳、夷吾也被迫出逃他国。重耳逃亡19年,等他终于有机会返回晋国继位时,已经62岁,而他的回归,也开启了晋国的春秋霸业!

公子重耳

04晋国争霸

晋文公即位后,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文治武功,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并以周天子的名义与各诸侯国会盟于践土,让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的又一春秋霸主,奠定晋国百年霸业;

践土会盟

城濮之战

晋襄公时,晋秦崤之战,彭衙之战,令狐之战,三胜秦国,并在扈邑会盟诸侯,延续晋国作为中原霸主的地位;

楚晋邲之战后,晋国开始经略北方。齐晋鞌之战,大败齐国;晋厉公时,鄢陵之战再败楚国;晋悼公时,军治万乘,晋国的霸业达到顶峰!晋国霸业延续百年,威震各国,天下诸侯不能与之争雄。

05礼崩乐坏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即“三家分晋”。

晋国被瓜分,是处在“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的时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权利逐渐下移,原来在权力序列中下一级的卿大夫以不同方法扩大自己的实际权力和占有的土地,最后取代上一级。

整个春秋时期,宗法制在不断瓦解。同姓和异姓之间,权力序列的上下之间,不间断的权力博弈,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权力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卿大夫掌权。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分封制示意图

分封制下,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作为封邑的同时,管理封邑的权利,土地衍生的财富及人民也都同时分封,诸侯立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也是如此。

这种权力的分配,也为春秋后期,大夫专政埋下了隐患。

06三家分晋

鲁国有季氏家臣阳虎专鲁国之政,也就是所谓“陪臣执国命”,齐国有“田氏代齐”,而晋国尤甚。

晋文公重新掌权后,以狐偃、赵衰二人为大夫,狐偃是同姓,赵衰则是异姓。秦晋令狐之战后,赵盾(赵衰子)全权代表晋灵公与各诸侯国会盟扈邑,赵盾也成为首个以臣下身份而主持诸侯会盟的人,“晋公室之弱,自此始矣”。

晋成公时,“晋公室卑,政在侈家”;晋平公时,栾氏被灭,晋国的卿族已只有韩、赵、中行、魏、范、知六卿;后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灭知,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三家分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07

曾经的春秋霸主,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中!宗法制是贵族维系自身统治的工具,但是宗法制本身也包藏了破坏宗法制的种子。春秋后期,“周礼”名存实亡,周天子的威严已不复存在,诸侯,甚至是卿大夫的力量逐渐强大,并掌握政权;导致了一个超级大国最终难逃瓜分的厄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晋国   楚国   春秋   宗法   齐国   霸业   公元前   诸侯   霸主   大夫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