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关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

“地险天成第一关,嶷然积石出群山”,明御史李玑游历积石关后写下《题积石》,赞美初在河州设置的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大关——积石关的雄奇、险要和壮丽。

图说:积石峡 来源:网络

积石关坐落在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关门村,地处巍峨的积石山麓、积石峡东口,是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西汉时期设置的古河州(临夏)二十四关之第一关。积石关的西端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进入积石峡,黄河两岸山势峭拔,绝壁千仞,如刀削斧劈;危石险峰,横出天际,大有将崩欲倾之势。重岩叠嶂,遮蔽天日,深邃幽深。峡中黄河急流奔湍,洪涛巨浪,声振如雷,浪拍石崖,生云吞雾,滔滔东去,一泻千里。晋成公绥在《大河赋》中赞美道:“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险要的地理位置让积石关成为政治、军事、交通战略要地,明嘉靖《河州志》曾载“两山如削,河流其中,西临蕃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隋置临津关,命刘权镇之,唐李靖伐吐蕃经积石,宋元立积石州,洪武改为关”。

积石关声名远播,和大禹密不可分。传说,大禹接受尧帝治水的命令,决定先从灾害最大的黄河开始治理。他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看到黄河被巍峨高耸、绵延几十里的积石山所阻,洪水蓄集,一片汪洋,每遇暴雨或雨季,常常溢出滔滔而下,造成九州之灾害。他认为只有凿开一个缺口让水泄出去,才能消出水灾隐患。他一改他父亲鲧用筑堤堵水的方法,采用疏导之法。他带领百姓开凿积石山,经过千辛万苦,积石山终于被凿开了,黄河水从凿开的缺口,顺着河道向东飞泄而去,归向大海,消除了水患。积石峡就是大禹治水时凿成的,积石峡绝壁上层层叠叠的崖壁纹路,传说是大禹导河时留下的斧痕。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明朝时官府在这里修建了禹王庙,并派官员按时致祭。可惜禹王庙在清光绪年间毁于兵燹。

到积石关旅游,不仅可以欣赏山河壮美,还可以聆听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这里还是黄河漂流的胜地。

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石关   大禹治水   吐蕃   临夏   石山   重岩叠嶂   大禹   关中   大河   黄河   险要   要地   绝壁   缺口   灾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