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氏王朝

平心而论,立国仅32年的陈王朝,无论是皇帝本人,还是他的后妃儿女们,命运都不算太惨。远的不说,就拿近在身边、近在眼前的刘宋、萧齐、萧梁三朝相比,也能证明这一点。您看,五任皇帝中,除了那可怜的废帝陈伯宗外,其余四位都寿终正寝。而这四位皇帝的直系子女中,死于非命的也寥寥可数。台湾的柏杨先生虽然对陈霸先没什么好感,却在《中国人史纲》中承认,他所建立的这个陈帝国,“是南北朝唯一没有出过暴君的政权”。

清人王夫之可就不同了,他站在君为臣纲的正统立场上,认为从曹魏代汉开始一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期间的所谓“禅让”,其实不过是篡位而已。既然同属篡位,王夫之拿陈霸先与曹魏代汉、司马氏代曹魏、刘裕代晋、萧道成代刘宋、萧衍代齐、杨坚代北周、李渊代隋、朱温代唐、赵匡胤代后周等逐一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陈霸先“罪过”最轻。至于陈霸先袭杀王僧辩,驱逐萧渊明,改立萧方智后又逼其“禅让”,王夫之辩解说:倘若王僧辩得逞,萧渊明做稳了皇帝,则江南地区势必沦于鲜卑高氏的残暴统治。因此,陈霸先不是忠于萧梁王朝,而是保护了江南地区的“中国”遗民,客观地说,是为这批中国遗民争得了宝贵的时间,让他们在等待了数十年之后,最终由隋朝来一统天下。因此,王夫之由衷地赞美陈霸先:“功亦伟矣哉!”(《读通鉴论》卷十八)

侯安都(520年—563年)

然而,王夫之在盛赞陈霸先的同时,对陈帝国的文臣武将们却一点也看不上眼,说什么:“抑不知当世之无才,何以至此极也!”当然,他是有根据的,先拿武将来说,其主要将领像侯安都、周文育、程灵洗等,先是打了败仗做了俘虏,成了敌方的囚徒,然后又被用长锁锁成了一串,最后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机会“鼠窃而逃”,即像老鼠一样偷偷地逃跑了。像这样的人逃回去后,却能继续做大将,并且一点也不感到惭愧。你看你看,陈朝就是这么一批武将啊!再来看看文臣:刘师知与到彦举受遗诏辅政,忌安成王陈顼权重,派殷不佞孤身一人口称奉有圣旨,让陈顼退出权力核心,内不让皇太后沈妙容与小皇帝陈伯宗知道,外不与其他大臣好好商量布置,竟然一点也没有考虑:倘若陈顼拒不服从,又该怎么办?这样幼稚的举动,连五尺小童也不会做呀。身为顾命大臣,却把关系到国君安危的大事看作儿戏,你看你看,陈朝的文臣,就是这么一副模样啊!

既然陈朝的文臣武将们都不行,那么这个王朝的败亡也是势在必然。不过,说到陈氏皇族不那么悲惨,甚至可以称之为相对“幸运”,显然,与这个王朝未出暴君有一定关系。后主陈叔宝,固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是一个“荒淫”之主,却算不上残暴,算不上暴虐。他本人与他的后代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这当然与隋文帝杨坚在某些方面比较宽厚大度有关,而文帝陈蒨与宣帝陈顼的子孙们呢,一则这两个皇帝本身不算残暴,碰上陈后主又不算残暴。既然陈朝的皇帝都不残暴,结怨也就不会太多,报复自然不会太惨。如此说来,人们是不是从他们身上,可以稍微印证一下佛家的“善有善报”?

不过大家可别误会,这不过是比喻罢了。事实上,即使是信佛的皇帝,也未必真正具有佛家的“菩萨心肠”吧?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34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王朝   江南地区   佛家   遗民   后妃   后主   帝国   武将   残暴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