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近代康藏史上的“大白事件”-权力结构碎片化下的激烈碰撞

“大白事件”发生在1930年西康省甘孜县境内,最先是由于大金寺与白利土司之间因为土地差民而引发的争端,但是在事件发生后,西康省驻军,西藏驻扎在德格的藏军,以及西藏政教势力等方面,因为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先后介入,最后使事情演变成西康军队和藏军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引发了民族,边防,权力分配等一系列的国家层面的重大问题。

事件起因

甘孜县白利乡,位于甘孜县城西南约二十里处,这里有一座小喇嘛寺,名叫雅拉寺,这庙虽小,但却是甘孜白利土司的家庙。寺里的雅拉活佛深受当地人的尊崇和供奉。白利土司还专门拨了十五家差民给活佛种地,当差。

民国初年的时候,雅拉活佛转世在绒坝岔桑都村的一个富豪家庭,按当地寺庙的权力范围划分,桑都村的人要受戒,本来是该去林葱和阿都两乡交界处的大金寺受戒。

但是雅拉活佛是雅拉寺的活佛转世,因此他得破例去亚拉寺出家。大金寺是康北五大寺庙之一,这个雅拉活佛见大金寺金碧辉煌,供奉又多,因此和大金寺来往就很密切。

而大金寺也认为活佛虽然在雅拉寺出家,但是毕竟按区域划分,这是大金寺的范围啊,所以应该把雅拉活佛接回大金寺。

白利人看在眼里,心里明镜似的,古话说子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你天天和大金寺眉来眼去的,你当我们是空气?这事情总有一天是要爆发的。


雅拉寺有个小喇嘛,经常跑到村里去偷东西,每次被村里人抓住后,雅拉活佛都会出面偏袒,也不加教育,这小喇嘛见活佛包庇自己,胆子就更大了,有一次偷了大量的财物,结果又被抓住了,村里人没有再把他送回雅拉寺,而是把他送到县府去了,县府直接就判了小喇嘛两年徒刑。

结果雅拉活佛又来说情保释,白利人本来就对活佛很不满了,见事情闹这么大,于是纷纷指责雅拉活佛偏袒小喇嘛,并把雅拉活佛和大金寺的事情也拿出来说。

雅拉活佛说道,哦原来你们早对我不满了啊,行,不能处是吧?不能处那就拜拜了。于是决定回大金寺了。

你说你走就走吧,这活佛还要把白利人供奉给他的财物和当年白利土司拨给他的十五户差民一起带走。白利人自然是不干的。

于是就在雅拉寺门口和来迎接雅拉活佛去大金寺的使者吵起来了。白利人坚持认为这是白利土司和百姓贡献给寺院的,不是雅拉活佛私人财产,你要走,你自己走,钱财和差民得留下。


