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几则重要历史事件

1、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朝建立的标志,在召开的这次会议上,大禹穿着正式的礼法服装,手上拿着代表其威望的玄圭,在会堂上召开“群臣”会议,根据各个诸侯的国土位置以及大小,分别就位于堂下,形成队列,各诸侯皆向大禹行敬礼,而大禹也还以答礼,这一形式被称为我国朝堂的早期形式。礼毕之后,夏禹向朝堂之下的诸侯说道,“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功能德还比较微薄,不足以让在座的各位信服,因此,本次召开这个大会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对我的治理不断地提出意见。

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又继续征伐三苗,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行天命自居,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取得了“夏后”的地位,通过这些征伐活动,不断加强了夏禹的王权,为了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蚌埠西郊怀远县境),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

2、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夏朝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我们熟悉的传说故事,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在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中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更是流传至今,这也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重大历史转折,为夏朝历史的开展进行了铺垫。

3、讨伐三苗

讨伐三苗是是尧、舜、禹时代主要有对三苗的战争,北方的华夏族部落联盟在禹的带领下,同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为了争夺奴隶和生存空间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持续数十年,最终以华夏部族的胜利而告终,禹成功消灭了对自己地位构成威胁的竞争者,“禹征三苗”之后,有关“三苗”、“有苗”、“苗民”等称呼在中国史籍中逐渐消失不见,三苗族群遂告瓦解,这场战争进一步激化和破坏了旧的原始社会制度,直接推动了夏朝诞生和古代民族的融合。

讨伐三苗以重德轻武德策略取胜

4、太康失国,又称后羿代夏

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就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

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趁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5、鸣条之战

夏桀继位时,夏王朝已风雨漂泊,诸侯国已不朝贺,王室内政务不休,外面阶级矛盾已到爆发前夕,夏桀上位后,不仅无作为,还变本加厉,使得夏王朝与各诸侯国和民众的矛盾越发加剧。夏的诸侯商国在商汤的治理下欣欣向荣,在内鼓励人民安心农耕,在外与各诸侯国,方国修好,慢慢的归附商国的诸侯国已达四十个,商国势力可与中央朝廷相抗衡了。

商汤为了消灭夏朝,先征服了自己相邻与夏王朝关系融洽的葛国,以确保自己南亳的安全,免除后患。接着伊尹到夏王都城查探,看看夏王朝的军队,后勤,民众等情况,获得到准确情况后,商国立刻征伐豕韦、顾国、昆吾三个夏朝属国,为商国下一步进攻夏王都城做好准备。公元前1600年,商汤宣读誓词正式征讨夏桀,商汤亲自带领良车70乘,敢死部队6000人,联合诸侯国和方国,与夏朝军队对峙于鸣条,后夏军溃败,夏桀逃脱,不久病死。鸣条之战意义:鸣条之战是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宣告结束。

鸣条之战示意图

商朝建立

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望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夏朝   王权   太康   后羿   大禹   都城   商汤   王朝   大禹治水   历史事件   诸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