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突袭战经典,中华文明发展方向的一次大转向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战一日而破纣之国。根据近代出土的文物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专家解读,确实是一日之间将商灭亡。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古籍记载是可靠的。

影视剧中的帝辛

商王朝作为工商业国家,其强大超乎想象,以至于笔者深信是周代商,是落后文明战胜了先进文明,后文我们会做深入的分析。但他灭亡却如此迅速!其主要原因是周武王采取了突袭战。

影视剧中的姬发

首先,很好隐藏了不臣之心。巧用瞒天过海,做了精心长期准备,并善于等待。

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其始祖姬弃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在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率领下周人,为脱离了戎、狄等游牧部落的直接侵扰,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的平原定居下来后,经历了古公亶父与季历二代人的治理,农耕社会的周部落逐渐强盛。

作为商王朝在西部防范戎、狄的重要诸侯,商王文丁为拉拢周国,把女儿嫁给季历,并封他为具有征战权利的"牧师"。但周部落在征战的同时,也不断攻伐临近的其它商王朝诸侯,商王文丁为扼制周势力发展,杀了季历。姬昌(周文王))继位后,商对周仍并不放心。一度囚禁姬昌于羑里,杀其子。姬昌假意彻底臣服,得以归国。从此姬昌隐藏企图心,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周族实力。大力练兵,先后讨伐西方犬戎及密须,东伐耆国(今山西长治)、伐邘(今河南沁阳),伐崇国,很显然这些讨伐经过了商王朝认可,作为中央政府的商王朝也从中受益,是臣服的表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

姬昌

姬昌逝世,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姬发以姜尚师,周公为傅,遵循既定方针,继续韬光养晦,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商王帝辛(纣)相信周人已经完全臣服,由于内乱(帝辛为少子继位)及后来征伐东夷的需要,商王朝甚至于逐渐减少了西部防范周人的驻军。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现在我们不知道,周人到底采用了什么办法,获取了商王朝的绝对信任,理论上来讲,局部内乱和显示武功的征伐东夷战争,都并非生死之战。后期商王朝为什么完全撤除了防范周人的驻军,导致武王突袭时发兵到了京城才发现。可以肯定的是,周人采取一系列瞒天过海的举措,消除了怀疑,取得了绝对信任。

其次,等待机会,机会来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放手一搏。

穿越历史你会惊讶的发现,商王朝的经济是开放、更包容的工商业经济体,非常发达。这也是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把从事商品生产和买卖的人叫做商人。商王朝的诸侯诸夏诸戎共处,从事农耕、畜牧、捕鱼养鱼、麻丝织造、陶器等手工业生产,冶炼、军工生产、海盐贩卖。商王朝既不是分封制,也不是中央集权,而是采用了军事和经济手段来治理天下。他们更包容,科技和工业加工生产先进。重要的经济领域实行的是国家经营,一般领域放开搞活,鼓励组织和私人形式进行生产经营,比如盐宗胶鬲,作为大夫就是负责商王朝的鱼盐贩卖,又比如姜子牙在朝歌时,作为个体户,就先后从事过贩卖粮食、贩牛屠牛生意。商王朝的文化是包容、开放的,经济也非常发达、活跃。

盐宗胶鬲

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控制手段,使各诸侯国进行了有效分工,从事他们专业的工作,如周人主要从农业生产,生产粮食,东夷的一些诸侯从事海盐、丝麻等产品粗加工生产。精细加工和物流贩卖当然是商王朝政府或者商人。所以可以把食盐、布匹衣物等各种商品卖给周人,可以从周人处换取粮食,运输到东夷换取食盐,丝麻等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后再贩卖。当武王攻到朝歌时,商王朝能立刻组织17万奴隶,这么多奴隶住在城里干嘛,很显然他们主要是产品生产者产业工人。可见京城朝歌,产业和生产规模十分庞大。

东夷部落不干了,他们希望盐和其他产品,自己进行加工,和其他诸侯进行直接自由贸易。甚至直接开始攻击商王朝的商队,盐麻丝的收购大幅减少。商王帝辛(纣)亲自带兵讨伐,保护商路,大败东夷联军,但东夷部落并没有投降,而是分散逃入山林,继续抵抗,阵地战变成了游击战。大战结束后,商王帝辛(纣)带领部分军队返回朝歌,留下将领和继续讨伐。

显然商王朝的战车和沉重的盔甲,并不适合游击战。将领们的讨伐进入了僵持。远在朝歌的商王帝辛(纣) 和大臣,对于停止讨伐还是继续增兵产生了激烈的辩论。多位大臣因此下狱,商王帝辛(纣)一意孤行,继续增兵,甚至于调走了西部仅有的用于防范周人的全部军队用于东线作战。

继续增兵讨伐,调走商王朝西部驻军的决策,对周人来讲,机会来了。周武王姬发举全国之力,战车300辆,虎贲3000人,戴甲45000人。"作《太誓》向众人宣告,这次要努力,机会难得,不会有第二次机会,更不会有第三次了!

帝辛听说姬发突袭,已经是兵临城下,非常慌忙,军队已经被抽调一空。只好将奴隶俘虏170000人临时组织起来。缺乏训练和缺乏战车的临时军队,虽然人多,但在周军战车强大威慑下,丢盔弃甲,内应趁机发难,兵士也转而攻击纣王。帝辛逃跑,退入城中,军队崩溃。黄昏时分周军占领商城。帝辛自焚。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即廿七日。

而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尚在东夷分散作战,救援不及。被各个击破。三月丁卯(初一日)吕望(姜尚)战胜殷臣方来。三月壬申(初六日)吕他战胜越戏方。三月辛巳(十五日)侯来战胜殷臣靡集于陈。三月甲申(十八日)百弇率虎贲战胜卫(即豕韦)。军队或败或逃,商王朝彻底土崩瓦解。有传说,王朝的部分军队在失去家园后,为了活命,通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演化为印第安人。帝辛的叔父箕子带领部分族人逃到了朝鲜。不肯臣服的商人被分割、被迁移到各地(是否为奴,无考),愿意臣服的商人交给帝辛的儿子武庚(被封为诸侯国宋)。讨伐了商王朝的铁杆诸侯,商王朝及其势力被彻底肢解。

建立的箕子朝鲜统治千年之长

这次成功的突袭战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3000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商王朝一个包容农耕、游牧、渔业、工业生产、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实行类似初步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国家控制主要的经济活动。同时包容各类的其它的生产、商业活动。周人的偷袭成功,改写了中华文明前进的方向,诸夏诸戎杂居,以诸戎不再被包容,退出华夏(少数如中山国除外),开始了以农耕为主,分封制和专制交替下的新文明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岐山   东夷   王朝   农耕   驻军   战车   诸侯   发展方向   军队   中华文明   部落   经典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