大金寺财大气粗,平时就趾高气扬惯了,手里还有僧兵,根本没把白利乡的人放在眼里,白利人是越说越生气,最后一气之下,直接一把火把雅拉寺给烧了。

西康军队和藏军先后介入争端

这件事引起了大金寺上层喇嘛的强烈不满,我大金寺的金字招牌还收拾不了你们这些屁民了?于是大金寺点起人马,提着刀刀枪枪的就来进攻白利。

白利土司急忙带人抵抗,但是毕竟势单力薄,实力悬殊太大,大金寺的僧兵没几下就把白利人给打得四处逃窜。白利人只好求助当地政府。

甘孜县的县长韩又琦急忙请当地驻军帮忙协调。当地驻军营长罗海宽(这个猛男后面还要出现)忙带兵前去弹压,但大金寺的僧兵根本不听,一路还烧了不少白利人的房屋。

政府忙找了周围寺庙的一些上层喇嘛来出面协调。但是大金寺人多势众,不但不听劝解,而且提出无理要求,让西康军队退出白利,并赔偿白利的损失。


西康军队蒙了,房子是你们烧的,人是你们杀的,我们赔偿什么损失,于是严词拒绝,并电告驻扎在康定的步二旅旅长马骕,请求派兵增援。

当时正好驻防巴安(今巴塘)的四十团团长马成龙来康定述职,于是马骕就委任他带着三个营的人马前去征讨。并调驻防在雅江的炮连率领全连到甘孜助战。

大金寺不甘示弱,也在邓柯,石渠,白玉这些地方征调了几千的人枪来助阵,并暗中请驻扎在德格的藏军帮忙。于是藏军又暗中支援了大金寺不少英国步枪和子弹若干。

大金寺见自己人枪都已经超过了西康军队,以为是稳操胜券了。每天都派出马队四处游弋,以示威风。

西康军的马成龙,那是在清末赵尔丰经营西康的时候,就参加边军的人,经验丰富。对于这些所谓的挑衅行为,都没放在眼里。

等军队一汇集,马成龙就率部立即发起了总攻,步枪大炮齐上阵,大金寺的僧兵虽然平时也和周围寺院、村民发生械斗,但是哪见过这种正规军的打法,刚一交手就有人直接丢掉枪逃了。

西康军队没怎么发力就收复了白利,继而包围了大金寺。无奈大金寺围墙高且厚,西康军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打得下来。

大金寺见形势紧急。急忙派出得力人员,携带着礼物到拉萨去请达赖喇嘛来助拳,为什么大金寺去找达赖来帮忙呢,因为大金寺是康北寺院中最倾向于西藏的寺院,是西藏地方政府在康区的直属寺院。

早在民国初西藏驱赶清军时,当时大金寺的喇嘛就为西藏“立下大功”,所以才有了前面说的诸多僧兵。

那些僧兵是按照藏军编制而设置起来的,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给了大金寺500支英式步枪和25万发子弹,并且任命了大金寺的喇嘛工布次仁为代本(藏军军职官员,相当于团长)。

于是这次达赖也派出了藏军正规军千余人,在两个代本的率领下前来支援大金寺。藏军先遣部队一到就对西康军和白利土司的前沿堡垒昔色村发动了进攻。

昔色村的村民人不多,但是打仗挺猛,配合西康军一起,多次打退了藏军的进攻。大金寺僧兵和藏军见啃不下昔色村,转而就去打扎科,扎科就没那么幸运了,几回合下来就失守了,双方就在大雪山下据守。

这时,西康军发现了大金寺中飘扬着藏军的旗子,才知道原来藏军参战了。急忙将情况汇报给了康定方面,康定方面在摸不清藏军人员配置的情况下,于是采取了缓兵之计,那边藏军也是需要稍微调整,等待后续部队,双方各怀心思的展开了所谓的和谈。

但是大金寺这边还是出手更快,在1931年2月,也就是汉历新年的时候,西康军汉军居多,于是就在营地过年。汇合后的藏军和大金寺的僧兵突然发动了攻击,攻占了西康军的前沿阵地。

西康军仓惶应战,终不能敌,无奈之下只好向甘孜败退。大金寺发话,只要西康军退出甘孜,大金寺就不再进攻,西康军只得退守炉霍。一面急电旅长马骕请求增援,马骕见事情闹大了,也急电西康省省长刘文辉请示下一步行动方案。

和谈以失败草率收场

刘文辉也拿不定主意,于是请示了南京后,南京政府回电,因为这时华北和东北形势吃紧,日本鬼子正千方百计在制造摩擦,西南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乱,刘不能扩大事态,不要派兵增援,防止事态扩大。

贡觉仲尼

同时南京方面也通过达赖驻南京总代表贡觉仲尼电告达赖,让达赖的藏军不要东进,双方休战等待中央派人来调查处理。

但这时藏军自从进了甘孜后,就根本没把电令放在眼里,把西康军赶出甘孜后,立即就派出五百人的军队进攻瞻化,瞻化那时根本没有军队防守,所以藏军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瞻化,还把瞻化县长张楷一家人抓到昌都关了起来。

