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丨褒姒,凭一己之力灭一王朝的女子,司马迁写完自己都不信

褒姒,烽火戏诸侯,那个凭借一己之力,灭了西周王朝的奇女子。《诗经》有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她是一个笑点奇异,天生貌美的女子,是流传千古的亡国妖姬。

一代妖姬

她有何过人之处?且看《史记》怎么说: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

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後宫。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此处省略若干字)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以上省略若干字,直接上翻译:

说夏朝末期,褒国的祖先显灵,化作两只神龙,赐夏王满满一盒子的口水,以此来保佑夏朝,结果不久,夏朝就亡了。

这个盒子历经夏、殷、周三朝,都不曾有人敢把它打开。直到周朝末年,周厉王打开了盒子,结果哈喇子留了一地,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蜥蜴碰到了一个未成年的小宫女,本来谁也没在意,结果几年后,小宫女成年后居然怀孕了。

司马迁与《史记》

都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而褒姒竟然是人和妖生的,如此出身成就必然不可估量。小宫女就是因为害怕,所以把孩子扔了,恰巧被一对路过的夫妇捡到了,带回了褒国。

一个绝世美女就这么出现了,褒姒,褒国一个姓姒的女子。说是褒国,其实就是一个姓褒的小部落,哪敢得罪周王朝。听说周幽王要来攻打,褒姒就成了全村的希望,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幽王以表诚意。

周幽王沉迷于女色

褒姒果然不负众望,用美貌彻底征服了幽王。幽王为褒姒废除了申皇后和太子宜臼,从此褒姒成了皇后,她的儿子伯服成了太子。

即便如此,褒姒也并不开心,根本笑不出来。可幽王非常有办法,他居然为褒姒点燃了烽火台。当各路诸侯风尘仆仆的前来勤王,却未发现入侵之敌。没想到褒姒看到这个恶作剧后,居然第一次倾城一笑。自此,幽王为了博红颜,时常点燃烽火台,久而久之,诸侯们也就习惯了,自然也就不来了。

烽火戏诸侯

申皇后作为正统皇后,无故被废除,申国当然愤愤不平。申国便联合了周边几个部落攻打幽王,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不但没搬来救兵,自己也死在了骊山脚下。而褒姒被掳走,最后去了哪里,史记也没有记载。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而褒姒生活的年代和他也相差了600年。


2012年战国竹简(清华简)出土,为褒姒平了反。竹简说:

周幽王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辟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翻译:褒姒是褒人之女,周幽王赶走了旧太子宜臼,宜臼就回了申国,幽王向申国要人不成,便起兵攻打申国,申国联合西戎,反杀了幽王,压根就没“烽火戏诸侯”什么事。

清华简

司马迁不愧为历史之父,在记载距其600多年前的西周,引用了两个“太史伯阳曰”,而伯阳正是当时西周的史官。司马迁记载西周灭亡的这段历史,只是客观记录了当朝史官伯阳的说辞,并未表示自己的任何观点。而司马迁若是相信伯阳的话,何不直接阐述事实,又何必多此一举的引用两次“伯阳曰”呢?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周幽王的西周虽灭,但其子宜臼建立了东周。宜臼本就是王位继承者,结果赔了老爹又折兵,一切都因褒姒而起,所以宜臼有恨也在情理之中。帝王之家的颜面还是要的,把一切归咎于褒姒的红颜祸水,既维护了皇室的体面,又可杀人诛心。就这样,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褒姒变成了流传千古的亡国妖姬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史记   王朝   神龙   夏朝   史官   西周   宫女   诸侯   烽火   皇后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