马骕见藏军入侵了瞻化,担心藏军继续得寸进尺,于是任命了担任过清兵边军标统(团长)的王政和为雅理游击司令,把小金的民团编为两个游击中队,进驻理化。

到五月份的时候,南京方面总算得到了达赖的回电,说已经停止了军事行动,现派出琼让代本到甘孜来等候南京方面人员调查和与西康军谈判。


于是南京派出了蒙藏委员会委员兼总务处长唐柯三为调处专使赴甘孜展开调处。

结果到了甘孜才知道,琼让就是个传话筒,什么事情都要请示驻扎在昌都的噶伦总管敏堆巴,于是唐柯三只能又写信给敏堆巴,商谈谈判日期和地点并及时来甘孜。

不料敏堆巴却万般推辞,最后要求唐柯三去昌都谈判,当时西康交通极为不便,双方书信来往,费了不少时间,直到第二年的春天,达赖才正事命令琼让为代表和唐柯三谈判。

西藏方面认为西康军是兵败求和,于是以胜利者自居,并称甘孜和瞻化本来就是西藏的,使谈判陷入了僵局。这时国家形势又因九一八事变而使政府无力顾及川边,于是催促唐柯三早日了结此案。

于是唐和西藏方面谈判后,拟定下了八条方案:

1.甘孜、瞻化,暂由藏军驻守,以后另案处理。

2.藏军进驻理塘的穹坝、霞坝归还理塘,占领的朱倭退炉霍

3.炉霍、道乎各驻康军二百人,甘孜、瞻化各驻藏军二百人,其余退出,不得互相侵犯。

4.被俘官兵,一律遣返,由四川省府拨藏洋二万元,付藏军作为补偿。

5.“大白事件”由藏方琼让代本单独秉公处理

6.大金寺所欠康定商业集团的商款,由琼让代本责令该寺迅速归还。

7.恢复交通,保护商业。

8.马骕旅长与琼让代本,应互派委员,敬致谢意

这个草拟的协议一经传出,西康地区一片哗然,纷纷表示不满,特别是白利人更是愤怒不已,白利土司带着百姓,到炉霍向唐柯三及政府请愿,说这样处理,那将来在大金寺统治之下,自己和百姓如何才能活出来。

西康省省长刘文辉也是极力反对,并表示谈判的是藏军退出甘孜瞻化,而不是什么另案处理。

唐柯三无力再处理,只好宣布调处失败。他本人随即离开甘孜,事件交由刘文辉全权处理。

刘文辉的反攻


青海玉树

接下来的一年,川藏两军在炉霍对峙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如藏军趁着在炉霍驻防时,又以青海玉树地方噶丹寺与德塞召寺之间因土地发生纠纷为借口,集中四千多兵力,进犯玉树。

青海方面当时以为川藏纠纷不会涉及青海,所以事前未做准备,结果玉树差点被藏军占领。在七月,青海军队又对藏军展开反攻,不但将青海境内所有藏军驱逐出境,还同时占领了民国八年的时候藏军强占西康的石渠和邓柯两县。

刘文辉


而西康这边,又发生了康定兵变,马骕旅长被杀,刘文辉觉得事情再拖下去肯定局势会更加复杂,必须武力解决了。

于是命令在邛崃的川康边防军精锐的第一旅,冕宁方面的靖宁边第一旅赶赴康定,统一由川康边防军第一旅旅长余松琳指挥。余又任命二十九团团长邓骧为前敌总指挥,率先奔赴炉霍前线。

这时藏军还在巴安和西康军搞摩擦,突然发现西康军兵力有变动,似有大量军队集结,估计有大战发生,于是主动退出巴安,返回康北。

邓骧率部到达炉霍后,立即与驻防在炉霍的六个营汇合,并配以炮连,向藏军发起了猛攻。藏兵自从和西康军交手以来,尚未碰到过如此猛烈的攻击,更没见过西康军有中级军官冲锋在最前面的队伍,知道遇到了西康军的精锐主力,遂不敢大意,奋力应战。

不过藏军终因实力悬殊过大,不得不抛下甘孜,退守大金寺和各要隘。西康军追至大金寺,又遇到大金寺城墙坚固无法攻下的情况。


这时,西康军四十团团长罗海宽,连长陈月江冒着弹雨,翻墙入院,一手挥舞大刀,一手拿着连槽(驳壳枪)逼退一众喇嘛,打开大门,西康军蜂拥而入,寺中喇嘛见西康军居然如此神勇,来不及收拾细软,就一把火烧了寺院,随着藏军向西藏方向逃窜。

西康军乘胜追击,将藏军追过金沙江,同时乘势收复了德格,邓柯,白玉,石渠四县。这时驻扎在此的青海军队邀约刘文辉一起进攻昌都和类乌齐。


刘文辉因川局不稳,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必须集中力量应付川战,于是复电青海方面,说收复昌都尚非其时,将来再议。青海方面见刘不愿联手,也就收兵回西宁去了。

刘文辉同时致电邓骧,也是说川局不稳,应该尽早结束战争,以免到时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1932年冬,四川军阀刘文辉,刘湘为争霸四川的“二刘大战”爆发,这是除中原大战以外,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也是军阀混战的高潮。)


而藏军方面,这时恰好十三世达赖圆寂,无暇再进行大规模战争,于是西藏上层也决定和西康方面罢战言和。双方在十月八日在金沙江西岸的岗拖进行了和谈,这次是双方都不想再打了,所以和谈进行得很顺利。

和谈后双方约定以金沙江划江而治,同时,青海方面也派出和谈代表,规定了双方退回原来的边界,并互换战俘。青藏双方冲突也告结束。

至此,冲突了接近三年的“大白事件”宣告结束。


最后补充说一下随着藏军逃到西藏的大金寺的喇嘛。当年大战的时候,这些喇嘛自焚寺庙,除了少量的逃散人员外,大部分都跟着藏军逃到了金沙江西岸,在战争结束后,有两百多喇嘛陆续自行返乡,剩下的几百个喇嘛流落在昌都一带。

西藏地方无法就地安置,对此也感觉头疼,关键是这些喇嘛手里还有武器,当年正是西藏地方政府给他们的武器,现在这些拿着武器的喇嘛为了生存,开始在西藏为非作歹,闹得鸡犬不宁。

1934年的时候,还发生过大金寺喇嘛悄悄渡过金沙江袭击邓柯县政府的事件,因此西康方面报告了南京政府,允许大金寺僧众回西康,并捐修寺庙,安置在绒坝一带。

但因为条约中藏汉文不符合的情况,双方发生了争执,期间大金寺喇嘛还抢劫了甘孜商人运往拉萨的商货。

西藏和西康方面无奈只得又在当年十月在德格进行第二次谈判,最后约定,由西康和西藏方面共同修理大金寺,土地和乌拉差役恢复旧制不变,大金寺武器交给寺院堪布统一管理,赔偿所抢劫商货,杀人按命价赔偿(赔命价为西康旧俗,大家可以参考我以前那篇文章)。还特别提到,大金寺的喇嘛回原籍后,绝对不允许对白利、阿都土司寻仇,若惹是生非,由川康政府查办。

后记

大白事件最初的起因不过是土司辖区内僧、俗两方为土地差民的归属问题而引起的利益纠纷。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康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本来是最平常不过的 “小事故”。

但是,由于主持白利土司家庙的雅拉活佛转世于大金寺的控制区内,当雅拉活佛从白利村出走大金寺时,使得这一问题因此变得复杂起来。

当时主政甘孜县的韩又琦对于大白事件可能导致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大白事件发生的地点处于康、藏两大地方势力的交错地带,因此必须要慎重的考虑它的政治背景和未来的延续情形。

然而,甘孜县署对事件处理的消极与不作为的态度,不仅没有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而且还试图以军事弹压相威胁,这以促使了大金寺擅开战端。

在当时的康北地区,政权、土司、头人、寺院各大势力错综复杂,关系盘根错节,每方都想在有限的资源中寻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权力结构的碎片化所带来的是为了争夺土地、群众、牲畜等资源而频繁发生的武装冲突。

从清末改土归流至民国开始建构国家体系的进程中,康藏地区经历了从军阀混战,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偏安一隅的封闭地方社会中那些看似很微小的事件,在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也有可能演化为远远超过本地区影响的重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西康   昌都   达赖   康定   甘孜   炉霍   土司   活佛   西藏   喇嘛   大白   近代   碎片   权力   激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